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91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11772.5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安全测试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电池性能的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包括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包括:载样台,用于承载待测试的样品;喷液机构,喷液机构用于通入测试液体,并对样品喷射;升降旋转机构,升降旋转机构能够驱动载样台相对喷液机构的喷射区域进行升降和旋转。本发明通过升降旋转机构,可以使载样台相对于喷液机构进行水平方向的旋转,从而调节样品受喷射的角度和位置,有利于使得全方位对样品进行喷射测试液体,以便于更加精确进行测试,通过结合升降和旋转功能,可以实现精确定位,并实现更加均匀、准确的喷射测试,工作效率高,有利于降低工作强度,有利于测试样品的冲击防护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3174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46865.9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389 , G01R31/367 , G01R31/392 ,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态电池性能测试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分析固态电池衰减的方法及异常点位置的检测装置,该方法包括:对固态电池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施加预定的测试压力;获取固态电池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压强变化实时图像;基于压强变化的实时图像得到异常点位,并能够实现异常点位的数量和位置的判断;基于各个异常点位的位置进行温度变化的测量,实现电池性能衰减程度的分析。本发明通过分析固态电池在性能测试过程中受界面稳定性变化造成的局部压力变化,从而识别其界面接触异常点位置,接着通过对于异常接触点位置的的温度监测,从而在固态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实现提前给出性能衰减信号的检测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77420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1585546.9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36 , G01R31/396 , G01R31/389 , G01R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串联模组微/内短路检测方法,属于电池短路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微/内短路的检测方法对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要求高,实现难度大;以及误判概率高,适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先记录多次充电静置循环中,待测锂离子电池串联模组的总电压和单体电芯电压,再记录多次放电静置循环中,待测锂离子电池串联模组的总电压和单体电芯电压,然后计算相同时刻单体电芯开路电压与基准开路电压的电位差异,与阈值电压进行比较,实现检测。该检测方法,能有效准确的判断锂离子电池模组是否发生微/内短路,且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172212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010485910.9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385 , G01R31/5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微短路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待检测电池进行外部加压,获取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电流结果,所述待检测电池为满电状态;根据所述电流结果,获取对应的电池自放电数据,以根据所述电池自放电数据获取所述待检测电池的微短路现象。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电池表面进行加压,既能还原电池实际使用状态,还能对电池微短路启到加速作用,使得检测电池微短路情况时,还能检测电池微短路过程,从而分析测试电流结果,得到更为准确的电池微短路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14771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581354.0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电池热失控产气流量及产气量的装置,包括固定件、导气管和测量件,固定件包括相对而设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连接形成对待测电池的夹紧固定;导气管连接于固定件,且位于待测电池的泄压阀的位置,待测电池的泄压阀对准导气管;测量件连接于导气管,通过让电池发生热失控后采用测量件进行测量压强,并计算得到电池热失控产气流量及产气量,该测试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操作容易且成本低,适用于不同容量、不同尺寸和不同材料体系的电池,能够准确测量电池热失控产气流量及产气量,并可以与绝热加速量热仪等设备联用,为研究者们设计和研发高安全性的电池和热失控防护产品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90267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84155.2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396 , G01R31/38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内阻数据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直流内阻参数的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设定直流内阻测试影响因子SOC、温度和倍率的范围;步骤二,设置上述范围内的测试取值点;步骤三,获取待测电池的充放电数据;步骤四,在前述充放电数据基础上,采用温度恒定装置,基于同一倍率,进行不同温度的充放电测试;步骤五,提取数据,计算对应的直流内阻。本发明通过每次测试固定温度及倍率的持续充放电测试,只需进行初始状态的SOC调整即可,不再需要对每个SOC点进行调整,后期数据处理中只需对连续的SOC进去取点即可,有效节省内阻参数精确获取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868831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0956930.4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容量一致性估计方法及系统,包括将若干电池容量观测值输入至一致性统计模型,获得电池容量分布统计特征和异常值识别结果;对一致性统计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验证,基于检验结果判断一致性统计模型的估计结果描述的电池容量分布统计特征与实际电池容量观测值的分布统计特征是否一致;将一致性统计模型的估计结果用于评价电池容量一致性以及识别电池容量分布的异常值。本发明基于三参数Weibull模型建立一致性统计模型,采用改进的Weibull参数估计方法获取Weibull特征参数的估计结果,用于评价电池容量一致性和识别电池容量分布的异常值,能大幅降低模型计算量,提高观测精度,避免异常变量对估计结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9671986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811604766.5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8 , H01M50/60 , H01M50/673 , H01M5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真空除气时定量控制除液量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除气针、连接管、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分别通过抽气管路和补液管路与电解液存储罐相连接;所述电解液存储罐分别与真空管路和压缩空气管路相连接;所述真空管路上装有第一开关,所述压缩空气管路上装有第二开关。本发明将真空除气和电解液补偿相结合,通过电解液补偿回路,将抽真空过程中排出的电解液定量补偿到锂电池内部,达到控制除气电解液量的目的。再有,本发明将真空回路和补液回路与锂电池连接密封,不存在电解液蒸汽外泄导致腐蚀设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7139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721794.0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3835 , G01R3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微/短路信号识别预警的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可以对电池微/短路信号进行准确识别;不仅可以线下进行识别,也可以进行在线识别微/短路信号,提高了电池短路信号的识别时效性;另外,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能够进一步明确特定的DOD区间,比较待测电池开路电压和标准电池电压,实时通过比较值判断待测电池是否出现异常电压,准确高效。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该方法可用于电池管理系统,在线检测串并电池微短路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282786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1615484.2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7C5/3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制造过程的电池一致性筛选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同批次电池制造工序中环境因素参数;基于所述环境因素参数对同批次制造的电池进行逐次分组筛选;基于三参数威布尔概率模型对每组电池在不同环境因素条件的容量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所述每组电池分别对应的容量威布尔统计特征;根据所述容量威布尔统计特征,确定每组电池在相同环境因素参数条件下对应的目标电池及所述环境因素参数对应的目标数值范围。采用本发明公开的方法,能够为电池制造过程的环境控制提供合理的数值区间,消除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对电池一致性造成的干扰,达到提高电池一致性的目的,同时能够对电池使用过程中寿命一致性的演化起到抑制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