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5513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1271939.8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顾春辉 , 李丹圆 , 李晓乐 , 朴忠杰 , 谢泽兵 , 郑宏涛 , 刘敏华 , 许健 , 唐青春 , 张帆 , 吴迪 , 程锋 , 姚纳新 , 陈飞 , 徐喆 , 王金昌 , 王锦锋 , 张庆利 , 张鑫桥 , 李昊男
IPC: B64U70/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无人机的可调节火箭助推结构及方法,结构包括推力线左调整支座、主推力支座、推力线上调整支座、推力线右调整支座、推力线转接接头、火箭助推销锥座、和三套具有长度可调节功能的螺纹调整连杆组件;推力线调整杆支座和主推力支座与机身框连接,火箭助推销锥座与助推火箭连接,火箭助推销锥座的后端通过推力线转接接头与主推力支座连接,前端通过三套螺纹调整连杆组件分别与推力线左调整杆支座、推力线上调整支座和推力线右调整支座连接。通过推力线调整支座、主推力支座、推力线转接接头及螺纹调整连杆组件的设计,能够在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装配可调节功能,在考虑成型装配误差的条件下,实现推力线的微调。
-
公开(公告)号:CN11083471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002491.2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C3/56
Abstract: 一种弹载无人机的折叠机翼,属于航空飞行器结构设计领域,针对弹载无人机副翼驱动机构设计复杂、可靠性低、附加质量多等问题,给出了利用机翼相对机身的横向移动,以此改变机身左右机翼升力面积(升力)大小,进而产生滚转力矩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折叠机翼包括提供滚转力矩的原理及折叠机翼折叠/展开机构;且折叠机翼省去了副翼部分,避免了复杂的副翼驱动机构设计及副翼结构设计,简化了机翼的结构设计及提高了任务执行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65550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989548.6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对称再入飞行器结构静力试验载荷设计的最小二乘方法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根据输入的六分量形式的站位气动载荷和站位质量形式的质量分布,计算分段六分量形式的气动力和惯性力及其合力;第二步,根据分段六分量形式合力,给出分段等效载荷的大小和等效作用位置的最小二乘解;第三步,根据分段等效载荷的大小和等效作用位置,利用杠杆分配原理,给出站位等效载荷的“两点挑”求解方法,得到了站位三分量形式等效加载力大小及其等效作用位置;第四步,利用分段等效载荷和站位等效载荷,求出加载站位的力矩偏差,以进行载荷评价。本发明实现了面对称再入飞行器结构静力试验载荷的高精度快速设计,便于静力试验设计人员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63168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393547.7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42B15/36 , B29C70/345
Abstract: 一种X型复合材料火箭级间段或箱间段连接结构,包括多个X型级间段/箱间段连接件(1)、前贮箱后短壳(2)、后贮箱前短壳(3),前贮箱后短壳(2)与前箭体/贮箱结构(5)一体焊接成型,后贮箱/箭体前短壳(3)与后箭体/贮箱结构(4)一体焊接成型。8个X型级间段/箱间段连接件(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贮箱后短壳(2)、后贮箱前短壳(3)通过抗剪螺栓机械连接,解决现有火箭级间段/箱间段、深空探测推进飞行器箱间段的连接问题,实现低温推进飞行器前后贮箱间低热导率、进一步提升结构效率以及良好的可装配工艺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4151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80727.4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应变传感器、结构检测系统及制造方法,基于3D打印技术将纳米金属浆料直接打印于结构表面,进而固化形成可用于监测结构应变的导电线路。本发明的线路宽度尺寸可低至数十微米,厚度可低至数微米,占用空间小,可以打印于复合材料胶接区域,对胶接质量影响微乎其微。因此,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大型、复杂复合材料结构的健康监测。同时通过合理的设计,本发明的导电线路可以实现结构应变的传感和信息传输功能,从而实现结构全寿命周期安全性监测和评估,为未来先进飞行器的重复使用提供必要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503535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51917.8
申请日:2015-07-28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刚度递减的复合材料一体成型舵面结构及加工方法,本发明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型舵面结构设计方案,除了舵轴及其附属件,其余结构均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采用先进的优化设计技术,经过多次迭代计算,使结构尺寸设计最优,舵面结构重量达到最轻,优化后的舵面结构刚度沿轴向递减,即内部骨架腹板厚度尺寸向翼尖及两侧递减,同时蒙皮厚度也非等厚度,而是向翼尖递减,这样能够进一步减轻结构重量,提高舵面模态频率,改善了舵面颤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31688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811393547.7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X型复合材料火箭级间段或箱间段连接结构,包括多个X型级间段/箱间段连接件(1)、前贮箱后短壳(2)、后贮箱前短壳(3),前贮箱后短壳(2)与前箭体/贮箱结构(5)一体焊接成型,后贮箱/箭体前短壳(3)与后箭体/贮箱结构(4)一体焊接成型。8个X型级间段/箱间段连接件(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贮箱后短壳(2)、后贮箱前短壳(3)通过抗剪螺栓机械连接,解决现有火箭级间段/箱间段、深空探测推进飞行器箱间段的连接问题,实现低温推进飞行器前后贮箱间低热导率、进一步提升结构效率以及良好的可装配工艺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109673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527840.8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C2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传载多点协调起落架固定连接结构,包括:主起落架固定连接接头梁、内侧压杆、外侧压杆和起落架斜拉杆接头;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设置起落架斜拉杆转接件。起落架斜拉杆通过起落架斜拉杆转接件连接至起落架斜拉杆接头,起落架斜拉杆接头与起落架舱壁加强梁和起落架交点框相连,内侧压杆和外侧压杆两端分别与主起落架固定连接接头梁和起落架斜拉杆转接件相连,形成一个整体传力体系,分散了主起落架固定连接接头梁的载荷,有效降低了起落架斜拉杆接头传递至起落架舱壁加强梁和起落架交点框的载荷,同时也降低了主起落架固定连接接头梁传至机身的载荷。有效解决了起落架着陆载荷大传载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10967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27840.8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C2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传载多点协调起落架固定连接结构,包括:主起落架固定连接接头梁、内侧压杆、外侧压杆和起落架斜拉杆接头;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设置起落架斜拉杆转接件。起落架斜拉杆通过起落架斜拉杆转接件连接至起落架斜拉杆接头,起落架斜拉杆接头与起落架舱壁加强梁和起落架交点框相连,内侧压杆和外侧压杆两端分别与主起落架固定连接接头梁和起落架斜拉杆转接件相连,形成一个整体传力体系,分散了主起落架固定连接接头梁的载荷,有效降低了起落架斜拉杆接头传递至起落架舱壁加强梁和起落架交点框的载荷,同时也降低了主起落架固定连接接头梁传至机身的载荷。有效解决了起落架着陆载荷大传载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1622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1166969.5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封闭式翼面结构分区加压成型方法,适用于飞行器翼面类带有较大展长尺度、具有双曲率外形且上、下、左、右封闭式剖面的复合材料结构成型方法和模具方案,翼面类结构方案包括上、下蒙皮蜂窝夹心壁板结构以及中间布置纵向的多根梁结构组成,成型方法包括采用上、下外形控制模具和内部梁之间夹层区壁板真空袋及采用螺纹管式力矩可调辅助撑杆加挡板等方式组合,实现复合材料所有面的加压控制。本发明可针对蜂窝夹心与层压板等不同部位加压所需固化压力不同的条件下,采用分区不等加压的方式,通过共固化,实现结构的整体化高精度成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