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62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04072.9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IPC: B23C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刀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冷刀杆及铣削刀具,预设位置低于阻尼流道的最高点使预设位置和阻尼流道的最高点之间的阻尼流道形成空气减振腔,在冷却液由预设位置进入冷却过渡流道内的过程中,空气减振腔内的空气无法排出,阻尼流道内冷却液挤压空气减振腔内的空气,利用空气的体积可压缩性产生类似空气阻尼的优异的吸振缓冲效果,继而实现对内冷刀杆进行减振和缓冲的作用,使该内冷刀杆具有自减振效果。试验发现与常规刀杆相比,该内冷刀杆的振动幅值能够减小15%左右,能够在最大限度地改善内冷刀杆减振性能的同时,避免直接使用减振阻尼器所带来的成本负担,降低了铣削刀具的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56431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727754.2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刀杆,所述刀杆包括:一刀杆本体;内冷却路,其成型于所述刀杆本体内部,用于将冷却液导流至所述容纳槽附近进行换热;所述内冷却路具有进液口与出液口;外冷却路成型于装配件;所述外冷却路的至少一个喷液孔对位于所述容纳槽;所述液路切换件开设有用于导通外冷却路与内冷却路的中转流道;其中,所述装配件带动液路切换件转动,联动所述中转流道的两口部分别与外冷却路、内冷却路导通或错位,且使所述喷液孔在导通状态对位于容纳槽或错位状态下仅所述内冷却路导通;本发明提供的刀具结构,解决现有刀具只能通过外部冷却液降温,且无法根据不同工况适应性选用内冷却或内、外冷却方式进行加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9406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29518.8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 深圳市青鼎装备有限公司
IPC: G01N21/956 , G06T7/00 , G06T7/11 , G06V10/44 , G06V10/762 , G06V10/82 , G01N21/95 , G01N21/88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面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蜂窝材料加工表面撕裂和压溃缺陷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待检测图像提取待检测蜂窝材料的形态线图;将形态线图拆分成若干形状相同的待检测子图;通过训练好的特征提取网络提取待检测子图的待检测特征向量;将待检测特征向量输入至高斯模型获得待检测子图的高斯概率,其中,高斯模型通过将若干无缺陷的训练子图的特征向量进行拟合得到;将若干待检测子图还原成待检测图像,并基于高斯概率对还原后的待检测图像进行检测结果标记并输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对待检测蜂窝材料表面是否存在撕裂和压溃缺陷的自动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6593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23545.4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 深圳市青鼎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材料加工表面型面精度测量设备及其测量方法,其涉及智能制造与精密加工技术领域。该蜂窝材料加工表面型面精度的测量方法包括调节图像采集部件的工作距离,获取当前视野中待检测蜂窝材料的RGBD信息,以进行对焦;移动所述图像采集部件至不同的目标检测位置,分别采集当前视野中所述待检测蜂窝材料的RGBD信息,并传输所述RGBD信息至控制终端,直至覆盖全部待检测区域;根据所述RGBD信息重构所述待检测蜂窝材料的表面轮廓,以获得蜂窝材料加工表面面型精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设备及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实现了对蜂窝材料进行无损且高效的面型精度的测量,科学评价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23757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00845.7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IPC: B23C5/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切削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铣削刀片及铣削刀具。其中,一种铣削刀片,包括刀片本体,述刀片本体包括第一表面,位于刀片本体的一侧;第二表面,位于刀片本体的另一侧并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侧面,设置有多个且用于连接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安装孔,贯穿刀片本体,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联通;其中,第一表面与侧面相交的位置处具有前刀面及副前刀面,副前刀面与前刀面邻接;前刀面与侧面的交线处形成主切削刃,副前刀面与侧面的交线处形成副切削刃。