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4803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347392.2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稳定性气体电子倍增器(GEM)镀膜方法及工艺该方法以氧化锆(ZrO2)为基材,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镀覆富硼碳化硼(10B4C)薄膜,以增强其耐辐射和耐腐蚀能力。通过精确控制CVD过程,设定特定的孔径、孔间距和膜厚度,以优化GEM膜的增益性能和稳定性。在镀膜过程后,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镀覆表面进行改性,进一步提高了GEM膜的耐腐蚀性和耐辐照性。该等离子体处理不仅增加了膜层的表面粗糙度,以提高气体吸附效率,还通过表面激活增强了膜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本发明的GEM镀膜方法通过结合高性能的陶瓷基材和先进的表面改性技术,显著提升了探测器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并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成本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584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338097.0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微网格层结构的高效中子探测器。这种探测装置包含一个密封的工作气室,其中自下而上依次排列有二维读出板、微网格层、GEM层、微网格层以及涂有硼的漂移极。本装置中微网格结构的应用有效降低了离子回流。GEM层也特别采用了两层耐高温的陶瓷GEM膜,而二维读出板则由耐高温的陶瓷绝缘薄膜制成。这种结构设计使得电离电子得以有效的雪崩放大,显著提升了增益比,从而赋予了中子探测器卓越的探测性能。并且陶瓷材料的使用既节省了成本,又使得探测装置适用于包括真空环境在内的各种恶劣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63561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106860.7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海关工业产品检测中心 , 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
IPC: G06T7/00 , G06T9/00 , G06N3/0455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快X射线成像无损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针对无损检测时数据采集、图像分析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多个探测器像素单元构建子矩阵,再由多个子矩阵构建SiPM编码矩阵,并且将子矩阵同一位置的探测器像素单元相连,实现对图像模拟信号的压缩;通过调节不同探测器像素单元的权重偏压实现对放射性图像的差异化信号响应,完成对图像模拟信号的编码;由此将SiPM构建成自编码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每帧射线图像需要采集的模拟信号数据量,之后再利用神经网络模型重建待检测物品的图像,实现超快X射线成像无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65379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16728.6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喷管结构及核火箭发动机系统,其中,喷管结构包括:喷管本体,喷管本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具有供冷却剂通过的多个再生冷却通道,喷管本体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喉部,第二部分用于与核火箭发动机系统相连;第一扰流组件,设置于第一部分上,位于每个再生冷却通道内,第一扰流组件包括第一底部扰流肋片和第一侧方扰流肋片,第一底部扰流肋片设置于再生冷却通道的底壁,第一侧方扰流肋片设置于再生冷却通道的侧壁,且分布于第一底部扰流肋片沿再生冷却通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侧。通过采用本申请,有效提高了再生冷却通道的冷却效果,进而提升了喷管的承热极限。
-
公开(公告)号:CN118259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63679.4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T3/00
Abstract: 这项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气体电子增强器(Gas ElectronMultiplier)技术的抗辐照反应堆中子探测系统。该系统包含一组抗辐照敏感的探测单元,每个单元都配备有一个气体探测器,气体探测器采用多层涂硼GEM膜,开发了一套读出算法,该算法也可以进行位置重建。此外,系统电路采用BiCMOS集成技术,减少了系统复杂性和封装体积,并采用H2、O2合成工艺热生长合成栅氧化层SiO2+Si3N4的复合层钝化方式,进行抗辐加固。该系统在高辐射环境下表现出色,能准确测量反应堆中子通量,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先进、高性能的抗辐照反应堆中子探测系统,具备强大的抗辐射能力和高精度的测量性能。该系统不仅适用于反应堆领域,还可广泛用于核能领域的其他实验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825933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63611.6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T3/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锥型转换层结构高效测量气体电离量的气体中子探测器,属于辐射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由涂硼漂移电极与气体探测器构成探测器的漂移区,气体探测器及附近很小的区域构成探测器的雪崩区,气体探测器与二维读出条PCB板构成探测器的感应区,与探测器部件连接的电路板和稳压器以及端面上置有与电路板电路连接的输出插座及包容整体的金属壳体。同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有效增大反冲质子出射的有效面积,提高探测器的位置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3371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31384.6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T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粒子束流电变量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粒子束流电变量测量装置。包括转化工作室和密闭工作室,所述转化工作室置于所述密闭工作室外部的上端;所述转化工作室的内部设置转化层,所述转化层与所述密闭工作室沿粒子束流入射方向呈一定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为锐角;所述密闭工作室内充填工作气体,密闭工作室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漂移层、GEM层、二维读出板。该装置可高效、灵活、便捷的对粒子束流进行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03371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431384.6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T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粒子束流电变量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粒子束流电变量测量装置。包括转化工作室和密闭工作室,所述转化工作室置于所述密闭工作室外部的上端;所述转化工作室的内部设置转化层,所述转化层与所述密闭工作室沿粒子束流入射方向呈一定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为锐角;所述密闭工作室内充填工作气体,密闭工作室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漂移层、GEM层、二维读出板。该装置可高效、灵活、便捷的对粒子束流进行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65379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211316728.6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喷管结构及核火箭发动机系统,其中,喷管结构包括:喷管本体,喷管本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具有供冷却剂通过的多个再生冷却通道,喷管本体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喉部,第二部分用于与核火箭发动机系统相连;第一扰流组件,设置于第一部分上,位于每个再生冷却通道内,第一扰流组件包括第一底部扰流肋片和第一侧方扰流肋片,第一底部扰流肋片设置于再生冷却通道的底壁,第一侧方扰流肋片设置于再生冷却通道的侧壁,且分布于第一底部扰流肋片沿再生冷却通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侧。通过采用本申请,有效提高了再生冷却通道的冷却效果,进而提升了喷管的承热极限。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54344.5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子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球谱仪响应函数刻度方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两套多球谱仪响应函数间的比值关系,利用其中一套多球谱仪完成响应函数单能中子场的刻度实验,即可根据比值关系获得另一套多球谱仪的响应函数而无需进行实验刻度,从而缩短响应函数的建立时间。本发明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低中子探测效率多球谱仪的响应函数刻度耗时长的问题,实现快速验证多球谱仪响应函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