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9417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865047.2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形曲面快速成形的压延模具,属于金属板料渐进成形技术领域。分为上模和下模两部分,且都具有两个可移动的颚板夹作为接触和力转换单元。在成形期间,上下颚板夹压紧金属板料,使得来自上模的垂直压力通过工具内部的杠杆作用转换为水平方向上的延伸力。模具内部的弹性体由金属橡胶与弹簧镶嵌组成,起到运动补偿的作用。优点在于:提高压延模具的使用寿命。金属橡胶克服了传统橡胶易老化、不耐温度变化、抗腐蚀性差等不足,且具有普通橡胶一样的弹性;而弹簧具有确定的刚度。二者相结合,可改善弹性体的受力状态,提高弹性体的疲劳寿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994207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10862757.X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整拉延件内形与板料纤维取向之间相对方位的方法,属于金属板材冲压领域。根据实际拉延生产情况,确定破裂风险最大的位置,并且质点化为一破裂点A;从破裂点A分别做两直线B1、B2,使其分别与收料线C1、C2的切线D1、D2相垂直;通过所述破裂点做一直线E,该直线和两条切线D所成的两个角度θ1、θ2要保证相同;直线E就是产品内形相匹配的纤维方向,该纤维方向通过调整下料刀具相对于板料的下料角度来实现。优点在于:降低了拉延产品开裂风险最大处的破裂可能性,类似于“木桶效应”,相当于整体上对产品各个开裂点的破裂可能进行了均衡调整,提高了产品的生产稳定性,有效降低因拉裂而产生的产品报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0720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173659.X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型材构件轮廓精度调修装置,属于型材弯曲成形领域。铝型材构件轮廓精度调修过程中,传统的三点弯曲调修法属于一次调形方式,型材厚度方向的变形不稳定,易出现宏观上的起皱缺陷,影响铝型材构件的轮廓精度。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调修装置,其调形机构中的夹头夹紧构件的两侧面并在油缸的驱动下水平向内并拢,逐渐增加构件内轮廓区域的壁厚同时缩短内轮廓的长度,使构件发生弯曲变形,直到外轮廓精度满足要求;本发明通过逐渐增加构件内轮廓区域的壁厚来解决使用传统调修装置时材料失稳起皱等问题,属于渐进调形方式,可大大提高铝型材构件轮廓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99420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862757.X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整拉延件内形与板料纤维取向之间相对方位的方法,属于金属板材冲压领域。根据实际拉延生产情况,确定破裂风险最大的位置,并且质点化为一破裂点A;从破裂点A分别做两直线B1、B2,使其分别与收料线C1、C2的切线D1、D2相垂直;通过所述破裂点做一直线E,该直线和两条切线D所成的两个角度θ1、θ2要保证相同;直线E就是产品内形相匹配的纤维方向,该纤维方向通过调整下料刀具相对于板料的下料角度来实现。优点在于:降低了拉延产品开裂风险最大处的破裂可能性,类似于“木桶效应”,相当于整体上对产品各个开裂点的破裂可能进行了均衡调整,提高了产品的生产稳定性,有效降低因拉裂而产生的产品报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09743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63551.9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1D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33/00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车辆客室座椅,属于公共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座椅面、座椅支架和连接垫板,所述的座椅支架由多个部件通过激光焊接组成,各部件均由厚1.5mm的超高强度硼钢B1500HS加工而成,各部件表面设有减重孔,座椅支架通过螺钉与铝合金车体的侧墙相连接,所述连接垫板通过螺钉与座椅支架相连接,所述连接垫板设有凹槽,所述玻璃钢座椅面底部设有凸部,所述凹槽与凸部配合连接以使座椅面实现迅速对准固定。优点在于:本发明结构简单,强度高,较传统地铁座椅质量大大减轻,整体美观,方便拆卸和安装,无螺栓外露。座椅整体与地板无接触,对客室地板面清洁方便,适用于地铁车辆或轻轨车辆纵向座椅的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97325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790664.0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3/12 , B32B3/08 , B32B5/06 , B32B33/00 , B32B37/00 , B32B38/0004 , B32B38/0012 , B32B2038/0076 , B32B2307/306 , B32B2307/50 , B32B2307/581 , B32B2307/714 , B32B2307/718 , B32B2605/00 , D03D11/00 , D03D25/005 , D03D2700/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树脂蜂窝夹芯结构复合材料及制作过程,将上下纤维面通过纤维丝或纤维束利用3D编织或者缝织连接在一起,使得上下纤维面具有完整性,进而解决了纤维增强树脂蜂窝夹芯结构材料中,纤维层与蜂窝之间胶接不牢,导致纤维增强树脂蜂窝夹芯结构的剪切强度低,以及胶层老化导致的纤维与蜂窝连接松动等诸多难题。此结构不仅适用3D编织,还可以利用纤维丝或纤维束利用缝织等方式穿透已铺设完成的纤维增强体,将纤维上下两面连接一起。可操作性强,满足了轨道客车轻量化的要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