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4083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71100.3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催化制备三醋酸甘油酯的方法,包括甘油和乙酸在氨基噻唑类催化剂和带水剂的存在下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三醋酸甘油酯。本发明采用的氨基噻唑类催化剂为双官能氢键催化剂,低毒高效,改善了传统浓硫酸等液体酸催化剂腐蚀性较强,易发生副反应等弊处。且该三醋酸甘油酯的合成方法工艺简单,具有高转化率,高选择性的优点,催化剂用量少,可分离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29385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811127331.6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F297/02 , C08F297/04 , C08F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流聚合‑聚合耦合制备功能化聚烯烃的方法,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将单体与引发剂分别溶于第一有机溶剂中,然后两种溶液分别同时泵入微反应装置中的第一微混合器内混合,并在第一微反应器中充分反应,得到溶液A;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将有机硼试剂溶于第二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有机硼溶液与得到的溶液A在第二微混合器内混合,于第二微反应器中充分反应,得到溶液B;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NaH与三甲基氯化亚砜在甲苯中反应,得到单体叶立德溶液,然后将其与得到的溶液B在第三微混合器内混合,于第三微反应器中充分反应,收集反应液C;最后收集的反应液C经氧化、过滤、洗涤、干燥后即得。
-
公开(公告)号:CN107245118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10270544.3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F8/06 , C08F110/02 , C08F110/00 , C08F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窄分布功能化聚烯烃的方法,在微反应器中进行叶立德同源聚合,制备得到端基为羟基的聚乙烯。本发明采用的微流控体系封闭,不容易受到水、空气等杂质的侵入,有利于抑制硼烷引发剂发生副反应,提高聚合产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可控性。同时,微流控体系能够精确控制反应条件、缩短聚合时间、提高反应的均一性,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293858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27331.6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F297/02 , C08F297/04 , C08F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流聚合-聚合耦合制备功能化聚烯烃的方法,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将单体与引发剂分别溶于第一有机溶剂中,然后两种溶液分别同时泵入微反应装置中的第一微混合器内混合,并在第一微反应器中充分反应,得到溶液A;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将有机硼试剂溶于第二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有机硼溶液与得到的溶液A在第二微混合器内混合,于第二微反应器中充分反应,得到溶液B;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NaH与三甲基氯化亚砜在甲苯中反应,得到单体叶立德溶液,然后将其与得到的溶液B在第三微混合器内混合,于第三微反应器中充分反应,收集反应液C;最后收集的反应液C经氧化、过滤、洗涤、干燥后即得。
-
公开(公告)号:CN108640835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810371100.3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催化制备三醋酸甘油酯的方法,包括甘油和乙酸在氨基噻唑类催化剂和带水剂的存在下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三醋酸甘油酯。本发明采用的氨基噻唑类催化剂为双官能氢键催化剂,低毒高效,改善了传统浓硫酸等液体酸催化剂腐蚀性较强,易发生副反应等弊处。且该三醋酸甘油酯的合成方法工艺简单,具有高转化率,高选择性的优点,催化剂用量少,可分离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245118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270544.3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F8/06 , C08F110/02 , C08F110/00 , C08F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8/06 , C08F110/00 , C08F110/02 , C08F2/01 , C08F250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窄分布功能化聚烯烃的方法,在微反应器中进行叶立德同源聚合,制备得到端基为羟基的聚乙烯。本发明采用的微流控体系封闭,不容易受到水、空气等杂质的侵入,有利于抑制硼烷引发剂发生副反应,提高聚合产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可控性。同时,微流控体系能够精确控制反应条件、缩短聚合时间、提高反应的均一性,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