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9290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458264.7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善乐 , 秦建伟 , 孔勇 , 张鹏 , 胡祥杰 , 王春新 , 王爱竟 , 武帅 , 董鸽 , 刘博阳 , 闫旭阳 , 杨康 , 李乾 , 曾维 , 姜博 , 盛亚鸣 , 崔敬轩 , 郭培锋 , 彭博 , 伊金浩 , 汪吉健 , 魏宏伟 , 于素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瓷绝缘子,包括:芯棒、上金件、下金件、瓷外套伞裙和灌注体;所述上金件固定在芯棒的顶端,所述下金件固定在芯棒的底端,上金件、下金件和芯棒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瓷外套伞裙的轴心处设置有预设孔径的通孔,瓷外套伞裙通过通孔套接在一体结构的外侧,并位于一体结构的中段处;所述灌注体设置在瓷外套伞裙的通孔的内表面与一体结构的外表面之间的缝隙中。应用本发明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解决瓷绝缘子连接件多,易产生松动的问题,还能进一步减少现场安装时配件掉落的风险,提高了安装速度,减少后期维护保养的频次。
-
公开(公告)号:CN111625975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010355120.9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3/04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弓网动力学性能确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绝缘子的坐标;根据所述绝缘子的坐标,确定底座质心点坐标;根据所述底座质心点坐标,建立受电弓动力学模型;根据罚函数法,建立弓网接触力数值计算模型;根据在受电弓滑板和在接触网接触线各有限元单元的受力分配模型,以及所述弓网接触力数值计算模型,建立弓网线‑线接触模型;建立接触网动力学模型;根据所述受电弓动力学模型、接触网动力学模型和弓网接触模型,确定弓网动力学性能参数;所述弓网动力学性能参数包括弓网接触力和弓头上的弓网接触点位移。本发明能够解决铁路车辆空间三维运动对弓网动态受流不利影响的定量计算难题,提高弓网动力学性能的确定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396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15627.1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接触网导线的监测方法、装置和系统,涉及接触网导线维护领域。其中的方法包括:获取接触网导线的属性信息;实时获取所述接触网所处区域的气象信息以及接触网导线的状态信息;根据属性信息、气象信息以及状态信息,确定接触网导线的安全信息;根据安全信息,对接触网导线进行监测分析。应用本公开可以对接触网导线的安全信息进行监侧,提高接触网导线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5687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55801.1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建友 , 吕刚 , 赵勇 , 岳岭 , 刘方 , 蒋小锐 , 于晨昀 , 陈丹 , 彭斌 , 王杨 , 胡晶 , 答子虔 , 王婷 , 李力 , 张延 , 张矿三 , 张鹏 , 谭富圣 , 王德福 , 马福东 , 王瑾 , 曲强 , 徐治中 , 陈五二 , 祝安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应力流守恒原理及地下洞室群布置设计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洞室群中岩墙的厚度;根据所述洞室群中岩墙的厚度确定设置在所述中岩墙上的锚杆;获取所述锚杆的前期设计参数,基于所述锚杆的前期设计参数,计算得到所述中岩墙的安全系数;判断所述中岩墙的安全系数是否符合标准,若符合标准则将所述锚杆的前期设计参数作为所述洞室群中所述锚杆的设计参数。本发明基于受力平衡的思想提出了应力流守恒原理,采用应力流守恒原理可以方便快速地计算所述洞室群中所述锚杆的设计参数,确保群洞的稳定;同时采用这种方式对锚杆的参数进行设计可以降低计算的经济成本并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7132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372984.9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孔勇 , 李春林 , 王爱竟 , 陈善乐 , 魏宏伟 , 于素芬 , 胡祥杰 , 盛亚鸣 , 温宇 , 董海霞 , 肖鹏飞 , 彭乐 , 马勇 , 王彩霞 , 郭建平 , 于艳良 , 高飞 , 陈永强 , 董鸽 , 张毅 , 赵常伟 , 刘博阳 , 张鹏 , 武帅 , 闫旭阳 , 秦建伟 , 杨康 , 李乾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腕臂悬挂系统,包括一腕臂悬挂装置,所述腕臂悬挂装置包括上底座、下底座、第一绝缘子、第二绝缘子和一体式腕臂,所述一体式腕臂包括上腕臂管和下腕臂管,所述上腕臂管位于所述下腕臂管上方;所述上腕臂管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上斜直段、上曲线段和上平直段;所述下腕臂管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下斜直段、下曲线段和下平直段;所述上曲线段与下曲线段通过第一钢板焊接,所述上平直段与下平直段通过第二钢板焊接;所述上斜直段的端部与第一绝缘子固定连接,所述下斜直段的端部与第二绝缘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子与上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子与下底座固定连接。