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260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668059.3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21/02 , B22F1/10 , B22F10/14 , B22F10/64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70/10 , H01M4/3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铝基硅碳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全固态电池和用电设备。铝基硅碳合金主要由金属铝、硅单质、导电炭黑和粘结剂经3D打印、脱脂处理和烧结后制得;金属铝、硅单质和导电炭黑的质量比为5~7:1~4:1~3。本发明采用粘结剂喷射成型3D打印技术,将含有金属铝、硅单质、导电炭黑的粉末熔融3D打印成型,利用快速凝固原理形成Al‑Si‑C合金,制得可用于全固态电池负极的具有极高的室温电导率的铝基硅碳合金,可提升负极的机械强度和韧性,缓解硅体积膨胀,提升由其制得的全固态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01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777362.7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固态电池用正极材料、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电装置,涉及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利用PEDOT:PSS对正极活性材料进行表面包覆,并将包覆后的正极材料与离子液体混合形成离子传导网络,在固态电池正极界面处形成离子电子混合传导网络,提高正极界面处离子传导能力,进而改善固态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6732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67859.3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13 , H01M4/134 , H01M4/139 , H01M4/139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硅负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纯硅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全固态电池和用电设备。纯硅负极包括活性材料层,活性材料层主要由硅单质制成;硅单质的中值粒径D50为30~800nm。本发明通过优化硅单质的颗粒尺寸,使硅负极脱/嵌锂过程中体积膨胀/收缩造成的结构破坏被极大的缓解,保证了硅负极内部必要的载流子传输网络,由此缓解了纯硅负极固态电池的容量衰减速率,实现了稳定的长循环性能,并获得了高容量保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17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08639.9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 , H01M10/0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固态电池和用电设备,属于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处理和第二处理。第一处理包括:将第一溶液渗入多孔聚合物支撑体的孔内,第一干燥处理后,沿多孔聚合物支撑体的厚度方向,对多孔聚合物支撑体进行第一压实处理得到中间体。第二处理包括:将第二溶液渗入中间体的孔内,第二干燥处理后,沿多孔聚合物支撑体的厚度方向,对中间体进行第二压实处理。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中含有无机电解质,第一压实的压力小于第二压实的压力。本申请采用无机电解质制备的固态电解质膜具有一定的柔性且厚度较薄,可提高固态电解质膜的离子导率、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固态电池的阻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