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343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59106.4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升电压源型换流器小信号稳定性的控制方法,步骤如下:分别建立换流器、交流线路、无穷大电网的小信号模型;根据小信号稳定性分析结果确定自适应参数的取值;获取换流器并网点的电压和电流、换流器输出有功功率实际值和有功功率、电网电压幅值的参考值;计算换流器交流侧的相位参考值;根据设定的换流器并网点电压幅值参考值计算换流器并网点电流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参考值;根据换流器交流侧的相位参考值和并网点电流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参考值,计算换流器交流出口处的调制电压在abc静止坐标系下的参考值。本发明中自适应参数根据运行工况自适应调整以提升电压源型换流器在各种电网强度下的小信号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427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23391.7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电子化系统保护方法及系统,本方法通过将预设幅值的谐波信号注入于新能源换流器的三相电压调制波上进行谐波调制,获取经谐波调制后的新能源换流器所连接的送出线路两侧的保护装置安装处的谐波电流信号,并利用谐波电流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并确定送出线路两侧的保护装置安装处分别对应的谐波特征参数,通过谐波特征参数识别故障发生位置,并在区内故障执行保护装置的保护动作。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主动注入谐波信号的方式,不受新能源侧运行工况、控制策略影响,避免了电力电子化系统保护方式容易出现误动或拒动的风险,保障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333135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0576127.2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极柔性直流换流站控制系统,适用于大规模新能源纯孤岛接入的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本申请可以包括双极交流电压外环控制器、正极以及负极的阀侧电流内环控制器,正极以及负极的直流侧组合控制器。所述双极交流电压外环控制器用于实现双极柔性直流换流站交流侧交流电压的控制以及正负极功率参考值的分配;所述正极和负极阀侧电流内环控制器分别实现正极和负极换流变阀侧电流的有效控制。本申请可以有效为新能源电站的接入提供稳定的交流电压及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64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36066.7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自适应重合闸能力的机械式直流断路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机械式直流断路器包括主通支路、主断支路、能量吸收支路以及与主断支路连接的预充电支路和故障识别支路,预充电支路与故障识别支路并联连接。该机械式直流断路器通过预充电支路对电容进行预充电,使得该机械式直流断路器无需额外增加预充电装置,节约了制造成本,降低了该机械式直流断路器的拓扑复杂程度;该机械式直流断路器配合其控制方法使得该械式直流断路器具备自适应重合闸功能,在隔离直流线路的故障线路后,通过电容电压幅值和电容的初始电压可识别故障性质,以免该机械式直流断路器重合闸于永久性故障,对输电系统造成二次故障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46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50605.3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源换流站在线投入方法和系统,本发明能在各运行换流站不停运的情况下完成无源换流站的在线投入,减小了各运行换流站功率中断时间,避免由于无源换流站投入操作时间过长导致的弃风现象,提高了海上多端柔直送出的经济性与灵活性,解决了如何实现无源换流站在线投入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0221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210577336.9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直流架空输电线路故障穿越系统,适用于新能源孤岛接入双极直流输电系统场景。若故障极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发生故障,且正极直流输电系统及负极直流输电系统均处于运行状态及二者的功率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可基于预设故障穿越策略,实现故障极直流架空输电线路故障电流降为零以及故障去游离,实现正极直流输电系统及负极直流输电系统功率盈余的控制。实现协调控制新能源孤岛接入的双极直流输电系统有助于维持新能源孤岛接入的双极直流输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了双极直流输电系统的输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837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77026.6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H02H3/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送出线路复合电流极化式相间距离保护方法及系统,构造突变量与虚拟阻抗,进行故障方向快速判别,根据新能源送出线路参数构造单位虚拟阻抗,生成三相的正/反向故障的方向快速判据,利用傅里叶算法提取基频分量,计算正负序分量和虚拟极化电压;计算测量阻抗相角的波动系数CV(n),进行虚拟极化电压自适应补偿修正判断,依据波动系数CV(n)作出具备自适应补偿条件判断,获得自适应的虚拟极化电压Uvp1(n);用于计算AB/BC/AC两两相间工作电压Uop,记为Uop‑AB、Uop‑BC、Uop‑AC,利用自适应性的虚拟极化电压Uvp11(n)和虚拟极化电压获得区内故障判据,进行两相间的故障方向判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适用于新能源并网线路的相间故障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432988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111222913.4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IPC: G06F30/20 ,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电阻耗能装置快速电磁暂态建模仿真方法,包括:把大规模模块式分布电阻耗能装置中的耗能子模块的耗能主电路简化为简单电路,所述简单电路中,开关的第一电极、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二电极和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电极相互连接后构成所述简单电路的第一端子;开关的第二电极、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电极、电压源的第二电极和电阻的第二电极相互连接后构成所述简单电路的第二端子;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电极、电压源的第一电极和电阻的第一电极相互连接。本发明的分布电阻耗能装置快速电磁暂态建模仿真方法,兼顾了动态特性,在保证仿真精度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仿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5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63778.9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8 , G01R31/52 , G01R31/58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送出系统金属回线接地钳位点评估方法和装置,充分利用金属回线运行时的接地钳位点设计的灵活性,进行直流线路末端接地故障仿真,通过对比不同钳位点时送端柔性直流子模块电容电压的大小,以所选接地钳位点下的送端柔性直流换流站子模块电容电压是否存在过压现象来最终确定金属回线运行时的接地钳位点,避免了直流侧对换流站子模块电容进行持续充电而导致换流站子模块电容过压跳闸的风险,解决了现金属回线运行时的接线地钳位点选择不当,导致直流侧对换流站子模块电容进行持续充电而导致换流站子模块电容过压跳闸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2642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79171.X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nventor: 彭发喜 , 陈建福 , 袁智勇 , 吴宏远 , 邹常跃 , 裴星宇 , 黄伟煌 , 唐捷 , 刘涛 , 陈勇 , 赵晓斌 , 李建标 , 辛清明 , 杨锐雄 , 卢毓欣 , 程旭 , 蔡东晓 , 邹国惠 , 郭铸 , 曹安瑛 , 曹琬钰 , 张帆 , 熊岩 , 段新辉 , 曹润彬 , 廖鹏 , 与松涛 , 肖小清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输送系统,包括:海上风电场、陆上交流开关站、送端换流站及多个受端换流单元;海上风电场用于输出频率低于50Hz的交流电;陆上交流开关站的汇流母线的海上侧和陆上侧均配置有交流开关,汇流母线海上侧的交流开关用于接入低频交流电缆,并通过低频交流电缆接入海上风电场,汇流母线陆上侧的交流开关与送端换流站的交流侧连接;送端换流站的直流侧经直流架空线分别接入各受端换流单元的直流侧;受端换流单元的交流侧用于连接负荷中心;其中,送端换流站与受端换流单元均采用具备直流故障清除能力的拓扑结构;陆上交流开关站的工作频率低于50Hz。本申请能够降低远距离大容量海上风电输送系统的建设和运维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