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芯光纤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80498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0633691.4

    申请日:2020-07-02

    Inventor: 林哲也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MCF在短距离光传输中同时实现了优异的经济合理性和高兼容性。MCF包括多个芯部部分、共同包层和树脂涂层。每个芯部部分包括芯部、内包层和沟槽层。布置在直线上的至少四个芯部部分在芯部和内包层之间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相对折射率差。四个芯部部分之中的彼此相邻的第一芯部部分和第二芯部部分的折射率分布具有这样的形状,其中,内包层的折射率相对于共同包层的折射率而言偏移,使得内包层和共同包层之间的折射率的大小关系相反。

    模式依赖损耗测定装置及模式依赖损耗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2403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080013318.7

    申请日:2020-02-2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模式依赖损耗测定装置对由耦合型MCF构成的被测定光纤的模式依赖损耗进行测定。该装置具有光源、受光器、模式耦合状态变化单元和解析部。光源使光输入至由其他耦合型MCF构成的激振用光纤的输入端。受光器对来自位于被测定光纤的输出端上的多个纤芯端面的输出光的功率之和进行检测。模式耦合状态变化单元使激振用光纤的模式耦合状态变化。解析部根据由受光器检测出的光功率的变动,求出被测定光纤的模式依赖损耗。

    光连接器件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4171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80075647.4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少SCF和MCF之间的连接损耗的光连接器件。该光连接器件具有多个中继光纤和毛细管,所述毛细管具有第三和第四端面。各中继光纤包括Δ1的第一芯部、Δ2的第二芯部以及Δ3的包层。毛细管包括第四端面相对于第三端面的外径比R为0.2以下的锥部。各中继光纤以式(V2‑V1)/R的值处于156%μm2以上且177%μm2以下的范围的方式构成,V1(%μm2)使用第四端面中的第一芯部的半径r1b(μm)通过(π·r1b2)×(Δ1‑Δ2)来得出,V2(%μm2)使用第四端面中的第二芯部的半径r2b(μm)通过(π·r2b2)×(Δ1‑Δ2)来得出。

    多芯光纤及多芯光缆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8462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191561.0

    申请日:2021-10-13

    Inventor: 林哲也

    Abstract: 本发明的MCF能够保证充分的制造容差,量产性优异,且还能抑制连接损耗的劣化。该MCF具有沿中心轴延伸的4个纤芯和共通包层。各纤芯与剩余的纤芯之中的2个纤芯具有相邻关系,处于相邻关系的纤芯间的中心间隔Λ为Λnominal-0.9μm的值以上而Λnominal+0.9μm的值以下,共通包层的外径为124μm以上126μm以下,波长1310nm的MFD、λcc及dcoat满足规定的关系,MFD是以8.6μm以上9.2μm以下的值为MFD基准值而为MFD基准值-0.4μm的值以上而MFD基准值+0.4μm的值以下,零色散波长是以1312nm以上1340nm以下的值为波长基准值而为波长基准值-12nm的值以上而波长基准值+12nm的值以下,该零色散波长的色散斜率为0.092ps/(nm2·km)以下,λcc为1260nm以下,满足规定的构造条件及光学条件。

    光纤输出光束轮廓测量方法和光纤输出光束轮廓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1152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810736021.8

    申请日:2018-07-06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从随机耦合的多芯光纤输出的光束的轮廓的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光源、测量单元和分析单元。将从光源输出的光在光纤的输入端输入到光纤的多个空间模式中的一个或多个空间模式中。测量单元通过对在光纤的输出端从多个空间模式输出的组合光的光束轮廓的多个空间模式之间的干涉分量求平均,来测量从多个空间模式中的相应空间模式输出的各个光分量的强度分布的总和。分析单元根据由测量单元获得的各个光分量的强度分布的总和来计算光纤的MFD和/或Aeff。

    模式相关损耗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23816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680050174.6

    申请日:2016-12-21

    Inventor: 林哲也

    Abstract: 当前实施例涉及一种包括实现MDL测量而不增大处理负载的结构的MDL测量方法等。当前实施例针对N(≥2)个空间模式按次序执行将预定强度的光输入至任意空间模式的光输入操作和测量包括所述任意空间模式的N个空间模式中的每一个的输出光强的强度测量操作,以产生涉及作为测量目标的光纤中的传输损耗的传输矩阵,并且通过利用产生的传输矩阵的各个组分值至少确定每单位光纤长度的MDL的线性值。

    光纤传输系统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02212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780014615.1

    申请日:2017-02-28

    Inventor: 林哲也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光纤传输系统,其包括用于有效抑制模间XT同时抑制MIMO配置中的处理负载增大的结构。串扰减小装置的一个实施例限制了将光信号输入至传输损耗不超过1dB/km的空间模组中的除具有最小传播常数的空间模组之外的至少一个空间模组,针对在至少一个芯或芯组中的每一个中传播至少三个简并的空间模组的传输路径也同样限制。

    多芯光纤、多芯光缆以及光纤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027474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680051866.2

    申请日:2016-08-25

    Inventor: 林哲也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MCF等,其中包括在一个耦合芯组中的相邻芯部之间的模式耦合或功率耦合的强度被设定为适当等级以减小DGD。MCF包括至少一个耦合芯组。包括在耦合芯组中的相邻芯部之间的芯部间隔Λ被设定为,使得在1550nm的波长处相邻芯部之间的模式耦合系数为2.6×100[m‑1]至1.6×102[m‑1],或者在1550nm的波长处相邻芯部之间的功率耦合系数为1.3×10‑3[m‑1]至8.1×100[m‑1]。

    光纤
    10.
    发明授权
    光纤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75014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580045298.0

    申请日:2015-08-21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观察任一侧的端面来容易辨认一侧端面中的每个芯部,而不管端部差异以及MCF是否被扭转。在MCF的横截面中,尽管芯部组格局具有对称性,但因为破坏了共同包层的由芯部组格局和共同包层的组合限定的所有对称性,所以可以辨认芯部组中的每个芯部,或可以辨认光纤端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