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萘酰亚胺-罗丹明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516979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10478826.7

    申请日:2018-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萘酰亚胺‑罗丹明的化合物,如通式(I)所示:各取代基定义见说明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萘酰亚胺‑罗丹明的化合物的检测组合物、检测试剂盒,上述检测组合物或检测试剂盒用作溶酶体靶向检测汞离子的荧光探针及荧光探针在水环境和生物细胞体系中检测汞离子的用途。本发明实现了荧光探针对汞离子的快速检测,选择性好,是一种具有生色传感功能的荧光探针。

    快速高效提取卡柏林类生物碱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27066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10521507.1

    申请日:2014-09-30

    Abstract: 一种从植物药材中提取卡柏林类生物碱的方法,包括(1)选取的药材用乙醇浸泡,渗漉提取,减压浓缩后得乙醇浸膏,所得到的乙醇浸膏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处理;(2)将乙酸乙酯萃取层和/或正丁醇萃取层用硅胶柱层析进行粗提取,洗脱剂选自氯仿‑甲醇体系、石油醚‑丙酮体系和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系,以TLC薄层色谱法进行追踪;(3)将粗提取物以MCI gel CHP‑20P柱层析分离,以TLC薄层色谱法进行追踪;(4)将(3)的提取物以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以甲醇‑氯仿溶液为洗脱剂;及(5)将(4)的提取物以HPLC纯化得到卡柏林类生物碱产物,色谱柱为反相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本发明方法可以纯化得到纯度很高(99%以上)的生物碱,提取收率远高于现有方法。

    一种基于萘酰亚胺-罗丹明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51697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478826.7

    申请日:2018-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萘酰亚胺-罗丹明的化合物,如通式(I)所示: 各取代基定义见说明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萘酰亚胺-罗丹明的化合物的检测组合物、检测试剂盒,上述检测组合物或检测试剂盒用作溶酶体靶向检测汞离子的荧光探针及荧光探针在水环境和生物细胞体系中检测汞离子的用途。本发明实现了荧光探针对汞离子的快速检测,选择性好,是一种具有生色传感功能的荧光探针。

    一类基于2-羰基乙酸酯的纳米香料前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264642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147081.6

    申请日:2018-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基于2-羰基乙酸酯的纳米香料前体,如通式(I)所示:其中:通式(I)中:R选自H、烷基、烷氧基、烯基、芳基、亚芳基、环烷基;R1选自烷基、烷氧基、含有烯基的烷基、芳基、亚芳基、烯基;n选自1至20的正整数。本发明提供的基于2-羰基乙酸酯的纳米香料前体实验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成本低,可以作为缓释香料。

    快速高效提取卡柏林类生物碱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27066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21507.1

    申请日:2014-09-30

    Abstract: 一种从植物药材中提取卡柏林类生物碱的方法,包括(1)选取的药材用乙醇浸泡,渗漉提取,减压浓缩后得乙醇浸膏,所得到的乙醇浸膏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处理;(2)将乙酸乙酯萃取层和/或正丁醇萃取层用硅胶柱层析进行粗提取,洗脱剂选自氯仿-甲醇体系、石油醚-丙酮体系和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系,以TLC薄层色谱法进行追踪;(3)将粗提取物以MCI gel CHP-20P柱层析分离,以TLC薄层色谱法进行追踪;(4)将(3)的提取物以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以甲醇-氯仿溶液为洗脱剂;及(5)将(4)的提取物以HPLC纯化得到卡柏林类生物碱产物,色谱柱为反相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本发明方法可以纯化得到纯度很高(99%以上)的生物碱,提取收率远高于现有方法。

    氰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97301C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710039640.3

    申请日:2007-04-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香类氰酸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说的氰酸酯化合物具有式(1)结构。其首先由双环戊二烯与对卤苯酚进行加成获得双环戊二烯-对卤苯酚加成产物;然后将所得加成产物与氯化氰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双环戊二烯-对卤苯酚加成物的氰酸酯;最后将所得的氰酸酯与苯乙炔反应制得目标物。与现有芳香型氰酸酯化合物相比,本发明所说的氰酸酯化合物具有更高的聚合活性、更高的交联度及交联后形成的高分子的极性更小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