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4430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46299.0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堆芯测量仪表水下更换系统以及方法,用于更换反应堆水池中的堆芯测量仪表,所述反应堆水池中具有第一预设深度的屏蔽水层,所述堆芯测量仪表水下更换系统包括设置在屏蔽水层中的拔出设备、剪切设备、转运设备和贮存容器,所述拔出设备用于拔出待更换的堆芯测量仪表并提升至第二预设深度进行定位;所述剪切设备用于对定位后的堆芯测量仪表进行剪切,并实时吸附剪切过程中产生的碎屑;所述转运设备用于将剪切后的堆芯测量仪表装入所述贮存容器中进行存储。本发明提供的核电站堆芯测量仪表水下更换系统以及方法实现了堆芯测量仪表的水下更换,大幅减少辐照风险,同时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省了设备成本和运维管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444304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646299.0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堆芯测量仪表水下更换系统以及方法,用于更换反应堆水池中的堆芯测量仪表,所述反应堆水池中具有第一预设深度的屏蔽水层,所述堆芯测量仪表水下更换系统包括设置在屏蔽水层中的拔出设备、剪切设备、转运设备和贮存容器,所述拔出设备用于拔出待更换的堆芯测量仪表并提升至第二预设深度进行定位;所述剪切设备用于对定位后的堆芯测量仪表进行剪切,并实时吸附剪切过程中产生的碎屑;所述转运设备用于将剪切后的堆芯测量仪表装入所述贮存容器中进行存储。本发明提供的核电站堆芯测量仪表水下更换系统以及方法实现了堆芯测量仪表的水下更换,大幅减少辐照风险,同时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省了设备成本和运维管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73761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70314.6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线圈、控制棒驱动机构及电磁线圈制造方法,电磁线圈,包括:磁轭,具有储存腔;骨架,设置于所述储存腔中;缓冲层,设置于所述储存腔中,其中,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磁轭和所述骨架之间。本发明的电磁线圈,通过将缓冲层设置在储存腔的腔壁和骨架之间,从而缓冲层可以保护骨架,有效避免骨架因为被磁轭撞击而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807298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93043.X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3/036 , G21C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及三环路反应堆结构,反应堆压力容器包括压力容器本体、设置在压力容器本体上的至少一个直接注入接管;压力容器本体上设有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直接注入接管非对称布置于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之间,并且直接注入接管的中心轴线处于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的中心轴线的下方。本发明中,在压力容器本体上设置直接注入接管,用于安注冷却剂能够直接注入反应堆内部,避免通过主管道的注入且因主管道破口而使得部分安注冷却剂损失;在主管道冷管段发生破口事件时,有效降低直接注入接管中安注冷却剂被主管道冷管段破口流体夹带旁通的风险,确保安注冷却剂流量满足反应堆安全注入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03812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61874.3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 G21C13/02 , G21C13/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堆腔注水系统及其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下承式保温模块,下承式保温模块包括保温组件、以及下支撑结构;保温组件设有供反应堆压力容器从上端放入的保温腔;下支撑结构设置在保温组件的下侧,在保温模块底部形成支撑。带有下支撑结构的整体式保温模块实现了在核岛厂房外预制、组装后再整体吊装到堆坑调整固定,吊装后下支撑结构在下端形成支撑,提升了保温模块的稳定性,安装方式简单快捷,堆坑内安装调整工期将缩短至一个月内,显著提高施工效率,提升机组的经济性和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89538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09138.5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3/02 , G21C7/12 , G21C13/0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一体化堆顶结构及系统。一体化堆顶结构包括压力容器顶盖、控制棒驱动机构、吊具组件、抗震支承组件、电缆组件以及导流隔板组件;吊具组件包括多个吊杆,多个吊杆连接压力容器顶盖;抗震支承组件位于压力容器顶盖的上方,并固定连接多个吊杆;控制棒驱动机构安装在压力容器顶盖和抗震支承组件之间;电缆组件支撑设置在抗震支承组件的上方;导流隔板组件位于抗震支承组件的下方,并固定在抗震支承组件或者多个吊杆上,导流隔板组件用于将控制棒驱动机构和电缆组件隔开。本申请通过导流隔板组件可阻止一体化堆顶结构下部的热气流继续上行,从而可减小热气流对电缆的影响,提升电缆的安全性,进而提升反应堆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7915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084877.4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3/032 , G21C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承件及压水堆核电站驱动机构管座结构,该支承件包括用于嵌设在驱动机构管座内以及供热套管穿过的中空环体;其中,中空环体在轴向上的第一端设有用于与驱动机构管座相互连接并限制在轴向和径向上的相对运动的连接部;中空环体在轴向上的第二端的内壁面为锥形面,用于支撑热套管。通过该支承件可以保证热套管不再对驱动机构管座本体继续产生磨损,提升驱动机构管座整体磨损寿命,减少或取消驱动机构管座运维需求,提升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且,支承件具有长寿命、耐磨损、可更换的优点,支承件在出现过度磨损后,可进行拆卸换新,不影响管座承压结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1221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32440.8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保护反应堆中仪表线的保护装置及反应堆,其中反应堆包括堆芯腔室、用于界定出堆芯腔室的堆芯上板以及堆芯下板;仪表线包括堆芯段,堆芯段穿过堆芯上板伸入至堆芯腔室中;保护装置包括设于堆芯腔室中的支撑组件、以及固定于支撑组件上的保护管;保护管包括供堆芯段伸入的中空管道,本发明保护装置可有效保护仪表线免受水流冲击,且在堆芯卸料后,可稳定固定在堆芯腔室,减轻反应堆换料大修的影响;此外,还可间接地增加仪表使用周期,有效降低电厂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33810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250420.5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Q10/063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核电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核电厂金属承压设备结构完整性分级方法与安全评估方法、相关装置。本申请的本申请的核电厂金属承压设备结构完整性分级方法,需要先获取核电厂承压金属设备的安全分级结果和设备安全数据;根据核电厂承压金属设备的安全分级结果,确定核电厂承压金属设备的建造规范级别;根据建造规范级别和设备安全数据,为对应的核电厂承压金属设备确定对应的结构完整性级别。能够较为准确地针对核电厂承压金属设备进行结构完整性分级。进一步,本申请的核电厂金属承压设备安全评估方法,基于结构完整性级别,生成对应核电厂承压金属设备的安全评估结果,能够较为准确地针对核电厂承压金属设备进行安全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01632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42495.5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3/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堆内构件及压力容器系统,堆内构件包括上部构件、下部构件、若干定位组件以及若干缓冲件;若干所述定位组件将所述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对中连接;所述下部构件约束在所述压力容器下端的支承台阶上,若干所述缓冲件沿着所述下部构件的周向间隔分布并设置在所述下部构件和所述支承台阶之间。本发明的内构件的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通过定位组件实现对中连接,减少大量紧固件的使用及存在紧固件疲劳脱落的风险;通过在堆内构件的底部和压力容器下端的支承台阶之间设置缓冲件,进行堆芯跌落支承以及跌落缓冲作用,取消在堆内构件下方设置二次支承结构,避免了二次支承结构带来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