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传送机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9222C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480008849.8

    申请日:2004-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3/5223 B65H3/66 B65H5/06 B65H5/38

    Abstract: 纸张传送导轨由扭转螺旋弹簧(X)构成,用其一个臂部(B4)的端部(B5)支撑从动辊(R32)的旋转轴,且对该从动辊(R32)施加弹力,由形成为弯曲形状的臂部(B4)在旋转辊(R31)的前段对纸张材料进行引导。扭转螺旋弹簧(X)的螺旋部(B1)和另一个臂部(B2)的端部(B53)固定。从动辊(R32),在与旋转辊的轴(R31a)平行的方向上被配列有多个,对其分别设有扭转螺旋弹簧(X)。而且,对各个扭转螺旋弹簧(X)分别设定的弹力,对预定的基准位置上的从动辊(R32)设定得最强,而对离开该处的从动辊(R32)设定得较弱。

    带电装置、图像形成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27074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809017.0

    申请日:2016-09-07

    Inventor: 堀孝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不导致位于放电电极的端部的突起部损坏地进行放电电极的清洁的带电装置。该带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放电电极,其具有沿着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突起部,用于从这些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放电;清洁器,其用于进行上述多个突起部所含的至少一部分突起部的清扫;清洁器输送机构,其用于沿着上述规定方向输送上述清洁器,使得上述清洁器与上述多个突起部所含的至少一部分突起部发生干涉,以进行上述清扫;和清洁器高度调整机构,其用于调整上述清洁器最初到达的上述突起部附近的上述清洁器的高度。

    通道控制机构和成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534396A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200410043070.1

    申请日:2004-0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21/1633 G03G2221/1684 G03G2221/1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道控制机构和成像装置。当沿着趋于解除通道控制体和主体外壳之间的啮合的方向推动解啮合杆的手柄区域时,旋转区域的相应作用边可以在趋于解除啮合的方向绕轴旋转。一旦在趋于解除啮合的方向旋转,旋转区域的相应作用边可以按压并推动主体外壳的支撑板。伴随着上面的运动,解啮合杆可以向上移动,并且通道控制体的相应的向下啮合突起可以提升并从主体外壳相应的向上啮合突起脱离。而且,当拉动解啮合杆的手柄区域时,通道控制体的相应滑动架可以沿着主体外壳的相应导轨向主体外壳的外部移动,从而使主体外壳开口中的通道被充分打开。

    处理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8951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1910293715.3

    申请日:2019-04-12

    Inventor: 堀孝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容易地进行带电部、感光鼓及清洁部的维护的处理单元。本发明的处理单元包括:感光鼓(10),形成静电潜像;带电部(20),使感光鼓的外周面带电为规定的极性及电位;清洁部(30),去除残留于感光鼓的外周面的残留调色剂的清洁部(30);处理框架(50),保持感光鼓并且设置有清洁部;以及带电部罩(60),保持带电部,并且能够旋转地支撑在处理框架以使带电部相对于感光鼓离开及接近。

    带电装置、图像形成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27074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610809017.0

    申请日:2016-09-07

    Inventor: 堀孝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不导致位于放电电极的端部的突起部损坏地进行放电电极的清洁的带电装置。该带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放电电极,其具有沿着规定方向排列的多个突起部,用于从这些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放电;清洁器,其用于进行上述多个突起部所含的至少一部分突起部的清扫;清洁器输送机构,其用于沿着上述规定方向输送上述清洁器,使得上述清洁器与上述多个突起部所含的至少一部分突起部发生干涉,以进行上述清扫;和清洁器高度调整机构,其用于调整上述清洁器最初到达的上述突起部附近的上述清洁器的高度。

    图像形成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719346B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510082656.3

    申请日:2005-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258 G03G221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用带电器使感光鼓带电,基于图像信息进行像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用显像剂把该静电潜像显像成可视像并转印到纸张上,由此得到图像信息,其中,在鼓单元(30)内设置用来对含有在具有感光鼓(3)和带电器(5)的鼓单元(30)内产生的臭氧的空气进行排气的排气用的管路(33)、与取入新鲜的空气的吸气用的管路(32),从而高效率地进行鼓单元(30)内的换气。

    带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66817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10133684.1

    申请日:2009-04-22

    Inventor: 堀孝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291 G03G2215/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提供具有高耐久性,即使多少附着有墨粉等污染物质,其带电电位的控制性也几乎不会受到破坏,而且能够长期稳定地将感光体的带电电位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且价格便宜的带电装置。作为栅格电极(8),使用在多孔性板状基材的表面形成有由镀Sn层、镀Sn-Co层、和镀Ni层这三层构成的复合电镀层的电极。特别优选上层是镀Sn层,中层是镀Sn-Co层,下层是镀Ni层。

    通道控制机构和成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45878C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410043070.1

    申请日:2004-0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21/1633 G03G2221/1684 G03G2221/1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道控制机构和成像装置。当沿着趋于解除通道控制体和主体外壳之间的啮合的方向推动解啮合杆的手柄区域时,旋转区域的相应作用边可以在趋于解除啮合的方向绕轴旋转。一旦在趋于解除啮合的方向旋转,旋转区域的相应作用边可以按压并推动主体外壳的支撑板。伴随着上面的运动,解啮合杆可以向上移动,并且通道控制体的相应的向下啮合突起可以提升并从主体外壳相应的向上啮合突起脱离。而且,当拉动解啮合杆的手柄区域时,通道控制体的相应滑动架可以沿着主体外壳的相应导轨向主体外壳的外部移动,从而使主体外壳开口中的通道被充分打开。

    纸张传送机构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67990A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200480008849.8

    申请日:2004-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3/5223 B65H3/66 B65H5/06 B65H5/38

    Abstract: 纸张传送导轨由扭转螺旋弹簧(X)构成,用其一个臂部(B4)的端部(B5)支撑从动辊(R32)的旋转轴,且对该从动辊(R32)施加弹力,由形成为弯曲形状的臂部(B4)在旋转辊(R31)的前段对纸张材料进行引导。扭转螺旋弹簧(X)的螺旋部(B1)和另一个臂部(B2)的端部(B53)固定。从动辊(R32),在与旋转辊的轴(R31a)平行的方向上被配列有多个,对其分别设有扭转螺旋弹簧(X)。而且,对各个扭转螺旋弹簧(X)分别设定的弹力,对预定的基准位置上的从动辊(R32)设定得最强,而对离开该处的从动辊(R32)设定得较弱。

    图像生成装置的臭氧排气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766761A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200510118077.X

    申请日:2005-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C01B2201/22 C01B220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备有多个印刷处理单元的图像生成装置的臭氧排气结构,在包括对印刷处理单元内产生的臭氧进行排气的排气导管的臭氧排气结构中,排气导管主要由沿着多个带电器壳体设置的各印刷处理单元侧排气导管;以及与印刷处理单元侧排气导管连接的主排气导管构成,印刷处理单元侧排气导管以使流入带电器壳体内的空气流方向与从印刷处理单元侧排气导管流入主排气导管的空气流方向为顺向方向的方式形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