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4115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10720442.3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抗器补偿装置的无功电压调整方法,属电力系统运行领域。其首先获取配电网拓扑参数、变压器和无功补偿装置参数,以及有功和无功负荷的预测数据;然后基于上述参数和数据建立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采用二阶锥松弛将其转化为二阶锥无功优化问题并求解;得到补偿电抗器或电容器的最优投切档位和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其在网络线损最小的前提下,通过高效求解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得到离散可调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策略和变压器分接头的选取,能够将系统电压有效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可广泛用于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54112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719070.2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动态拓扑辨识的10千伏双环自愈系统自适应调整策略,属控制领域。首先通过对各智能终端进行编号并上送主机,在主机中实现全局拓扑生成,获得自愈系统初始拓扑结构;进而,当系统中有新增开关站或因故障引起断路器位置状态发生改变时,自愈系统将实时进行拓扑更新,生成新的动态拓扑结构,并重新定义系统中各开关站的级数;最终,针对开关站级数的改变,根据自适应调整策略对各开关站的后备保护整定值及分段备自投动作时间进行调整,形成新的保护策略,以适应当前的拓扑结构。从而实现了10千伏双环网在拓扑结构灵活变化过程中的有效保护和合理自愈。适用于10千伏双环网供电系统的自愈运行和自适应运行管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362464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578584.1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达峰目标的能源系统优化方法,所述包括以下:步骤S1:从电网数据库中录入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形成基础数据库;步骤S2:构建碳排放量计量模型;步骤S3:构建碳排放达峰、电力供需平衡与经营业绩最优化模型;步骤S4:进行多目标求解设计优化方案。本发明的基于碳达峰目标的能源系统优化方法,基于电网发用电结构和发展目标精准测算碳排放水平,有效利用发用电计划数字测算当前电力消费碳排放以及预测能源电力领域碳排放目标,充分结合电力需求特点,合理优化电源布局,优化发电结构,实现同频互促。
-
公开(公告)号:CN114942399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391996.8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利用三相不平衡度辨识台区变压器二次回路表计故障的方法,属电力运行管理领域。其根据实际运行数据,对配电台区电能表计常见故障进行归类分析,基于电流、电压等电参数的三相不平衡度,推导出不同故障情况下的数据特征;再经过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配电监测平台系统所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补正,结合10千伏分线线损率和台区线损率,对台区总表二次回路进行故障精确定位和异常排查,故障辨识完成,进行现场消缺。由于采用闭环辨识台区总表不同故障类型,引入上级线路线损率与台区线损率,预先辨识出故障点故障可定位至具体某相,故障辨识具有针对性,缩短了现场排查消缺时间及人力,实现了排查与消缺工作一站解决,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9906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0329983.9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现场安全管理方法,属安全装置领域。其在绝缘挡板上设置指纹识别单元、侧臂伸出/收回单元和报警单元;许可人在布置安全措施时,将指纹录入指纹识别单元,指纹识别单元对指纹进行储存;将该绝缘挡板放在开关仓内,按下“启动”按钮,侧臂伸出,将绝缘挡板固定在开关柜的仓门处;许可人进行许可结束时,再次录入许可人的指纹;指纹识别单元将再次录入的指纹与许可开始时录入的指纹进行对比匹配;若两次录入的指纹匹配一致,方可启动挡板的“关闭”按钮,侧臂收缩,可以拆除挡板;若两次录入的指纹不一致时,绝缘挡板报警系统启动,发出报警。其将生物识别技术与现场安全措施结合为一体。确保了绝缘挡板解锁的唯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9424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404879.6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电站挂接地线管理装置,属安全领域。在各接地线终端处对应设置一个高频RFID定位读写器;在每一条接地线上设置一个接地线RFID标签;在变电站接地点现场设置一个RFID集中器;在变电站接地点现场设置一个带物联网卡的路由器;在变电站设置一个服务器;在变电站集控室中设置一个显示终端;在接地线在接入接地点时,高频RFID定位读写器产生一个高频信号,将该信号发送至RFID集中器,各RFID集中器的高频信号通过带物联网卡的路由器汇总;将汇总后的高频信号发送给服务器;位于集控室中的显示终端会显示哪个接地点接入了接地线,哪个接地点是空闲的。可广泛用于变电站接地线的管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970347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99674.7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1R35/04
Abstract: 一种利用母线不平衡率排查变电站电度表二次回路故障的方法,属检测领域。其包括下列步骤:根据变电站实际运行数据,统计出电度表二次回路故障类型;针对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三线制这两种接线方式的电度表,分别推导出各种类型故障后电度表显示电量与运行正常情况下电度表显示电量之间的关联系数;基于电度表故障分析结果和母线平衡报表的电量数据对故障进行预判,在现场排查前找出可能出现的故障表及故障类型。该技术方案能直观的反映不同类型故障后显示电量和正常电量之间的关系,根据监测数据直接预判出可能发生的故障,便于现场排查,具有准确可靠、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变电站电度表二次回路故障的辨识和排除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94239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391996.8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利用三相不平衡度辨识台区变压器二次回路表计故障的方法,属电力运行管理领域。其根据实际运行数据,对配电台区电能表计常见故障进行归类分析,基于电流、电压等电参数的三相不平衡度,推导出不同故障情况下的数据特征;再经过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配电监测平台系统所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补正,结合10千伏分线线损率和台区线损率,对台区总表二次回路进行故障精确定位和异常排查,故障辨识完成,进行现场消缺。由于采用闭环辨识台区总表不同故障类型,引入上级线路线损率与台区线损率,预先辨识出故障点故障可定位至具体某相,故障辨识具有针对性,缩短了现场排查消缺时间及人力,实现了排查与消缺工作一站解决,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0971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267763.3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云欣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3213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形态聚类的短期负荷预测修正方法,所述预测修正方法具体为:调取历史负荷数据,通过聚类算法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形态聚类,并基于聚类结果设置若干个形态标签;构建负荷形态预测模型,调取负荷影响因素特征数据,根据负荷影响因素特征数据进行待预测日的形态标签预测,并根据待预测日的形态标签预测结果选取相同形态标签的若干相似日负荷曲线;根据相似日预测算法根据负荷影响因素特征数据对待预测日的负荷进行预测,获取预测的负荷曲线;通过动态时间规划算法根据选取的相似日负荷曲线对预测的负荷曲线进行修正。本发明能够通过相似日负荷曲线对预测的负荷曲线进行修正,能够有效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4182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98142.2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郑州本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H02J3/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时空拓展的线损最佳分段点优化设计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待优化配电网系统的基础台账数据和一年内配电网设备运行数据;2)基于所述基础台账数据,考虑空间拓展,确定待优化配电网系统的分析范围;3)在所述分析范围内,基于所述一年内配电网设备运行数据,考虑时间扩展,进行最佳分段点优化计算;4)以优化计算结果作为分析范围内配电线路最佳分段运行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高可靠性、高准确性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