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砟轨道隧底变形的空腔型预防装置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31593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0143248.1

    申请日:2018-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砟轨道隧底变形的空腔型预防装置的施工方法,其中预防装置包括在仰拱填充层内设有的空腔室,且空腔室的内部还设有若干根立柱;施工方法包括绑扎仰拱填充层的钢筋笼;沿隧道纵向方向在仰拱填充层内设置若干个内模板,使所有内模板形成所需要的若干个封闭区域的空腔室;浇筑仰拱填充层,形成具有空腔室的仰拱填充层。本发明空腔室的设置可以给隧底围岩提供足够大的变形空间,因围岩应力调整引起的围岩体积增量,可利用空腔结构来抵消,避免了围岩体积增量直接影响到仰拱填充层顶板,而出现隧底上拱、不平顺的情形,空腔室还同时起到了应力释放,减小运营期间隧道基底荷载对隧道仰拱破坏的作用。

    一种无砟轨道隧底变形的预防控制装置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86443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10144858.3

    申请日:2018-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隧底变形的预防控制装置的施工方法,其中预防控制装置包括在仰拱填充层施工完成后,在道床板铺设前,从仰拱填充层竖直打入隧底围岩处的若干根竖直钻孔,且在竖直钻孔内壁设有支护管;其中施工方法包括在仰拱填充层施工完成后,在道床板铺设前,将竖直钻孔从仰拱填充层竖直打入隧底围岩;在竖直钻孔内壁铺设支护管;在支护管上设置应变片,并定期检测;当应变片的应力结果趋于稳定时,对竖直钻孔进行灌浆封闭。本装置在隧道施工阶段就给隧底围岩提供了可变形和应力释放的空间,可以待隧底变形趋于稳定时,再铺设道床板,后铺设的道床板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隧底上拱的发生,可大大节约后期隧底上拱的整治维护费用。

    一种可预防无砟轨道隧底变形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1694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44687.4

    申请日:2018-0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预防无砟轨道隧底变形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其中装置包括设置在隧底围岩的若干根横向钻孔,每根横向钻孔沿隧道横向方向设置在隧道仰拱初期支护的正下方,且横向钻孔的内壁设有支护管;施工方法为在隧道一侧设置钻孔工作室;在工作室内沿着隧道横向进行打孔,从而形成若干根横向钻孔;在横向钻孔内壁铺设支护管;在支护管上设置应变片,用以定期检测;当应变片的应力值趋于稳定时,对横向钻孔进行灌浆封闭。本发明通过设有的横向钻孔的内缩变形,来给隧底围岩提供变形空间,从而可减少因围岩应力调整引起的围岩体积增量,达到消除隧底上拱、控制隧底变形的目的,有效的控制了复杂地质隧道基底上拱的施工及运营风险。

    一种用于无砟轨道隧底变形的空腔型预防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3159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143248.1

    申请日:2018-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砟轨道隧底变形的空腔型预防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其中预防装置包括在仰拱填充层内设有的空腔室,且空腔室的内部还设有若干根立柱;施工方法包括绑扎仰拱填充层的钢筋笼;沿隧道纵向方向在仰拱填充层内设置若干个内模板,使所有内模板形成所需要的若干个封闭区域的空腔室;浇筑仰拱填充层,形成具有空腔室的仰拱填充层。本发明空腔室的设置可以给隧底围岩提供足够大的变形空间,因围岩应力调整引起的围岩体积增量,可利用空腔结构来抵消,避免了围岩体积增量直接影响到仰拱填充层顶板,而出现隧底上拱、不平顺的情形,空腔室还同时起到了应力释放,减小运营期间隧道基底荷载对隧道仰拱破坏的作用。

    钢制水石分离拦挡坝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908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62156.0

    申请日:2017-04-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3/10 E02D27/40 E02D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制水石分离拦挡坝及其安装方法,包括混凝土基础和设于混凝土基础上的拦挡坝体结构;所述拦挡坝体结构包括两个拦挡坝体钢管组;所述拦挡坝体钢管组包括在一个平面上平行设置的至少两个的拦挡坝体钢管;两个所述拦挡坝体钢管组对称的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基础上;每相邻的两个拦挡坝体钢管之间通过固定管连接;所述拦挡坝体钢管的下端焊接有水平的基座底板,所述基座底板和混凝土基础通过地脚锚杆固定连接。本发明采用钢结构作为拦挡坝体,安装施工方便,具有透水性好,对河水、砂石进行分离,拦截磐石,大的碎石,让水、砂自由通过,不影响水流量,便于清理。

    一种陡坡地形隧道进洞施工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8850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10841.0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一种陡坡地形隧道进洞施工方法,以保证隧道进洞施工安全,适用于回填高度30m及以上的陡坡地形洞口,为解决隧道洞口施工场地布置困难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包括如下步骤:S01、施作施工道路引入隧道洞口,保持施工道路防护措施与洞口防护措施协调一致;S02、施作截水天沟、开挖护桥式明洞范围内防护边仰坡;S03、施作洞口缓坡处桩基托梁挡墙结构;S04、在桩基托梁挡墙结构背后分层回填土石形成回填体至桥台标高,施作桥台;S05、桥台施作完成后回填土石至隧道标高,施作洞口导向墙及大管棚,暗挖进洞;S06、隧道暗洞施工完成后,施作护桥式明洞及洞门。

    一种无砟轨道隧底上拱的控制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16062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43798.3

    申请日:2018-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隧底上拱的控制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控制装置包括在道床板施工完成后,从道床板竖直打入隧底围岩处的若干根竖直钻孔,竖直钻孔的设置位置与无砟轨道的铺设位置相对错开,且在竖直钻孔内壁设有支护管;其中施工方法包括在轨道道床板施工完成后,将竖直钻孔从道床板竖直打入隧底围岩,且竖直钻孔的设置位置与无砟轨道的铺设位置相对错开;在竖直钻孔内壁铺设支护管;支护管上设置应变片,并定期检测;当应变片的应力结果趋于稳定时,对竖直钻孔进行灌浆封闭。本发明利用隧道结构支护体系与竖直钻孔刚度的差异,通过竖直钻孔的内缩变形,来给隧底围岩提供变形空间,从而可达到消除隧底上拱、控制隧底变形的目的。

    Z形刚架半棚式明洞构造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94229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029001.3

    申请日:2015-01-21

    Abstract: Z形刚架半棚式明洞构造,以适应严重偏压地形隧路结合带防护危岩落石的需要,有效减少对线路沿途景观和植被破坏。包括设置于靠山侧由仰拱段、边墙段和半幅拱顶段构成的半棚式明洞衬砌结构,设置于靠谷侧由底纵梁、人字形异型曲柱和顶纵梁、顶板构成的Z形刚架,以及设置于底纵梁下方的外侧桩。所述底纵梁、顶纵梁沿线路方向延伸,其上端与底纵梁固结的外侧桩沿线路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人字形异型曲柱沿线路方向间隔设置,其上端、下端分别与顶纵梁、底纵梁固结;所述顶板与顶纵梁固结,其内端与半幅拱顶段的拱顶固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