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46174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118875.1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50/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适应脉冲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和反馈控制端;发射端基于预设控制参数产生脉冲激光,将脉冲激光的一部分传输至控制器,将脉冲激光的另一部分发射至接收端;接收端接收另一部分脉冲激光,并将脉冲激光的光能转换为电能;追踪最大功率,并利用接收端的电源管理装置对电能进行转化;反馈控制端基于传输的一部分脉冲激光的光功率和最大功率,对预设控制参数进行交叉扰动,并将交叉扰动后的控制信号反馈至脉冲激光产生模块,脉冲激光产生模块接收到反馈信号后可调整到最佳脉冲激光频率和占空比,实现了高转换效率的激光无线能量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669819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707251.2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波长测量计、测量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光谱测量技术领域。该测量计包括:光入射模块、微纳结构散射片和检测器模块;光入射模块、微纳结构散射片和检测器模块依次沿入射光传播方向排列设置;微纳结构散射片具有粗糙表面,粗糙表面由飞秒激光在透明材料表面诱导产生多个不同高度的随机纳米结构形成;其中,光入射模块用于接收待测波长入射光,并将待测波长入射光准直为平行光;微纳结构散射片用于对平行光进行随机传播,并产生散射光场;检测器模块用于根据散射光场的分布生成散斑图像,并基于散斑图像重建光谱,获得待测波长入射光的波长。该波长测量系统结构紧凑、成本低、分辨率高、鲁棒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32986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757949.X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光吸收微结构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光谱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采集的样品添加到光吸收基底表面进行干燥,获得待测样本;其中,光吸收基底通过对基底材料进行飞秒激光加工制备获得;采用脉冲激光对待测样本表面进行烧蚀,并检测烧蚀后产生的等离子体特征光谱信号;对等离子体特征光谱信号进行定量预测,获得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制备具有易于集成、可自动更新替换的光吸收基底对待测样品(例如:农业沟渠水)进行富集,缓解了现有技术对农业沟渠水痕量金属检测难度大、步骤繁琐、稳定性差无法连续工作等不足的缺陷,有利于该技术在灌溉水并推广至地表水、饮用水等其他液体中痕量金属的检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1639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34452.6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脉冲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测量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测量脉冲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测量设备,该系统包括:被脉冲激光照射的光伏电池阵列;该测量设备包括:光功率计、电子负载、示波器;该方法包括:脉冲激光器发射脉冲激光辐照至光伏电池阵列,电子负载为光伏电池阵列提供可调整的反向电压,通过示波器获取电子负载与光伏电池阵列之间的脉冲电流、脉冲电压,并通过光功率计获取光功率;调节电子负载提供的反向电压,并对脉冲电流、脉冲电压、光功率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得光伏电池阵列的最佳光电转换特性。有益效果为:整个系统简单易实行,提高了光电转换特性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399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00197.0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阵列重构方法、装置及上位机,涉及激光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激光无线能量传输过程中,采集光伏阵列预设节点处的短路电流;将短路电流输入到目标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实时预测,获得最优阵列布局;其中,目标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通过对光伏阵列激光非均匀辐照产生的短路电流训练获得;基于最优阵列布局,对光伏阵列进行重构。最优重构布局由深度神经网络做出实时预测,阵列组件连接方式无需任何物理变更,且数据采集、布局预测和电气连接切换实时完成;光伏阵列在任意非均匀辐照激光下均能实时快速地重构,实现了高输出功率和高转换效率,减少了电流传感器复杂度的同时提升了重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80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45374.6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布拉格光栅的可选横模输出激光器及激光输出方法。该激光器包括泵浦源、波分复用器、增益介质、偏振控制器、有效横模选择元件、光纤布拉格光栅一、激光输出端,组成有效横模选择元件的结构包括非对称F‑P腔;非对称F‑P腔是由光纤布拉格光栅二和高反射腔镜构成;经光纤布拉格光栅二进入非对称F‑P腔内的光束,由高反射腔镜进行反射;通过改变或选择由光纤布拉格光栅二和高反射腔镜构成的非对称F‑P腔的腔长,控制特定波长的光束经光纤布拉格光栅二从非对称F‑P腔内反射回谐振腔中;通过偏振控制器改变光束偏振态,最后在激光输出端实现对应模式的输出。通过改变或选择腔长以及调节激光偏振态,能够选择包括平顶光束的多种横模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831856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068938.5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薄膜技术。本发明解决了目前针对薄膜损伤根源的判断需要通过激光烧蚀实验造成有损检测或目前采用理论分析过程判断薄膜损伤根源非常繁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电介质薄膜漏电特性的激光诱导损伤根源判定方法,其技术方案可概括为:在硅基底上模拟光学元件表面的薄膜,并制作金属电极构成MOS结构,对其输入电压,由低至高调节输入电压,检测并记录相应的漏电电流,计算出该薄膜的电场强度及漏电电流密度,拟合ln(J)与E1/2的关系图及ln(J/E)与E1/2的关系图,判断其中ln(J)与E1/2及ln(J/E)与E1/2是否呈直线关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不需要对薄膜进行有损检验,适用于判断薄膜损伤根源。
-
公开(公告)号:CN10450195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756105.X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3/027 , G01J3/0224 , G01J3/2889 , G01J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脉冲同步测量技术的光谱特性测试仪,包括同步控制器、脉冲光源、高速采集卡、计算机系统、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二光电探测器和测试光路系统;所述同步控制器有四个输出端,其中两个输出端一个与脉冲光源相连,另一个与计算机相连。同步控制器的另外两个输出端分别与高速采集卡的两个通道相连,对应输出的两路信号分别作为两个通道的外触发信号,用于控制高速采集卡采集对应两个通道中的信号;所述高速采集卡的两个通道同时分别与第一光电探测器和第二光电探测器连接。该测试仪可以精确测量宽波长范围、宽脉宽范围的光脉冲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2230827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164464.2
申请日:2011-06-1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1J9/02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马赫-曾德点衍射干涉仪,包括光学匹配系统、第一分光镜、第二分光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一傅里叶透镜、第二傅里叶透镜、第三傅里叶透镜、第四傅里叶透镜,针孔滤波器、CCD探测器和计算机系统。本发明所述激光复振幅重建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载频干涉条纹作傅里叶变换获干涉条纹的频谱分布,然后通过频域滤波获零级频谱分量和一级频谱分量,继后对一级频谱作傅里叶反变换得待测激光波前相位分布和干涉条纹的振幅调制度函数,对零级频谱作傅里叶反变换得干涉条纹的背景光强;结合振幅调制度函数和背景光强可得待测激光振幅分布。上述仪器和方法,无需专门参考光,可适用于各类激光器复振幅动态检测及光束质量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31639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734452.6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脉冲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测量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测量脉冲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测量设备,该系统包括:被脉冲激光照射的光伏电池阵列;该测量设备包括:光功率计、电子负载、示波器;该方法包括:脉冲激光器发射脉冲激光辐照至光伏电池阵列,电子负载为光伏电池阵列提供可调整的反向电压,通过示波器获取电子负载与光伏电池阵列之间的脉冲电流、脉冲电压,并通过光功率计获取光功率;调节电子负载提供的反向电压,并对脉冲电流、脉冲电压、光功率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得光伏电池阵列的最佳光电转换特性。有益效果为:整个系统简单易实行,提高了光电转换特性测量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