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70120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426747.8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C08F220/38 , C08F228/02 , C07K5/093 , C07K14/56 , C07K1/107 , C07K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重金属参与的引发聚合技术制备多肽或蛋白质‑高分子偶联物的方法,所述的方法有两步,第一步是在一定条件下与含有乙烯砜基(VS)的化合物反应,第二步反应是在有机碱的引发下,加入两性离子单体,生成两性离子高分子链,由此实现对多肽巯基的定点偶联并且得到稳定的多肽或蛋白质‑高分子偶联物。该方法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聚合方法,在多肽的特点位点“长”出高分子链,此外该方法环境友好,不加入Cu+等金属离子,生成的多肽或蛋白质‑高分子偶联物结构稳定,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广普性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47908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105750.4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12Q1/02 , C08F220/38 , C09D133/14 , G01N33/76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乙烯基砜表面的双向密度梯度构建方法,所述方法以油墨注射的方式或反应时间控制的方式在乙烯基砜功能化样品表面上制备生物分子或荧光素梯度样品;随后将所得样品浸没在具有抗垢能力的生物惰性的单体水溶液中,在样品表面剩余乙烯基砜基团上通过表面引发碳阴离子介导的阴离子聚合反应生长聚合物刷。该方法底物适用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能够在生物分子或荧光素密度表面直接生长聚合物刷而无需任何表面改性;是一种适用于制备生物分子或荧光素和惰性分子的双向梯度的通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84929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79614.3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信号检测跨尺度微纳电极阵列芯片、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传感器技术,该芯片由基底、微纳电极阵列、对电极、参比电极、引线及外接触点组成,微纳电极阵列中的微米电极点上分布有等间距排列的纳米级圆柱阵列,采用溅射、光刻、干法刻蚀、湿法刻蚀等微机电系统传统工艺和自组装微球掩膜、温控相变熔融生物创新工艺相结合制备。其中,微纳电极阵列的纳米柱阵列单元可以促进细胞与电极的耦合,减少漏电流,且在不改变电极几何直径的前提下增加了电极的表面积,减小阻抗。本发明芯片检测信号幅值高、噪声小、综合提高神经信号检测的信噪比,芯片制备方法经济、快速、方便,适用于神经科学的相关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279788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233511.8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B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恶劣环境的高温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包括探头组件、外壳组件和高温同轴电缆组件。探头组件包括激励和检测线圈、温度补偿线圈和低温共烧陶瓷基体。外壳组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固定温度补偿线圈,下壳体固定激励和检测线圈,两者通过螺栓连接。高温同轴电缆通过压接的方式与探头组件的表面电极连接,通过高温胶和上壳体的通孔固定。本发明的高温电涡流位移传感器为解决传统电涡流传感器在高于600℃的情况下线性度太低、温度漂移太大等无法准确测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80044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711439170.X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薄膜微流控芯片键合的PDMS基片底座制作方法,属于微机电系统和微流控芯片领域。利用已经加工成型的聚合物薄膜基片作为模具,采用浇注成型工艺,将脱气后的PDMS混合溶液浇注到聚合物薄膜基片的背面,在室温下保持固化48小时,直接将聚合物薄膜基片的背面结构复制到PDMS表面上,制作PDMS基片底座。本发明不需要测量薄膜基片背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不需要昂贵的加工设备,制作过程简单、周期短、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144529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710418023.8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椭偏仪精确定位测量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定位片、样品台、自动二维移动平台、光强探测器、微型真空泵、显微镜成像系统、照明光源和计算机。利用定位片上的定位孔可清晰界定光斑轮廓,定位孔正下方的光强探测器嵌于样品台中央,随自动二维移动平台沿X轴和Y轴按一定步长精确移动,在使用显微成像系统观察、初步确定定位孔位置的基础上,利用光强探测器获得的光强值精确调整定位孔位置,使光斑和定位孔完全重合,再将显微成像系统的捕捉框移动到定位孔上,捕捉框就代表了光斑的精确位置,使捕捉框位于样品待测结构中,即可开始椭偏测量。本发明实现了针对具体结构的精密定位测量,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929417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0162929.8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叶脉网眼结构仿生的多层细胞培养微器件,属于采用仿生手段进行微器件设计领域。该多层细胞培养微器件由三层结构组成,分别为细胞进样层、中间过渡层和仿生培养层。采用具有通孔结构的过渡层连接细胞进样层与仿生培养层。其中仿生培养层上的微通道模拟叶脉网络结构,细胞培养池模拟网眼结构镶嵌于微通道网络通道的分岔点处,用于连接微通道网络与培养池的微柱间隙结构模拟叶脉导管侧壁上的纹孔结构。本发明的多层细胞培养微器件具有较高的生物兼容性,制作简单,成本低,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66919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562208.7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S17/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场景高精度大型挖掘装备的三维环境扫描系统。包括RTK基站、激光雷达A、激光雷达B、数据融合系统、数据综合处理系统。其中RTK基站用于提供GPS位置信息的差分数据;激光雷达A和激光雷达B用于获取被扫描环境的三维点云信息;数据融合系统用于计算高精度GPS位置信息,获取大型挖掘装备姿态信息,在时间上同步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数据综合处理系统用于转换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参考坐标系,然后做滤波、压缩、特征提取、配准,同时显示地貌和大型挖掘装备位置、姿态、速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6622410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1138289.9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重铸物微导能筋的超声封合方法,属于热塑性聚合物微流控芯片超声封合技术领域。在激光加工热塑性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时会在加工出的沟槽边缘产生微凸起结构,利用该结构来进行超声封合的方法。首先利用热压或注塑的方法在热塑性聚合物基片上制备出所需的微通道结构;然后将该基片与激光头进行定位;接着,沿需要封合的微结构外围进行激光加工,形成重铸物微导能筋;最后,将该基片与相应的盖片放置在超声封合设备中进行超声封合。本发明工艺简单灵活,封合质量高,封合后的微流控芯片可应用于药物筛选及疾病即时检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08004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439170.X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薄膜微流控芯片键合的PDMS基片底座制作方法,属于微机电系统和微流控芯片领域。利用已经加工成型的聚合物薄膜基片作为模具,采用浇注成型工艺,将脱气后的PDMS混合溶液浇注到聚合物薄膜基片的背面,在室温下保持固化48小时,直接将聚合物薄膜基片的背面结构复制到PDMS表面上,制作PDMS基片底座。本发明不需要测量薄膜基片背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不需要昂贵的加工设备,制作过程简单、周期短、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