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2691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10857558.1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孔屋面汇水面积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穿孔屋面的设计CAD图纸,并计算得到不同穿孔板的开孔率;S2、根据不同穿孔板的开孔率,进一步计算不同穿孔板的透水率;S3、采用Grasshopper模拟雨滴经流穿孔板水量衰减的过程,在屋面边缘进行汇水百分比统计,以得到屋面汇水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在可渗透材料影响下汇水面积的计算问题,在设计复杂穿孔屋面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提高屋面汇水面积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2691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57558.1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孔屋面汇水面积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穿孔屋面的设计CAD图纸,并计算得到不同穿孔板的开孔率;S2、根据不同穿孔板的开孔率,进一步计算不同穿孔板的透水率;S3、采用Grasshopper模拟雨滴经流穿孔板水量衰减的过程,在屋面边缘进行汇水百分比统计,以得到屋面汇水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在可渗透材料影响下汇水面积的计算问题,在设计复杂穿孔屋面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提高屋面汇水面积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0719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10973212.8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G06V20/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增强现实的多目标识别校准方法,包括:读取原识别图,将原识别图切分为多个子识别图;存储切分的多个子识别图第一信息;获取采集图像;若采集图像中存在子识别图,则执行步骤S5,否则返回步骤S3重新获取采集图像;存储采集图像中子识别图第二信息,之后返回步骤S3,直至获取存储所有子识别图第二信息;筛选得到当前追踪质量最高的子识别图,并获取该子识别图的当前空间坐标、偏移量及缩放系数,之后在对应的世界坐标位置生成虚拟3D模型、将缩放系数应用至3D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增强现实技术的二维图像识别进行优化和提升,能够在识别图被遮挡的情况下有效提高识别及追踪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80719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973212.8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增强现实的多目标识别校准方法,包括:读取原识别图,将原识别图切分为多个子识别图;存储切分的多个子识别图第一信息;获取采集图像;若采集图像中存在子识别图,则执行步骤S5,否则返回步骤S3重新获取采集图像;存储采集图像中子识别图第二信息,之后返回步骤S3,直至获取存储所有子识别图第二信息;筛选得到当前追踪质量最高的子识别图,并获取该子识别图的当前空间坐标、偏移量及缩放系数,之后在对应的世界坐标位置生成虚拟3D模型、将缩放系数应用至3D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增强现实技术的二维图像识别进行优化和提升,能够在识别图被遮挡的情况下有效提高识别及追踪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091137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136379.5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物流轨道路线全周期监控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建筑机构机电BIM模型与轨道模型,基于所有模型构建数字孪生平台;基于数字孪生平台对物流线路进行仿真运行模拟,在设计阶段,基于所述仿真运行模拟的结果对物流线路的参数进行合理性验证并优化;在运行阶段,基于所述仿真运行模拟的结果及实际运行历史数据设置预警阈值,采集实时轨道运行信息,基于所述实时轨道运行信息与预警阈值的关系实现实时监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69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913657.2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文件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建筑物的建筑工程文件、以及所述目标建筑物中的多个目标位置;根据所述建筑工程文件生成与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建筑三维模型;基于所述建筑三维模型,绘制所述目标建筑物的三维场景;基于所述三维场景,确定与各所述目标位置分别对应的工程全景图;所述工程全景图包括建筑类别、结构类别和机电类别中至少一个类别的全景信息;根据各所述目标位置分别对应的工程全景图确定相应的图形码,并按照各所述图形码各自对应的目标位置,将所述图形码添加至所述建筑工程文件中。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用户使用建筑工程文件的操作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1487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75585.4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操作且立体感强的显示装置,包括主机(15)、第二显示屏(13)、全息演示模块和手势控制模块,所述的全息演示模块包括第一显示屏(1)、玻璃屏(2)和底板(8),所述的手势控制模块包括LM控制器(4),所述的主机(15)与第一显示屏(1)、第二显示屏(13)以及LM控制器(4)连接,所述的第一显示屏(1)和底板(8)上下水平设置,所述的玻璃屏(2)倾斜设置在第一显示屏(1)和底板(8)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立体感强、可手势控制和便于收纳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8768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80325.5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BIM模型虚拟展示系统,包括位于用户头顶上方的投影聚合装置、位于用户目视前方及左右两侧的投影幕布装置、头戴式三轴定位仪以及手持操控器,投影聚合装置用于将BIM模型数据以画面形式投射至投影幕布装置;头戴式三轴定位仪用于将用户的虚拟空间定位数据传输给主机;手持操控器用于将用户对虚拟场景的操控数据传输给主机;主机用于接收头戴式三轴定位仪以及手持操控器的反馈数据,以对当前的BIM模型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BIM模型数据传输给投影聚合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用户与BIM模型之间的沉浸式交互,能够提高BIM模型的核查效率、保证BIM模型设计验证的可靠性,同时具有方便收纳整理与搬运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18488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14046.X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三维模型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与目标建筑物对应的建筑三维模型、以及与建筑三维模型对应的材质信息和灯光信息;根据材质信息和灯光信息分别绘制对应的材质贴图和灯光贴图,并将材质贴图和灯光贴图分别赋予至建筑三维模型;通过三维模型渲染软件中运行的蓝图插件,将材质信息中材质参数的属性类别设置为可调整类别;通过蓝图插件,将灯光信息中灯光参数的属性类别设置为可调整类别;根据赋予有材质贴图和灯光贴图的建筑三维模型、以及材质参数和灯光参数的设置结果,输出与目标建筑物对应的三维场景文件。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建筑三维模型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0491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892574.7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视线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根据工作空间中座椅模型的空间坐标生成对应的包围盒,并在包围盒内确定观察点;在工作空间中建立曲面模型作为目标观察区域,目标观察区域内随机分布预设数量的目标视点,连接各目标视点与观察点之间的通视曲线;避免手动连接观察点与舞台上的目标视点之间的通视曲线,解决传统技术中视线分析存在的耗时长的技术问题。将工作空间中除曲面模型之外的其他模型均设为碰撞模型,通过检测各通视曲线与各碰撞模型是否有交集以分析观察点的视线遮挡状况,无需人为干预分析过程,避免人工校验核对,提升了视线分析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