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4149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97544.9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IPC: A61N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电刺激电极、其制备方法和植入方法,所述的电极包括层叠设置的基底绝缘层、导电层和顶部绝缘层,电极沿长度方向分为植入段和连接段,植入段的宽度小于连接段的宽度,导电层包括定位植入圈、至少两个电极片和连接线,电极片包括位于植入段的触点和位于连接段的连接点,触点和连接点通过连接线连接;定位植入圈位于植入段远离连接段的一端,定位植入圈所在位置的基底绝缘层和顶部绝缘层开设有定位孔,触点通过暴露孔露出,连接点通过连接孔与连接触点片连接。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可批量加工且成本低,进一步地设置定位孔,进行精准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7647865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710855052.0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IPC: A61B5/0478 , A61L31/14 , A61L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生物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柔性生物电极包括柔性基底、微电极阵列和绝缘层,所述柔性基底为耐水性纳米纸。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柔性生物电极在生物电生理信号检测中的应用。所述柔性生物电极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共形性,可高灵敏检测细胞电生理信号或动物的脑皮层电生理信号等。
-
公开(公告)号:CN10956778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63108.8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IPC: A61B5/04 , A61B5/0478 , B05D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梳的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将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梳中的实心结构、网格结构和梳齿状结构浸没于固化剂中,以及从固化剂中取出该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梳,使得网格结构和梳齿状结构发生弯曲,网格结构发生自组装,梳齿状结构自组装形成针状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处理方法可以将二维平面的柔性神经微电极梳组装成具有三维结构的柔性神经微电极梳,可以大大减小植入过程造成的损伤,与通过滴涂法对柔性神经微电极梳进行处理相比,使用浸没的方法处理得到的柔性神经微电极梳,组装后的结构更有序,形成的针状结构直径更小,表面更光滑,电极植入过程造成的损伤更小,更适用于作为脑神经检测元件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477550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0886214.2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IPC: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化碳纳米管薄膜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碳纳米管薄膜透过率与电导率,所述方法为:(1)将碳纳米管薄膜转移至目标基底;(2)将碳纳米管薄膜与目标基底一并放入加热炉中,于280~320℃下进行退火处理,然后冷却;(3)将碳纳米管薄膜与目标基底置于盐酸中浸泡,然后洗涤吹干,得到纯化后的碳纳米管薄膜。本发明针对碳纳米管薄膜中石墨碳外壳包裹铁颗粒的杂质结构,首先对碳纳米管薄膜样品在空气中高温退火,去除石墨碳,进一步采用盐酸进行浸泡,除掉铁颗粒,最终达到去除杂质,纯化碳纳米管薄膜的效果,处理后的碳纳米管薄膜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和导电性。本方法可以达到较高的纯化效率,纯化条件温和,简便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128785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610804137.1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薄膜、活化的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超级电容器,所述碳薄膜为柔性自支撑碳薄膜,所述碳薄膜的表面为褶皱结构,所述褶皱结构的脊线高度为10‑50nm。本发明提供的碳薄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柔性;其可以来源广泛、可再生的表面含有褶皱微结构的薄膜生物质为前驱体,采用简单加热方法制备得到,环境友好、成本低廉;所述碳薄膜表面含有大量的褶皱结构,活化后比表面积高;可用于制备超级电容器,存储容量高、避免了额外添加剂的引入,简化了制备工艺,提高了电容器的能量储存密度,降低了电容器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66745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0898817.4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脉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柔性脉搏传感器包括柔性基底、部分嵌入柔性基底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薄膜和电极,所述电极位于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薄膜两端;柔性基底的厚度为0.8‑1.2mm;初始碳纳米管的透光率为85‑95%,经过化学气相沉积得到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薄膜的透光率为80‑92%。所述柔性脉搏传感器中碳纳米管、石墨烯和柔性基底之间相互协同,使得该柔性脉搏传感器兼具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传感器的优点,又避免了各自的不足,增强了应变传感器的力学稳定性,该脉搏传感器在至少10%应变范围内不会失效,并且可以有效捕捉脉搏信号,达到检测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477550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86214.2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IPC: C01B3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P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化碳纳米管薄膜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碳纳米管薄膜透过率与电导率,所述方法为:(1)将碳纳米管薄膜转移至目标基底;(2)将碳纳米管薄膜与目标基底一并放入加热炉中,于280~320℃下进行退火处理,然后冷却;(3)将碳纳米管薄膜与目标基底置于盐酸中浸泡,然后洗涤吹干,得到纯化后的碳纳米管薄膜。本发明针对碳纳米管薄膜中石墨碳外壳包裹铁颗粒的杂质结构,首先对碳纳米管薄膜样品在空气中高温退火,去除石墨碳,进一步采用盐酸进行浸泡,除掉铁颗粒,最终达到去除杂质,纯化碳纳米管薄膜的效果,处理后的碳纳米管薄膜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和导电性。本方法可以达到较高的纯化效率,纯化条件温和,简便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128785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804137.1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薄膜、活化的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超级电容器,所述碳薄膜为柔性自支撑碳薄膜,所述碳薄膜的表面为褶皱结构,所述褶皱结构的脊线高度为10‑50nm。本发明提供的碳薄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柔性;其可以来源广泛、可再生的表面含有褶皱微结构的薄膜生物质为前驱体,采用简单加热方法制备得到,环境友好、成本低廉;所述碳薄膜表面含有大量的褶皱结构,活化后比表面积高;可用于制备超级电容器,存储容量高、避免了额外添加剂的引入,简化了制备工艺,提高了电容器的能量储存密度,降低了电容器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04009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89098.6
申请日:2015-08-11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IPC: C30B2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案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图案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在铜箔表面形成由石墨片组成的目标图案,之后,以石墨片为碳源加热生长得到具有目标图案的石墨烯。本发明提供的图案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以石墨片为碳源,以铜箔为催化剂,可预先控制所要制备的石墨烯的图案形状,有效地解决了后续微纳加工程序复杂的问题及在柔性基底上加工制备石墨烯器件的难题,提供了工业化制备大面积复杂结构石墨烯的可能性;并且碳源的利用率高,操作简单,制备效率高;制得的图案化石墨烯质量高,石墨烯无损伤,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4716043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82616.7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IPC: H01L21/336 , H01L21/683 , H01L29/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柔性基底的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硅片上涂覆水溶性分子薄膜,然后在所述水溶性分子薄膜上制备第一电极;在所述水溶性分子薄膜上形成石墨烯层,所述石墨烯层不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并对石墨烯层进行电子束曝光,然后在所述水溶性分子薄膜上制备第二电极,以得到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第二电极用于连接第一电极和石墨烯,并且第二电极的位置不同于第一电极的位置;在硅片上具有所述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一面上涂覆非水溶性分子薄膜,得到石墨烯器件;将所述石墨烯器件与水接触,使得所述石墨烯器件的硅片脱离,从而得到具有柔性基底的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采用如上的技术方案得到的具有柔性基底的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性能优越,并且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