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9793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10185.3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11/10 , G06F11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和航天飞行器防护领域,公开了一种铝球微气囊超结构Whipple防护屏的设计方法。与传统单纯铝板或其他复合结构的Whipple屏相比,当空间站、飞船、卫星和其他航天器被速度超过5000m/s的太空碎片冲击时,铝球微气囊超结构Whipple防护屏可以有效地降低Whipple防护屏在垂直方向碎片云的冲击速度和冲击能量,并使得Whipple屏平行方向碎片云的飞散直径、动能和飞散速度增大,从而有效地保护和降低太空超高速碎片对航天器舱壁的正向冲击损伤。本发明的铝球微气囊超结构Whipple防护屏结构设计简单高效,通过3D打印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都比较高,制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25997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985390.7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成远矿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6B2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乳化炸药的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定密度调节爆速的乳化炸药物理敏化方法。首先,筛选颗粒尺寸,以保证炸药中有效热点;然后,确定炸药使用密度及两种物理敏化剂在乳化基质中的加入量;同时,对物理敏化剂进行亲油处理;之后,在常规乳化炸药生产线的连续凉药装置后方将物理敏化剂按剂量加入其中,混合均匀,即成为物理敏化的乳化炸药。本发明的方法不改变乳化炸药原有生产线和基本工艺;炸药生产和存储的安全性;预先表面亲油改性的物理敏化剂保证物理敏化剂与乳化基质混合过程不带入额外的空气泡,不影响炸药密度的稳定性;可预测和预评价炸药爆轰能力,更便于实际工程应用,可用于水下、高原、低温环境的炸药品种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045151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1910820814.2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包覆纳米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碳包覆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为:以苯甲酸作为碳源,将其放入到气相爆轰管内;将气相爆轰管密闭后抽真空,以四氯化硅为硅源,从进料口注入四氯化硅溶液,利用气相爆轰管的加热装置将其加热至100℃以上,使苯甲酸和四氯化硅溶液变为气态;向气相爆轰管内分别充入碳氢可燃气体和氧气;停止加热气相爆轰管并引爆气相爆轰管内的混合气体;爆轰完毕待气相爆轰管冷却后,打开气相爆轰管收集的粉末状产物即为碳包覆二氧化硅纳米混合物。本方法简单高效,可快速大规模合成碳包覆二氧化硅纳米混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80232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10576944.1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3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量判定炸药殉爆的方法,属于爆破技术领域。将连续电阻丝探针固定于主爆药卷和受爆药卷中心,并整体置于试验支架的半圆形管槽内,保持药卷处于同一轴心;通过移动受爆药卷将殉爆间距调整为预期值L,受爆药卷末端引出的探针通过同轴电缆与信号采集仪相连;将雷管插入主爆药卷起爆端,开启信号采集仪,起爆炸药,信号采集仪将记录连续电阻丝探针的电压信号曲线;对此进行换算可得到爆轰波‑冲击波时程曲线,通过比较爆轰波行程与药卷的长度即可判断受爆药卷是否殉爆。测量系统简单,成本较低,结果直观可靠,且基本不受测试环境影响,也无药量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05765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73412.2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爆炸与冲击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测量爆轰驱动下飞片姿态的阶梯支架型探针元件及其测试方法,具体测试步骤如下:(1)将阶梯支架型探针元件固定于待测飞片外表面,利用同轴电缆使其输出端与信号采集仪相连;(2)在待测飞片上铺设或填充一定炸药,起爆端插入雷管;(3)起爆炸药后,记录探针元件的电阻值变化引起的动态电压或电流信号;(4)将电信号换算为电阻丝导通的时程曲线,对相应段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炸药的爆速和飞片的飞行轨迹。