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纯电动粉末输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7167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55744.X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一种新型纯电动粉末输送装置,属于机械领域,包括动力系统、变速系统、粉末螺旋输送系统、气动管路系统和机架。其中动力系统包括调速电机、联轴器。变速系统包括四个小齿轮、四个大齿轮、四个轴、螺旋轴及轴承。粉末螺旋输送系统包括螺旋轴、输粉筒、连接环、端盖、粉槽。气动管路系统包括螺旋桨、文丘里导管、连接环。调速电机转动一方面通过变速系统的调速过程控制螺旋轴的转速从而控制下粉量,另一方面通过变速系统的调速过程使轴带动的螺旋桨高速转动产生高压气体,将螺旋轴输出的粉末送出。本发明只需要一种能源,通过调速电机能精确控制送粉精度并提供高压气源,避免对压缩气源的依赖性,扩展了使用范围,也优化控制过程,降低控制难度。

    一种激光辅助摩擦搅拌焊机

    公开(公告)号:CN108555432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10017028.4

    申请日:2018-01-09

    Inventor: 蒋玮 王杰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新型激光辅助摩擦搅拌焊机,包括动力总成、传动总成、旋转总成、激光传输与发射总成、支撑总成、搅拌头总成。动力总成的电机主轴与传动总成的皮带轮通过键连接,实现轴向定位。传动总成的主轴皮带轮与电机皮带轮连接,将电机旋转运动传递给上部芯轴。旋转总成的上下部芯轴连接,端盖安装光纤旋转连接器,下部芯轴与搅拌头总成的夹头连接。支撑总成构成该焊机的机架,用于连接和支撑相关零部件,支撑总成的支撑臂与可移动机架连接,实现该焊机在空间三自由度的平动。本发明结构紧凑,配置合理,能将激光辅助加热与摩擦搅拌焊接有效地耦合,激光的利用率高,可极大地提高焊接效率。

    一种新型防粉末附壁气力输粉套管

    公开(公告)号:CN10991162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31614.3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一种新型防粉末附壁气力输粉套管,属于粉末输送技术领域。该气力输粉套管主要由外管路系统和内管路系统组成,内管路系统包括首尾部分的内管路a、内管路c和中部内管路b;外管路系统包括首尾部分的外管路a、外管路c和中部外管路b,通过调整内管路b和外管路b数量调整管路长度。外管路系统和内管路系统之间的气道通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通过内管路系统管壁的环形通道沿着内管路系统的内壁吹入内管路系统内,在内管路系统内壁形成气膜,阻止粉末与内管路系统内壁的接触从而防止粉末在内管路系统内壁的粘附,环形气膜也起到汇聚粉末的作用。本发明是单元拼装式结构,极大程度上降低加工制造的难度,并且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配置管道的长度。

    一种新型激光辅助摩擦搅拌焊机

    公开(公告)号:CN10855543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017028.4

    申请日:2018-01-09

    Inventor: 蒋玮 王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0/122 B23K2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新型激光辅助摩擦搅拌焊机,包括动力总成、传动总成、旋转总成、激光传输与发射总成、支撑总成、搅拌头总成。动力总成的电机主轴与传动总成的皮带轮通过键连接,实现轴向定位。传动总成的主轴皮带轮与电机皮带轮连接,将电机旋转运动传递给上部芯轴。旋转总成的上下部芯轴连接,端盖安装光纤旋转连接器,下部芯轴与搅拌头总成的夹头连接。支撑总成构成该焊机的机架,用于连接和支撑相关零部件,支撑总成的支撑臂与可移动机架连接,实现该焊机在空间三自由度的平动。本发明结构紧凑,配置合理,能将激光辅助加热与摩擦搅拌焊接有效地耦合,激光的利用率高,可极大地提高焊接效率。

    一种金属结构件表面微小裂纹修复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78310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91284.7

    申请日:2014-05-0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金属结构件表面微小裂纹修复方法和装置,涉及一种金属表面微小裂纹修复方法和装置。修复方法采用激光加热光路和观察光路构成同轴光路,用图像采集装置和距离传感器检测裂纹,用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裂纹修复区的温度,用激光器加热、修复裂纹。修复装置整体外形采用枪型结构,包括枪体、检测系统和送粉装置三个部分,该装置集裂纹定位、修复激光束和送粉于一体。该装置外形尺寸小、轻便,使用时不受裂纹形状、位置的限制,修复过程对母材损伤小。修复方法可以快速精准地确定微小裂纹的位置并进行修复,尤其适用于受缺陷空间位置限制,常规激光修复方法无法实施的特殊位置微小及不规则裂纹的原位修复。

    一种粉末颗粒运动状态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7944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564935.8

