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96947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310384496.6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01J27/18 , B01J37/02 , C02F1/461 , C02F1/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g3PO4/Si金字塔阵列光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Ag3PO4纳米颗粒和硅金字塔阵列组成,其制备方法为采用金属辅助湿法碱式刻蚀的方法制得硅金字塔阵列,通过浸渍法使Ag3PO4纳米颗粒在硅金字塔阵列上原位生长形成复合材料。本发明中的硅金字塔阵列结构增强了入射光的散射几率,能够提高光利用率;负载的Ag3PO4纳米颗粒和硅金字塔阵列形成异质结,加速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利用Ag3PO4较正的价带位置,提升硅金字塔阵列的氧化降解能力;本发明的Ag3PO4/Si金字塔阵列光电催化剂为块状固体催化剂,相较于传统的粉体催化剂更易于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4748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157041.5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Y元素改善Cu‑Ti2SnC复合材料界面和性能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湿法搅拌将Cu、Ti2SnC和Y粉分散均匀,经球磨、去应力退火获得Cu‑Ti2SnC‑Y复合粉末,再经放电等离子烧结获得Y元素改性的Cu‑Ti2SnC复合材料;微量Y元素的添加不仅改善了Cu‑Ti2SnC的界面,在界面处生成YSn3和CuY中间相,显著改善了材料的强度、硬度、润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有效抑制了Ti2SnC的分解,保持Ti2SnC的自润滑结构,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能和力学性能。一种Y元素改善界面和性能的Cu‑Ti2SnC复合材料在电阻焊电极、电机整流子、继电器、真空开关电触头中的服役状况优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28785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387685.9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改性的铜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分子共混沉积;步骤二、热还原;步骤三、固相反应球磨;步骤四、真空热压烧结。本发明通过分子共混沉积法获得分散性良好的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显著提高了石墨烯在铜基体中的均匀分散性,获得优异的导电性能;使用固相反应球磨法将氧化物颗粒添加到铜基体中,达到弥散强化的效果,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真空热压烧结时加热、加压的同时作用有利于粉体颗粒的接触扩散,热压过程中良好的真空度能够降低烧结温度,抑制晶体长大,去除气孔中的气体,提高材料的致密化程度,得到晶粒结构更加均匀、密度更高的超细甚至纳米结构的铜基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87253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62077.6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8G83/00 , H01M4/90 , H01M4/88 , H01M8/18 , B82Y30/00 , B82Y40/00 , C25B11/085 , C25B3/26 , C25B3/03 , B01J31/22 , B01J35/33 , B01J35/40 , B01J35/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BPDC超薄纳米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4,4‑联苯二甲酸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形成溶液A;将二水合氯化铜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形成溶液B;将B溶液快速加入A溶液中进行搅拌处理形成均匀悬浮液C;向悬浮液C加入三乙胺,搅拌反应后,将产物离心分离,用乙醇洗涤后烘干,得到Cu‑BPDC超薄纳米片;将Cu‑BPDC超薄纳米片研磨成粉末烘干,得到Cu‑BPDC超薄纳米片催化剂。该方法所制备的Cu‑BPDC超薄纳米片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主要用作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催化剂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419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10400.0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屏蔽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物质碳/银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材料,包括: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对木材料活性处理,对活性处理后的木材料碳化处理,制得生物质碳;采用盐酸溶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和盐酸多巴胺配制多巴胺单体溶液,采用过氧化氢溶液与配制的多巴胺单体溶液对生物质碳进行修饰,制得聚多巴胺修饰的生物质碳;采用硝酸银溶液、氨溶液配制银氨溶液,将聚多巴胺修饰的生物质碳浸泡至银氨溶液中,对银氨溶液进行pH值调节后,加入葡萄糖溶液,超声反应,制得生物质碳/银复合电磁屏蔽材料。本发明可以在经聚多巴胺修饰的生物质碳表面及内部孔隙中沉积银纳米颗粒,在双波段均拥有优异的电磁屏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308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55550.3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维组装空心MOF衍生物/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首先通过独特的MOF的结构设计与优化工艺,合成了空心颗粒自组装纳米管结构碳基复合材料,随后在其表面成功负载了二维二硫化钼纳米片,首次实现了一维纳米管、二维纳米片和三维空心颗粒的多维结构组装集合,成功制备出了具有结构和组分的多重优势的多维组装空心MOF衍生物/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将其应用于电磁波吸收中表现出轻量化、强吸收和宽有效吸收带宽的优异特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易操作、绿色环保无污染、成本低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14748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57041.5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Y元素改善Cu‑Ti2SnC复合材料界面和性能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湿法搅拌将Cu、Ti2SnC和Y粉分散均匀,经球磨、去应力退火获得Cu‑Ti2SnC‑Y复合粉末,再经放电等离子烧结获得Y元素改性的Cu‑Ti2SnC复合材料;微量Y元素的添加不仅改善了Cu‑Ti2SnC的界面,在界面处生成YSn3和CuY中间相,显著改善了材料的强度、硬度、润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有效抑制了Ti2SnC的分解,保持Ti2SnC的自润滑结构,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能和力学性能。一种Y元素改善界面和性能的Cu‑Ti2SnC复合材料在电阻焊电极、电机整流子、继电器、真空开关电触头中的服役状况优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88117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71438.2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波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NiFe@C核壳结构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相应的材料,包括:通过镍盐、六水合氯化铁、对苯二甲酸、N,N二甲基甲酰胺、氢氧化钠配制前驱体溶液,对得到的前驱体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对水热反应产物洗涤和干燥,获得NiFe金属有机框架前驱体粉末;配制硝酸锌的甲醇溶液并加入配制的2‑甲基咪唑的甲醇溶液,获得沸石咪唑框架‑8悬浊液;将NiFe金属有机框架前驱体粉末与表面活性剂分散在甲醇溶液中,获得溶液E;将溶液E混合加入沸石咪唑框架‑8悬浊液,静置后将沉淀物洗涤并干燥,获得NiFe@ZIF‑8双MOF产物;在惰性气体环境中对NiFe@ZIF‑8双MOF进行碳化处理,得到NiFe@C核壳结构吸波材料。本发明可通过调控前驱体形貌和核壳结构实现高效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65212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1356415.3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石墨烯层片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材料预处理;(2)堆叠制备样品;(3)熔渗用型砂制备;(4)熔渗准备;(5)加热熔渗。本发明通过复合堆积层片材料加以高温熔渗技术获得Cu‑石墨烯层片复合材料,得到强结合度的Cu‑石墨烯材料,目的是通过加入石墨烯大大提高材料的热力学性能,使其突破传统Cu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极限。此外,本发明中的高温熔渗技术操作简单,成本极低,可实现批量化大规模生产,对实际应用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6598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0277.4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NdFeB磁体表面二氧化铈改性六方氮化硼增强环氧涂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磁体涂层技术领域,包括填料的复合、电泳前处理、电泳液的配制、NdFeB磁体在电泳液中电泳形成环氧涂层、涂层固化,首先在碱性环境下使PDA在hBN上成功聚合,然后再利用碱性环境下Ce(NO3)3的水解反应,使其成功复合到PDA‑hBN上。然后再将复合填料按一定浓度加入到电泳液中通过阴极电泳形成的环氧复合涂层耐蚀性大大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