本发明的元件大幅降低了杂波干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可以连续测量炸药爆速和飞片飞行姿态,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5836729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610224698.4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1B32/162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气相爆轰法合成含铁碳纳米管的方法。将气相爆轰管密闭后抽真空,向其中加入有机铁源,气相爆轰管加温至100~180℃,使有机铁源蒸发成气态;待有机铁源充分蒸发成气态后,向气相爆轰管内充入碳氢可燃气体;所述的碳氢可燃气体为乙炔或甲烷;再向气相爆轰管中充入氧气,直至压力为0.05~0.2MPa;停止加热,引爆气体;爆轰完毕待气相爆轰管冷却后,排气,收集产物,即为含铁碳纳米管;本发明的方法简单、高效、廉价、产量大并且纯净。
-
公开(公告)号:CN105903954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82473.9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2F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1/025 , B22F1/0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煅烧制备冶金结合的锡包覆钨粉末的方法。具体步骤是,首先配置熔化温度低于300℃的混合碱;然后,按照质量份数将100份钨粉、5‐20份锡粉和5‐50份混合碱置于球磨机中,加少量蒸馏水湿润,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粉;再在保护性气氛下,将干燥的混合粉于300‐750℃温度条件下,煅烧至锡和混合碱均充分熔化;最后将产物冷却,用蒸馏水清洗至中性,过滤干燥,获得锡包覆钨粉末。本发明用混合碱作为钎剂煅烧钨锡粉末,可以使钨锡之间达到冶金结合,脱除了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大大降低粉末中氧含量。所提供的制备锡包覆钨颗粒方法,条件温和、简单易控。
-
公开(公告)号:CN101900517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010183547.1
申请日:2010-05-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F42D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恐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反恐微差控爆破除障碍物方法。反恐人员在进行人质解救和追捕恐怖分子时,常常被有限的空间或者坚固的建筑物所阻挡,需要破开门体、墙体、屋盖等来开辟快速通道,从而争取有利时机,同时由于反恐人员都是近距离作战,必需要考虑其人身安全,尤其爆炸空气冲击波对反恐人员的伤害。其特征是将集中装药分散为多点装药,点与点之间微差延时起爆。本发明效果与益处是在快速破除障碍物的同时又能降低相同距离下的爆炸冲击波的强度从而减少对反恐人员的安全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424445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610019001.X
申请日:2016-01-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爆破裂纹提取试验槽,属于工程爆破领域。岩石爆破裂纹提取试验槽由底板和试验槽壁焊接成岩石爆破裂纹提取试验槽,试验槽内从底座至盖板依次为下方的缓冲垫、试件、上方的缓冲垫、缓冲板和盖板,底座与盖板用螺母、螺栓和垫片夹紧固定,在底座下方和盖板上方分别放置吸能块。上方的缓冲垫、缓冲板、盖板和上吸能块均钻有中心孔,中心孔直径与试件中炮孔直径尺寸相同;试件中炮孔内装填炸药和雷管;雷管连接起爆装置后,在中心孔内装填炮孔充填物。本发明避免了一般岩石爆破裂纹提取过程中的失真现象,模拟试件所处的围岩环境,减少了不利因素的影响,操作简单,组装方便,数据可靠,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630704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16747.5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连续电阻丝探针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爆破技术领域。其特征是采用麻花型金属丝作为芯线,在芯线上敷设漆包电阻丝,然后紧密缠绕导电薄膜作为屏蔽层,在屏蔽层外包覆柔性绝缘层,制成线型的连续电阻丝探针。麻花型金属丝采用螺杆线、批花线、细钢丝绳、缠丝琴弦或按固定节距扭转的三角形至六角形麻花型金属丝,电阻丝采用漆包电阻线,屏蔽层采用金属箔或涂覆金属的塑料薄膜或导电橡胶,外部的绝缘层使用橡胶或塑料等常用的绝缘材料。该电阻丝探针是一种通用的传感元件,既能测量爆轰波,也能测量高压冲击波。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解决了提前烧断或烧通电阻丝问题,提高测量数据可靠性;探针长度不受限制,使其更适于实际爆破现场的大型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