    申请日:2020-06-19

    Inventor: 蒋玮 马书泽

    Abstract: 一种粉末颗粒运动状态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激光修复金属表面缺陷装置的粉末输送与检测技术领域。粉末颗粒运动状态在线检测装置采用垂直布置的输送管路,利用气力输送的方式实现粉末颗粒的悬浮输送,包括空气气源、气体流量计、送粉器、主输送管路、粉末检测盒、高速相机、光源、计算机和单片机控制器。在高透明的PVC塑料管路内,依靠力气输送粉末颗粒,通过Y型管路以及变径管路的结构设计,便于实现利用高速相机对粉末颗粒的检测以及后期图像处理分析,最终计算机通过控制控制器进而调节步进电机转速控制出粉量,达到粉末颗粒动态控制的目的。装置集成化程度好,精度较高、适应性强、操作便捷,能够快速检测粉末输送管路内粉末颗粒的实时状态信息。

    一种基于纳米压痕实验的晶体塑性材料参数反演识别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89699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271059.3

    申请日:2019-12-12

    Inventor: 蒋玮 李银银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力学性能表征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纳米压痕实验的晶体塑性材料参数反演识别的实现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Oliver-Pharr方法获得材料弹性模量;其次,使用分段线性/幂律硬化材料模型,联合MATLAB和ABAQUS建立纳米压痕宏观参数反演模型,利用堆积/沉陷参数对实际纳米压痕实验数据进行修正,结合Kriging代理模型和遗传算法计算出压痕材料宏观本构参数;最后,再联合MATLAB和ABAQUS建立拉伸试件基于晶体塑性有限元的多晶有限元模型,根据所求材料本构参数结合Kriging代理模型和遗传算法计算出晶体塑性材料参数。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提高计算数据的精确度,显著减少计算量,并提高计算收敛性,在晶体塑性材料参数反演识别中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一种新型全自动气动螺旋送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2315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90658.7

    申请日:2018-12-25

    Inventor: 蒋玮 吴国强 王杰

    Abstract: 一种新型全自动气动螺旋送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气动输入系统、输出送粉系统、气道系统、壳体系统,其中气动输入系统包括扇叶、输入轴、深沟球轴承、小齿轮,输出送粉系统包括深沟球轴承、大齿轮、输出轴、螺杆外壳、粉罐,气道系统包括大变径导环、小变径导环、流量阀、Y型管、连接管、T型管。壳体系统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管固定扣。Y型管的主管路内通入压缩空气,使扇叶产生转矩带动输入轴转动,通过齿轮啮合带动输出轴转动,通过转动的螺旋杆调节送粉量,送下粉末由气道系统的压缩空气送出,并通过送粉喷头送达指定区域。本发明依靠流量阀和减速器的配合调节送粉量,减少动力源,结构紧凑,最大限度的提高设备的易操作性和准确性。

    一种利用纳米颗粒修复不锈钢表面微小裂纹尖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4286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224622.1

    申请日:2016-04-11

    Inventor: 蒋玮 蒋险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4/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纳米颗粒修复不锈钢表面微小裂纹尖端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表面有微小裂纹的不锈钢。包括:处理待修复的不锈钢表面微小裂纹尖端;在微小裂纹尖端处预置含纳米颗粒的复合粉末;利用激光使复合粉末和基体局部熔凝;修整完成修复的裂纹尖端区域;检测修复后不锈钢基体的断裂性能和观察修复层截面的微观组织。本发明的修复方法灵活性高,可以多次进行修复;同时本修复方法避免了常规方法中变形大、热影响区大等问题。本修复方法使裂纹尖端重新闭合,基体与预置在裂纹尖端的复合粉末呈冶金结合,结合区无裂纹、气孔等缺陷;裂纹尖端修复层的晶粒得到细化,组织的致密性得到提高;另外修复后的断裂性能得到显著性地提高。

    一种金属结构件表面微小裂纹修复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78310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191284.7

    申请日:2014-05-0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金属结构件表面微小裂纹修复方法和装置,涉及一种金属表面微小裂纹修复方法和装置。修复方法采用激光加热光路和观察光路构成同轴光路,用图像采集装置和距离传感器检测裂纹,用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裂纹修复区的温度,用激光器加热、修复裂纹。修复装置整体外形采用枪型结构,包括枪体、检测系统和送粉装置三个部分,该装置集裂纹定位、修复激光束和送粉于一体。该装置外形尺寸小、轻便,使用时不受裂纹形状、位置的限制,修复过程对母材损伤小。修复方法可以快速精准地确定微小裂纹的位置并进行修复,尤其适用于受缺陷空间位置限制,常规激光修复方法无法实施的特殊位置微小及不规则裂纹的原位修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