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959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17191.8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态金属可重构超表面反射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属于人工电磁材料技术领域。解决现有超表面反射单元结构调控状态离散有限、连续调节能力不足、调节带宽窄、反射相移范围小的问题。包括:柔性基底、柔性薄膜、柔性上盖板、驱动控制结构和接地板;柔性上盖板、柔性薄膜、柔性基底、接地板和驱动控制结构按顺序层叠设置;柔性基底上设置微流道阵列结构和注液口,微流道阵列结构包括多个单元微流道结构,多个单元微流道结构通过通孔贯通,单元微流道结构为弯曲十字形结构,包括储液池和四个半圆弧型十字臂流道。本发明的超表面反射单元结构连续可重构,具有极化不敏感、入射角度不敏感、反射相移范围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889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17190.3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态金属微流道结构及可重构超表面反射单元,属于人工电磁材料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微流道结构应用于超表面反射单元,调控状态离散有限、连续调节能力不足、调节带宽窄、反射相移范围小的问题。一种液态金属微流道结构,包括多个单元微流道结构,单元微流道结构为弯曲十字形结构,包括储液池和四个半圆弧型十字臂流道。本发明通过采用液态金属与多个半圆弧型十字臂型的单元微流道结构组成的微流道阵列代替常规超表面结构的固定金属阵列,通过控制液态金属在半圆弧型十字臂流道中的连续可调,实现了超表面反射单元结构连续可重构,具有极化不敏感、入射角度不敏感、反射相移范围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53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07652.X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封装方法,该微流控芯片封装方法包括在异质传感器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形成绝缘保护层;将微流道结构覆盖在异质传感器上,使得密封单元设置在微流道结构和异质传感器的密封面之间;通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将传感器件与反应腔室在竖直方向上对准定位;在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中装入锁紧固定单元将异质传感器与微流道结构锁紧密封。本发明通过传感器件表面绝缘处理、基于PCB载板的传感器与微流道定位对准以及通过密封单元及锁紧固定单元将传感器与微流道结构封装,既保证了封装可靠性,又有效避免了手工对准键合过程中引入的对准误差、批次间不确定性及难以实现大规模量产等局限。
-
公开(公告)号:CN111944672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010745908.0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C12M1/34 , C12M1/04 , C12M1/00 , C12Q1/6848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用于分子检测的芯片结构及检测方法,属于微流控技术领域。该芯片结构包括第一芯片层、第二芯片层和第三芯片层以及样本池,第一芯片层的下表面形成内凹的空腔结构,空腔结构与第二芯片层之间形成气路通道;第三芯片层的上表面形成内凹的至少两个反应腔,第三芯片层与第二芯片层之间形成连通各个反应腔的流体通道;第一芯片层上设置有气体接口,气体接口与气路通道连通;芯片结构还包括液体接口,液体接口与流体通道连通,样本池的下端口与液体接口对接。本申请通过气路通道让第二芯片层发生变形,以密封住反应腔,具备低成本、驱动与自封一体等优势,可极大降低芯片的空间消耗并简化芯片驱动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520439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638014.0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DNA计算和存储的微流控芯片及其操控方法,该微流控芯片包括底板、盖板和密封结构,盖板通过所述密封结构与所述底板密封并在盖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DNA算子液滴的移动空间;所述底板上形成有用于驱动所述DNA算子液滴在底板移动的电极;其中,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注液口和检测口,外部加注设备通过所述注液口向芯片内加注所述DNA算子液滴,所述DNA算子液滴在所述电极的电场控制下按照预定计算流程在所述底板上运动,检测设备通过所述检测口对所述DNA算子液滴进行荧光或者DNA测序。本发明通过微流控芯片实现了DNA计算和存储,具有环境要求低,试剂消耗量小、体积微小、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0330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79950.1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C12N15/10 , C12M1/42 , C12M1/36 , C12M1/00 , C12Q1/6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纯低载量病原体中核酸的方法,包括:步骤1,将病原体溶液进行裂解,之后导入微流控芯片中;步骤2,将特异性磁珠颗粒导入微流控芯片中,形成芯片内磁珠塞;步骤3,裂解的病原体溶液与特异性磁珠颗粒结合;步骤4,采用洗涤液对结合后的磁珠‑核酸进行多次洗涤,去除磁珠周围的样本杂质;步骤5,对结合后的磁珠‑核酸进行洗脱工作,收集洗脱液,在洗脱液中进行磁珠‑核酸解吸附过程,去除磁珠并纯化核酸样本液,收集洗脱液,得到纯化后的核酸样本。本发明将提纯核酸所需的磁珠移植于微流控芯片中,通过外围机械结构实现低载量病原体样本自动化核酸处理纯化,提高核酸提取效率,稳定性好,且能够避免交叉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9433017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811241166.7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滤膜及修饰方法,属于膜修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微滤膜对富集后细胞释放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的微滤膜使用温敏水溶性聚合物溶液进行修饰。微滤膜修饰方法,包括:(1)制备体积百分比浓度为0.1%~6%的温敏水溶性聚合物溶液;(2)将温敏水溶性聚合物溶液涂覆于微滤膜上进行修饰,干燥,得到修饰后的微滤膜。本发明使得膜过滤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更加广泛,检测结果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37855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58266.0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G01L1/22 , G01L9/04 , H01L4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压敏结构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由上电极、下电极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柔性压敏结构构成;所述柔性压敏结构包括至少一层压敏稀疏层。本发明在柔性传感器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压敏结构的构成方式,更改压敏结构中压敏材料的主要组成成分以及在压敏结构外表面溅射金属层的方式,得到了一种压力敏感的传感器结构,其性能较传统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有了大幅度提升,灵敏度提高了2倍以上,并且具有良好的柔性和较大的形变,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使用而不影响其检测性能,是提升压力传感器灵敏度和柔性的最优选择之一。
-
公开(公告)号:CN11149545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64527.5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磁驱动的液态金属流动控制结构及流动控制方法,该流动控制结构包括微流道结构、多组流控单元和电磁驱动单元,微流道结构具有供液态金属流动的导流通道,多组流控单元设置在微流道结构的内壁上并且沿导流通道中液态金属的流动方向间隔设置,电磁驱动单元设置在微流道结构外部并且沿导流通道中液态金属的流动方向布置;其中,液态金属中掺杂有磁性物质,电磁驱动单元能够在导流通道的周围形成磁场,通过磁场和磁性物质之间的电磁力吸引液态金属沿导流通道流动,并通过多组流控单元限定在导流通道中液体金属的流动位置。本发明驱动控制具有大尺度流动能力,可以实现流道结构中液态金属形态的动态重构。
-
公开(公告)号:CN10918510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11301553.5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微泵微阀的液态金属驱动控制系统,属于液态金属驱动系统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液态金属的驱动方式中,压力驱动难以实现体积小型化、电磁泵驱动中液态金属流动管道尺寸较大且无法实现液态金属的电学阻断作用等技术问题。该液态金属驱动控制系统包括液态金属储液池、柔性微流道、集成微泵以及集成微阀;液态金属储液池通过柔性微流道依次与集成微泵、集成微阀连通;集成微泵用于驱动液态金属在柔性微流道内流动;集成微阀用于控制液态金属在柔性微流道中的电学导通与阻断;柔性微流道的宽度和高度为μm‑mm级。该系统用于实现液态金属在微流道结构中的高精度流动驱动控制与物理电学隔断,进而实现对微结构形态的动态重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