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8595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053791.3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C09K17/04 , C05G3/80 , C05G3/60 , C05G5/12 , C01B32/05 , B09C1/08 , B09C1/00 , A01B79/02 , C09K101/00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炭负载纳米粉的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土壤改良剂为负载有TiO2纳米粉的改性生物炭颗粒,改性生物炭颗粒表面负载有钾元素和磷元素。本发明提出一种兼具营养供给、污染物去除以及土壤质地提高的土壤改良剂。本发明土壤改良剂中的TiO2纳米粉具有光催化活性高、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无害等特点,可富集分解和降解土壤中重金属离等污染物质。土壤改良剂中还会调节土壤的酸度,提升土壤作物对营养元素氮、磷、钾含量等的有效吸收,同时抑制土壤中土壤脲酶活性和提高土壤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9166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310097389.5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G01N21/33 , G01N21/3563 , G01N21/359 , G01N23/223 , G16C20/20 , G16C20/70 , G16C20/90 , G06V20/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土壤修复的施肥配比确定方法和系统,涉及土壤改良及地力提升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目标土壤的红外光谱信息和辅助光谱信息,并在红外光谱信息和辅助光谱信息中确定目标土壤中一种或多种目标元素分别对应的测试主光谱信息和测试副光谱信息;根据目标元素对应的测试主光谱信息和测试副光谱信息,确定目标元素对应的线性回归系数分布;根据线性回归系数分布、目标元素对应的测试主光谱信息、和目标元素的标准主光谱信息,确定目标元素的初始测试含量;对目标元素的初始测试含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元素的最终测试含量;根据各目标元素的最终测试含量、目标种植作物所需的各目标元素的预期含量确定对目标土壤进行修复的施肥配比。
-
公开(公告)号:CN110118757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10113073.X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共聚焦式LED诱导荧光检测的光源补偿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微流控生物芯片扫描信号和LED光源波动信号;建立坐标系,利用负指数分布拟合LED光源波动信号获得LED光源变化趋势信号;提取微流控生物芯片扫描信号中的检测区扫描信号和质检区扫描信号、检测区扫描信号时间段内的检测区LED光源变化趋势信号和质检区扫描信号时间段内的质检区LED光源变化趋势信号;计算微流控生物芯片初步检测结果,获取光源补偿因子,以修正微流控生物芯片初步检测结果,得到微流控生物芯片最终检测结果。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稳定性、一致性和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05128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510728883.2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个不同孔径的小孔对中的嵌套圆拟合方法,其包括:S1:提供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与第二孔的孔径不同,并采用一小孔对中装置对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进行初步对中;S2:获取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初步对中的图像,该图像中第一孔对应第一圆,第二孔对应第二圆,对该图像进行灰度化和二值化处理,得到二值化图像,对二值化图像进行边缘提取,获得一第一图像;S3: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去噪处理;S4:建立坐标系,确定所述第一圆的圆心坐标位置;S5:确定所述第二圆的圆心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坐标位置;S6:计算所述第一圆与第二圆的圆心距,将所得数据结果反馈至所述小孔对中装置,实现第一孔与第二孔的对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27572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519196.5
申请日:2014-10-07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B27B5/29
Abstract: 一种防割伤式的台式电锯,包括:一底座;一切割装置;一驱动装置;一检测控制装置;以及一下沉装置。其中,所述下沉装置包括一绝缘联轴器;一第一连杆机构,用于支撑所述切割装置,该第一连杆机构包括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在绝缘联轴器上,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一第二连杆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连杆机构运动,该第二连杆机构包括一第三端和一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上,并与该第一连杆机构转动连接;以及一牵引单元,用于牵引所述第四端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连杆机构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275721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519196.5
申请日:2014-10-07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B27B5/29
Abstract: 一种防割伤式的台式电锯,包括:一底座;一切割装置;一驱动装置;一检测控制装置;以及一下沉装置。其中,所述下沉装置包括一绝缘联轴器;一第一连杆机构,用于支撑所述切割装置,该第一连杆机构包括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在绝缘联轴器上,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一第二连杆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连杆机构运动,该第二连杆机构包括一第三端和一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上,并与该第一连杆机构转动连接;以及一牵引单元,用于牵引所述第四端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连杆机构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929702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56233.0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H04R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压电振动传声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基于位移放大的双压电式骨传导听觉装置。该装置包括声音信号预置补偿元件和由上壳和下壳扣合而成的壳体,上壳顶部设置的支撑座,支撑座上覆盖传导膜,所述装置还包括低频声音信号响应元件、高频声音信号响应元件和位移放大元件;低频声音信号响应元件包括矩形悬臂梁式压电振子和第一传导柱,高频声音信号响应元件包括圆形周边支撑式压电振子和环形传导柱,位移放大元件包括悬臂梁和第二传导柱。本发明实现了高频音、低频音和中频音的完美结合,解决了中频音效果不足和音色混杂的问题,克服了压电振子输入电压过高引起的发热、性能不稳定、线性度低和寿命短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806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310054907.5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C09K17/40 , C05G3/80 , C05G5/12 , A01B79/02 , B09C1/08 , B09C1/00 , C09K101/00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黄芪增产提质的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土壤改良剂为负载有腐殖质微粉的生物炭颗粒,所述生物炭颗粒采用黄芪的茎和/或叶为原材料制备而成。土壤改良剂中还通过材料改性添加氮元素和磷元素。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可显著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显著降低作物病虫害,降低土壤中有害因子的不良影响并激活,提高土壤有益土壤酶与微生物的活性,抑制不利菌群和不益酶活性,增加和固定肥分并明显改善土壤沙化贫瘠化现状,从而清除和大大降低土壤中有毒有害成分对黄芪的负面作用,对黄芪产物并起到提质增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158140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0424557.0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极性电泳法的微细中空电极侧壁绝缘层制备装置及方法,方法包括:S1、供气系统中的高压氮气密封装置在自力式调节阀的控制下向中空电极中通入氮气,以使中空电极内部通畅;S2、计算机向电机驱动器发出控制电机旋转的驱动指令,以使旋转的电机带动中空电极旋转,在双极性电源提供的电场作用下,电解液中的带电胶粒在中空电极表壁沉积成膜;S3、计算机根据预设规则向双极性电源发送极性转换的指令,双极性电源控制所述辅助电极和中空电极的极性转换。上述方法在增加均匀性和致密性的同时,提升了绝缘层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5814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24557.0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极性电泳法的微细中空电极侧壁绝缘层制备装置及方法,方法包括:S1、供气系统中的高压氮气密封装置在自力式调节阀的控制下向中空电极中通入氮气,以使中空电极内部通畅;S2、计算机向电机驱动器发出控制电机旋转的驱动指令,以使旋转的电机带动中空电极旋转,在双极性电源提供的电场作用下,电解液中的带电胶粒在中空电极表壁沉积成膜;S3、计算机根据预设规则向双极性电源发送极性转换的指令,双极性电源控制所述辅助电极和中空电极的极性转换。上述方法在增加均匀性和致密性的同时,提升了绝缘层的耐久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