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26118B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10342063.4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伊犁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H19/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值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领域,是一种远动通道自环装置,其包括绝缘壳体、旋转开关、工作触点、测试触点,在绝缘壳体前侧自上而下分别固定安装有工作触点,在绝缘壳体后侧自上而下分别固定安装有测试触点,工作触点和测试触点分别与传输线电连接,在绝缘壳体内安装有能使工作触点和测试触点断开和导通的旋转开关。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操作简单,效率高,能迅速判断出故障范围,通知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处理故障,减少专业人员处理故障的时间,降低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950440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079450.8
申请日:2017-02-14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伊犁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 G01R31/025 , G01R31/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计量技术领域,是一种变电站计量关口异常快速判断告警方法,其包括第一步,提取采集系统数据库中的电量数据,第二步,制定母线电量平衡、线损、变损自动计算模板,第三步,计算目标线路计量关口电量数据,第四步,判断计量关口是否存在异常,第五步,向管理员及时告警,第六步,现场运检人员及时消缺。本发明利用电量报表程序系统,对全网的变电站计量关口实现日监测,及时查找异常计量关口并对异常关口进行分析提前告警,有利于运维人员及时维修并实现精确消缺,确保供电公司电量采集系统采集电量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26118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342063.4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伊犁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H19/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19/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值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领域,是一种远动通道自环装置,其包括绝缘壳体、旋转开关、工作触点、测试触点,在绝缘壳体前侧自上而下分别固定安装有工作触点,在绝缘壳体后侧自上而下分别固定安装有测试触点,工作触点和测试触点分别与传输线电连接,在绝缘壳体内安装有能使工作触点和测试触点断开和导通的旋转开关。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操作简单,效率高,能迅速判断出故障范围,通知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处理故障,减少专业人员处理故障的时间,降低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950440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710079450.8
申请日:2017-02-14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伊犁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计量技术领域,是一种变电站计量关口异常快速判断告警方法,其包括第一步,提取采集系统数据库中的电量数据,第二步,制定母线电量平衡、线损、变损自动计算模板,第三步,计算目标线路计量关口电量数据,第四步,判断计量关口是否存在异常,第五步,向管理员及时告警,第六步,现场运检人员及时消缺。本发明利用电量报表程序系统,对全网的变电站计量关口实现日监测,及时查找异常计量关口并对异常关口进行分析提前告警,有利于运维人员及时维修并实现精确消缺,确保供电公司电量采集系统采集电量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789652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470000.2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伊犁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H19/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值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领域,是一种远动通道自环装置,其包括绝缘壳体、旋转开关、工作触点、测试触点,在绝缘壳体前侧自上而下分别固定安装有工作触点,在绝缘壳体后侧自上而下分别固定安装有测试触点,工作触点和测试触点分别与传输线电连接,在绝缘壳体内安装有能使工作触点和测试触点断开和导通的旋转开关。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操作简单,效率高,能迅速判断出故障范围,通知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处理故障,减少专业人员处理故障的时间,降低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80867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13871.6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马世英 , 李少岩 , 唐晓骏 , 谢岩 , 周光奇 , 霍启迪 , 申旭辉 , 张鑫 , 徐友平 , 张志强 , 邵德军 , 李晓珺 , 党杰 , 罗红梅 , 刘兵 , 李晶 , 潘晓杰 , 吉平 , 李媛媛 , 宋云亭 , 马翮飞 , 李立新 , 刘楠 , 周俊 , 宋墩文 , 李再华 , 张恺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停电后电力系统恢复的分区方案优化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电网中各子系统之间联络线最少的目标策略以及预先构建的电网电气特性约束条件,建立第一优化模型;基于预设的求解器对第一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第一分区方案;基于割约束条件对第一优化模型进行处理,得到第二优化模型;基于求解器对第二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第二分区方案;根据建立的评估指标分别第一分区方案和第二分区方案进行评估,得到第一分区方案和第二分区方案的评估结果,以便基于评估结果从上述分区方案中确定主分区方案和备用分区方案。这样,能够有效缩短电网故障后的恢复时间,保证了电网故障后恢复的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08670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810713871.6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马世英 , 李少岩 , 唐晓骏 , 谢岩 , 周光奇 , 霍启迪 , 申旭辉 , 张鑫 , 徐友平 , 张志强 , 邵德军 , 李晓珺 , 党杰 , 罗红梅 , 刘兵 , 李晶 , 潘晓杰 , 吉平 , 李媛媛 , 宋云亭 , 马翮飞 , 李立新 , 刘楠 , 周俊 , 宋墩文 , 李再华 , 张恺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停电后电力系统恢复的分区方案优化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电网中各子系统之间联络线最少的目标策略以及预先构建的电网电气特性约束条件,建立第一优化模型;基于预设的求解器对第一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第一分区方案;基于割约束条件对第一优化模型进行处理,得到第二优化模型;基于求解器对第二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第二分区方案;根据建立的评估指标分别第一分区方案和第二分区方案进行评估,得到第一分区方案和第二分区方案的评估结果,以便基于评估结果从上述分区方案中确定主分区方案和备用分区方案。这样,能够有效缩短电网故障后的恢复时间,保证了电网故障后恢复的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375467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510761159.X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系统潮流熵的移相器安装地点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移相器的不同安装地点;确定移相器不同安装地点的潮流分布;计算交流线路的线路负载率、线路重要度和系统潮流熵;确定移相器最终的安装地点。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系统潮流熵的移相器安装地点选择方法,能够综合输电通道输送功率分电比、线路负载率、潮流均衡度的各项指标,利于技术人员对移相器安装地点及移相角的档位进行选择,可有效利用移相器达到均衡潮流分布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37546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761159.X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系统潮流熵的移相器安装地点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移相器的不同安装地点;确定移相器不同安装地点的潮流分布;计算交流线路的线路负载率、线路重要度和系统潮流熵;确定移相器最终的安装地点。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系统潮流熵的移相器安装地点选择方法,能够综合输电通道输送功率分电比、线路负载率、潮流均衡度的各项指标,利于技术人员对移相器安装地点及移相角的档位进行选择,可有效利用移相器达到均衡潮流分布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74467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0344669.7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H02J3/38 , H02J3/48 , H02J3/24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最低转动惯量约束下电网新能源极限接入规模仿真方法,属于新能源高渗透型电网技术领域,现有技术通过分析惯量的定义和特性,对电力系统惯量的传统评估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了惯量评估的精度,但没有详细分析在不影响系统频率稳定情况下的新能源极限接入比例,对实际新能源接入电网过程中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参考意义不大。鉴于此,本发明基于CloudPSS软件对IEEE 39节点新英格兰系统进行相应改进,使用无惯量光伏机组逐步按比例替换有惯量的同步发电机组,以系统惯量能够维持频率稳定为必要条件,最终确定电力系统无惯量新能源的最大渗透规模,为后续实际电力系统中最低转动惯量约束下电网新能源极限渗透比例的测算提供实际支撑仿真计算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