-
公开(公告)号:CN10939573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811248819.4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B01J23/755 , B01J23/825 , B01J23/83 , B01J23/86 , B01J23/883 , B01J23/889 , B01J37/10 , B01J37/18 , C07C1/04 , C07C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烷化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利用其制备甲烷的方法,所述甲烷化催化剂通过将金属杂原子掺杂的镍铝水滑石直接还原得到,所述金属杂原子通过取代镍铝水滑石晶格中的镍原子掺杂到镍铝水滑石中,所述金属杂原子和镍原子的原子半径比介于0.75~1.6之间且氧化态为+2价及以上;本发明得到的甲烷化反应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渗透率和孔体积,起活温度在220~230℃之间,在270~280℃间对CO的转化率即能够达到100%,对于CH4的选择性能够达到97%,产品催化效果稳定,使用寿命较长,其催化活性、稳定性和耐积碳特性均显著优于现有商业化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960754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117682.7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3/021 , H01M4/38 , H01M10/0525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铜氨络合物沉积在硅材料的表面,形成硅铜合金;(2)将得到的硅铜合金作为催化剂与硅混合处理,得到触体;(3)将得到的触体与卤代烷或醇类发生催化反应,得到硅纳米颗粒。本发明将硅铜合金催化剂用于硅与卤代烷或醇的原位催化反应,得到粒径、形貌可控的硅纳米颗粒,粒径分布均一;所述方法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制备过程清洁,制得硅纳米颗粒的同时能副产高价值的有机硅单体,有望实现硅纳米颗粒与有机硅单体生产双赢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实现硅纳米颗粒制备的关键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941653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510289810.8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南京合丰化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J23/835 , B01J35/10 , C07F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锡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铜锡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按各组分占的质量百分含量主要包括99.00~99.98%的CuO;0.02~1.00%的SnO2,所述CuO和SnO2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所述铜锡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均一度较高,比表面积大(80~100m2/g),用于“直接法”合成M2单体反应中M2选择性≥90.0%,硅粉原料转化率≥66.0%,并且所述铜锡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湿法化学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容易控制,重现性好,生产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582935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610128052.6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秦皇岛中科兆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锌复合氧化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该铜锌复合氧化物的形貌为纳米片组装而成的微球,纳米片的组分包括ZnO和CuO,ZnO在CuO中均匀分散,其中,Zn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0%,Cu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99%。本发明提供的铜锌复合氧化物采用一步直接合成,操作简单,避免了模板法中需首先合成微球模板的缺点,无需任何有机表面活性剂或辅助能源,从而减少了反应成本和能耗,且对环境友好,反应条件容易控制,重现性好,适合工业规模化生产;该铜锌复合氧化物用于“直接法”合成M2单体反应中的催化剂,能够使得M2选择性≥89.0%,硅粉原料转化率≥30.0%。
-
公开(公告)号:CN105271235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510666038.7
申请日:2015-10-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3/021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纳米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硅纳米线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铜基催化剂与硅在200‑500℃的惰性气氛下进行预热处理2‑10h,得到触体;(2)将触体与氯甲烷反应,并控制硅的不完全反应;(3)去除步骤(2)反应产物中的杂质并分离未反应的硅,即得到硅纳米线材料,同时副产有机硅单体。本发明提供的硅纳米线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制备过程清洁,制得硅纳米线的同时能够副产高利用价值的有机硅单体化学品,适宜于规模化生产;并且制得的硅纳米线材料的直径和长度分布均一,长径比可调,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实现硅纳米线材料制备的关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30229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225964.1
申请日:2013-06-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22F9/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粉体材料技术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液相球磨还原法制备的超细铜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铜氧化物粉末的浆料中添加还原剂,经过研磨分散或超声分散的同时进行液相还原反应,得到超细铜粉;将所得产物经过过滤、干燥后,得到粒径大小约为0.1~2μm的超细铜粉。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原料便宜,过程工艺简单,反应温和,操作简便,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同时制备的铜粉粒度很细,易于控制,分散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841448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53421.2
申请日:2015-04-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23/889 , B01J23/83 , B01J23/847 , B01J27/22 , C07C1/04 , C07C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甲烷化催化领域,涉及一种有机硅废触体负载的镍基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包括载体、活性组分、改性剂以及助剂,其中,载体为有机硅废触体,改性剂为多孔无机氧化物,活性组分为Ni,助剂为过渡金属氧化物。本发明中的多孔无机氧化物改性剂一方面可以增强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提高活性组分分散度,另一方面散布于活性组分之间的无机氧化物还能起到物理阻隔的作用,抑制Ni颗粒的团聚、烧结。因此本发明中得到的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抗积碳、抗烧结性能强、成本低廉的优点,尤其适用于的高浓度CO甲烷化反应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2773102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110124395.2
申请日:2011-05-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23/80 , C07C31/04 , C07C29/1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温合成甲醇生产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合成甲醇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直接法生产甲基氯硅烷产生的废触体破碎、筛分,然后用有机溶剂进行清洗的步骤。所述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将清洗后的废触体进行氧化处理、还原处理和热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处理,得到合成气低温制甲醇的催化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解决了有机硅合成工业的固体残渣废触体的高值化综合利用问题;原料成本低廉,操作方法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甲醇合成活性及热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14885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210065902.4
申请日:2012-03-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处理有机硅废触体制备复合铜催化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有机硅废触体进行氨浸,向溶液中加入亚硫酸盐,进行蒸氨还原,再酸化沉析,高温陈化得到含锌母液和沉淀,将沉淀处理得到氧化亚铜粉末;将含锌母液碱化沉析,经处理得到氧化锌粉末;将部分氧化亚铜粉末氧化得到氧化铜粉末,部分氧化亚铜粉末还原得到铜粉;最后将氧化亚铜粉末、氧化锌粉末、氧化铜粉末、铜粉混合后进行研磨,得到复合铜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用于甲基氯硅烷合成的复合铜催化剂,以废触体处理回收得到的产品为原料,从而大大节省了铜催化剂的生产成本,并实现了有机硅工业中铜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663450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03931.3
申请日:2013-1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比表面积碳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炭材料、碱性活化剂、粘结剂和溶剂混合,或将后三者混合搅拌制得浆料,将所有材料经造粒得到初级碳微球,然后再经活化、酸洗、水洗、干燥制得高比表面积碳微球。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低价值含碳的废料或无定形含碳原料粉体制备高比表面积的微球炭材料,满足多个领域的使用要求,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大规模生产。制得的高比表面积碳微球具有很好的球形结构,球形度高,基本不含金属杂质,具有可控的粒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