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55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05079.X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2F1/76 , C02F1/72 , C02F1/66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一种双氧化剂协同水净化技术,涉及水体有机污染物去除技术领域。通过将高碘酸盐和过硼酸盐两种氧化剂同时加入含待处理酚类污染物的有机酸性废水中,进行搅拌反应,从而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挖掘高级氧化水处理技术中高碘酸盐和过硼酸盐两种氧化剂协同高效去除酚类污染物的水净化前景,操作方法简单,污染物去除高效,无需过多的仪器设备与能量,节约能源,且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6843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05552.3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2F1/32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4
Abstract: 一种使用UV‑LED联合过硼酸钠高效降解双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在待处理的双酚类化合物溶液中加入过硼酸钠,并使用UV‑LED对水体进行照射,从而实现对双酚类化合物的高效去除。本发明利用被活化的过硼酸钠高效降解双酚类物质,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性能优异,应用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87952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33141.0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3/18
Abstract: 一种基于溶解氧监测的水源地水质生物毒性预警装置,根据水中的好氧细菌新陈代谢会消耗溶解氧,在环境压力下耗氧情况随之改变的特征,利用环境菌群对污染物反应的高灵敏度、易培养且低成本的特点设计。采用从待监测典型水体环境中筛选的菌种,将其负载于惰性载体上,置于微型反应器内;将待测水样与辅助基质混合后,流经反应器,根据实际水体水质参数监测数据背景值,确定仪器测定溶解氧变化的安全阈值,当水体受污染物冲击时,预警装置溶氧变化会超出安全阈值并报警,可进一步评判污染物冲击时污染物类型,进行水体污染风险评估。该装置通过溶解氧消耗监测,大大缩减了时间成本,并实现装置对水体的实时连续监测,且适用范围广泛,操作简单。
-
-
-
公开(公告)号:CN1168379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33286.0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E03B7/09 , C02F1/32 , E03B7/07 , C02F103/02
Abstract: 一种基于UV‑LED的二次供水管网末端消毒装置,包括壳体和流量计,壳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连接二次供水储水箱,出水口连接供水管道;流量计设于供水管道上并与二次供水系统的控制端连接;壳体内设有消毒模块,消毒模块包括套筒和设于套筒内的UV‑LED灯珠,UV‑LED灯珠沿着套筒轴向均布有三列,每列UV‑LED灯珠均设有四种不同间距的UV‑LED灯珠,其中,二次供水系统的控制端通过流量计检测的流量,控制UV‑LED灯珠开启和关闭的个数。本发明适用于城市二次供水系统消毒,并可以实现根据二次供水流量变化自动切换档位,节约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65349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13488.2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高碘酸盐超快消灭病毒的方法,涉及水体病毒消杀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将高碘酸盐氧化剂和均相的过渡金属三价钌离子活化剂加入含待处理病毒的水体中形成混合体系,进而将病毒快速且彻底的消杀。本发明采用均相过渡金属钌离子催化剂活化高碘酸盐,既破坏了病毒的可培养性,也破坏了病毒体内编码蛋白质和RNA复制的核酸,同时影响病毒增殖时附着和注射入宿主体内的功能,实现病毒的彻底消杀。本方法适用范围广泛,无需额外能量和仪器设备,节约能源,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85153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63651.X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2F1/72 , C02F103/08 , C02F103/20
Abstract: 一种能够高效杀灭藻同时降解藻毒素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具体公开了基于过硫酸盐(PMS)结合氯化亚铁复合氧化技术在在无光和自然光条件下能够抑制和杀灭有毒赤潮藻的同时降解藻毒素。降解后的赤潮藻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小鼠生物实验证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杀灭赤潮藻,而且能够同时降解藻毒素,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渔业生产、水环境污染处理和食品安全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02373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50221.4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2F1/52 , C02F1/66 , C02F1/76 , C02F101/34
Abstract: 一种基于高碘酸盐与混凝剂结合降解水中污染物的方法,涉及水体有机污染物去除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将高碘酸盐氧化剂加入含待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水处理工艺中,进而与聚合硫酸铁胶体混凝剂进行搅拌反应,从而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彻底去除。本发明挖掘了水处理工艺混凝过程中聚合硫酸铁胶体混凝剂活化高碘酸盐的前景,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无需过多的仪器设备与能量,能够节约能源,且操作方法简易,污染物去除十分彻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