本申请提供的铣削刀片,通过调节前刀面及副前刀面的高度,使得主切削刃及副切削刃具备不同的结构强度及锋利度,能够使铣削刀片应对不同的加工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95821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51074.2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IPC: B23B27/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切削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其中,一种切削刀片,包括主体部及至少1个切削部,切削部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后刀面;第一表面位于切削部的一侧;第二表面位于切削部的另一侧并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第一表面远离主体部的一侧设置有前刀面,前刀面与后刀面相交处形成有切削刃。其中,第一表面上设有凹槽,凹槽与切削刃之间存在间隙。本申请提供的切削刀片通过设置临近切削刃的凹槽,凹槽提供容屑空间避免切屑过多地接触工件表面及第一表面,从而有效提高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083001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1220930.4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IPC: B23B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层材料薄板孔加工刀具,包括棒形体;棒形体分为切削部和柄部;切削部的中心设为空心结构并沿一部分周面向外通出,使切削部的横截面呈U形形状,具有外周和内壁,有一个切削面由切削部延伸至柄部;切削部的朝向切削旋转方向的切削面设为切削前刀面,切削前刀面与外周相交形成外周切削刃,切削前刀面与内壁相交形成内壁切削刃,切削前刀面与切削部底端相交形成底端切削刃。本发明既能够能够解决有薄壁结构的铝合金零部件或以铝合金为基的叠层薄板等弱刚性零部件孔加工变形严重,尺寸无法把控的问题;又能够解决有薄壁结构的铝合金零部件或以铝合金为基的叠层薄板等弱刚性零部件孔加工表面质量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0848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260563.3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转位铣削刀片,包括:刀片本体,所述刀片本体具有前刀面、切削刃、后刀面和底面,所述底面与所述前刀面相对设置,所述后刀面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前刀面和所述底面相接,所述前刀面与所述后刀面相交处形成所述切削刃;所述前刀面包括第一前刀面和与所述第一前刀面连接的第二前刀面,所述第二前刀面为曲面,且所述第二前刀面对应的前角γ从靠近所述切削刃的位置向远离所述切削刃的方向增大。其中可转位铣削刀片设置有第二前刀面,作为曲面的第二前刀面所对应的前角γ从靠近所述切削刃的位置向远离所述切削刃的方向增大,该自适应前角设计,使得该刀片在进行铣削过程中,可以降低切削阻力,进而提高刀具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13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64125.4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古刀剑锋利度测试方法,包括:驱动仿古刀剑匀速切割材料,其中速度范围为2‑10mm/min,被切割材料高度与仿古刀剑切割高度持平,材料的邵氏硬度为40‑70A;通过高速摄像机记录仿古刀剑切割材料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通过测力仪记录仿古刀剑切割材料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受力;基于仿古刀剑切割材料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获取切入时和断裂时的切割深度,计算切入功和断裂功;最后计算仿古刀剑锋利度;本发明方法,能够保证被切割材料与刀剑指定位置切割角度稳定、实现准静态切割,消除冲击应力对仿古刀剑刃口可能带来的破坏,减小测试过程对仿古刀剑的损伤,且材料切割过程中进行精细监控,获取切割过程中的各物理量,对其锋利度进行更准确的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5011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82829.9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钻铣立铣刀,属于机械加工刀具技术领域。两个底刃长刃部中的底刃外侧刃、过渡圆弧刃和底刃内侧刃形成了呈“W”型的底刃切削长刃,在切削部的中心轴线方向上底刃外侧刃高于底刃内侧刃,且底刃短刃中的一部分分布在底刃外侧刃背离夹持部的一侧,底刃短刃中的另一部分分布在过渡圆弧刃及底刃内侧刃靠近夹持部的一侧。这样,当钻削时,主要由过渡圆弧刃、底刃内侧刃以及底刃短刃起作用,底刃外侧刃基本不参与切削,减小了钻削切削阻力,同时由于参与钻铣的底刃短刃与过渡圆弧刃及底刃内侧刃的长度较短,且二者分别分布于切削部底部的不同方位,使其产生的切屑较小,方便切屑由底刃长刃容屑槽和底刃短刃容屑槽排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