本申请所述的腕臂悬挂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5687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0655801.1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建友 , 吕刚 , 赵勇 , 岳岭 , 刘方 , 蒋小锐 , 于晨昀 , 陈丹 , 彭斌 , 王杨 , 胡晶 , 答子虔 , 王婷 , 李力 , 张延 , 张矿三 , 张鹏 , 谭富圣 , 王德福 , 马福东 , 王瑾 , 曲强 , 徐治中 , 陈五二 , 祝安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应力流守恒原理及地下洞室群布置设计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洞室群中岩墙的厚度;根据所述洞室群中岩墙的厚度确定设置在所述中岩墙上的锚杆;获取所述锚杆的前期设计参数,基于所述锚杆的前期设计参数,计算得到所述中岩墙的安全系数;判断所述中岩墙的安全系数是否符合标准,若符合标准则将所述锚杆的前期设计参数作为所述洞室群中所述锚杆的设计参数。本发明基于受力平衡的思想提出了应力流守恒原理,采用应力流守恒原理可以方便快速地计算所述洞室群中所述锚杆的设计参数,确保群洞的稳定;同时采用这种方式对锚杆的参数进行设计可以降低计算的经济成本并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69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225012.3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鲁南高速铁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建设大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工程项目业务系统的数据;将第一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第二信息,并根据预设的神经网络模型、预设的线性回归模型和第二信息创建每个工程项目业务系统的数据对应的决策树模型索引,决策树模型索引中包括将第二信息的业务主键映射到决策树模型索引中的排序数组,业务主键为工程项目信息;将各工程项目业务系统的数据对应的决策树模型索引发送至区块链存储服务端。本发明解决了已有的工程项目业务系统的数据难利用和铁路工程数据管理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用于铁路工程数据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52948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110181482.5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列车运用车数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储存介质包括: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线路运营长度、列车电池性能、行车计划和旅行速度,所述列车电池性能包括列车续航里程和列车充电时间函数,所述行车计划包括全日分时段列车运行计划、列车在折返站停留时间和列车在可充电车站停留时间;根据第一信息建立第一数学模型,所述第一数学模型对传统运用车数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用于求解蓄电池储能式有轨电车完成既定行车计划所需最小列车运用车数;求解所述第一数学模型,输出所述第一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本发明提供的列车运用车数计算方法,解决了传统运用车数计算方法在蓄电池储能式有轨电车受充电过程影响情况下不适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2787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65587.7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防偏移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包括既有隧道、平衡钢板、填充块以及内贴钢板,既有隧道设置在土体中,既有隧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设置在既有隧道的中部;平衡钢板通过第一通孔固定设置在既有隧道上,平衡钢板的一端设置在土体中,平衡钢板的另一端设置在既有隧道内部的腔室中;填充块固定设置在平衡钢板上,填充块设置在靠近既有隧道的一侧,填充块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内贴钢板设置在既有隧道的内壁,内贴钢板设置在既有隧道的中部,内贴钢板与既有隧道固定相连,内贴钢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平衡钢板通过第二通孔穿过内贴钢板,本发明提高了既有隧道防偏移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5337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110552636.7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建友 , 吕刚 , 赵勇 , 岳岭 , 刘方 , 蒋小锐 , 于晨昀 , 陈丹 , 彭斌 , 王杨 , 胡晶 , 答子虔 , 王婷 , 李力 , 张延 , 张矿三 , 张鹏 , 谭富圣 , 王德福 , 马福东 , 王瑾 , 曲强 , 徐治中 , 陈五二 , 祝安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应力流守恒原理及洞室群隧道结构设计方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隧道开挖前的地质参数和相邻两个隧道的设计参数,所述相邻两个隧道包括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所述相邻两个隧道之间的岩墙实际承担的应力流、所述岩墙的纵向长度和所述岩墙的安全系数允许范围;根据所述第一参数,计算所述岩墙的厚度;根据所述第二参数和所述岩墙的厚度,计算所述岩墙的支护结构的参数。本发明采用应力流守恒原理可以方便快速地计算群洞中各个岩墙的受力,并根据岩墙的稳定性设计支护措施,确保群洞的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