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40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34459.2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领域,传统的非接触式电流检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电力监测的基本需求,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测量环境和日益增长的测量精度要求时,局限性逐渐显现。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切换高精度大量程电流测量装置及信号处理方法,通过高灵敏度信号采样单元,实现对微小电流模拟信号的高精度采样,并在信号采样单元添加了两级无源滤波电路滤除模拟信号中的大部分杂波,MCU中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对数字量的电流数据进行更高精度的滤波,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电流检测领域,通过优化检测电路结构和信号处理流程,实现了高精度、高效率的电流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57863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150909.X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交叉增益调制效应的光学布尔混沌产生装置,属于布尔混沌信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布尔混沌系统由电子逻辑器件构成布尔混沌信号的带宽受到“电子瓶颈”限制的问题;连续光作为探测信号从A端输入进入SOA,SOA输出信号经光纤环形器进入1x3耦合器分为三路,其中两路反馈信号分别经延迟光纤后由两个3dB耦合器分别分为两束光信号,一束光信号经EDFA放大后经环形器进入SOA,另一束光信号经光延时线、光隔离器进入另一SOA,SOA输出信号经由光纤环形器进入3dB耦合器;两束反馈信号在SOA中发生交叉增益调制效应后经3dB耦合器和光纤环形器进入SOA中;还有一路输出光学布尔混沌信号;本发明应用于光学布尔混沌信号产生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81311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63114.1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采用无线电定向、导航、探测或测距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面向探地雷达的超宽带CPPWAM发射信号装置,具体为一种面向探地雷达的超宽带CPPWAM发射信号装置,其两个Logistic映射发生器产生两组混沌序列,两个Tent映射发生器产生两组混沌序列,再分别通过有理化和按位异或预处理增强其混沌特性从而输出两组混沌整数序列,分别调制脉冲宽度和位置生成混沌脉冲位置宽度调制信号,利用十二节点布尔混沌源和D触发器,分成四组混沌信号,每组混沌信号控制三输入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幅度,实现对脉冲信号幅度的随机调制进而生成混沌脉冲位置宽度幅度调制信号。最终通过四个差分信号输出模块输出四路CPPWAM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368638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0962679.2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光纤光栅复合结构隧道围岩的安全检测装置及系统,属于隧道围岩的安全检测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光纤光栅复合结构隧道围岩的安全检测装置硬件结构的改进;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设置在光纤光栅保护壳内部的三维振动传感模块、轴向压力传感模块、径向压力传感模块、流速流量传感模块、传输光纤;传输光纤的末端经法兰接口接入光纤分线器中,光纤分线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无线传输模块、外接法兰接口;传输光纤共有四路,每一路均连接有沿着锚杆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均匀排布的径向压力传感模块,其中一路还连接有三维振动传感模块、轴向压力传感模块、流速流量传感模块;本发明应用于隧道围岩。
-
公开(公告)号:CN11216227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010956272.4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真随机数发生器的雷达测距系统及其测距方法,属于雷达测距系统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真随机数发生器的雷达测距系统硬件结构的改进;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雷达信号调制发射单元、雷达信号接收处理单元,所述雷达信号调制发射单元将真随机数发生器生成的真随机二进制序列输入并存储于缓存器中并循环输出给BPSK调制器进行调相;所述接收放大单元接收反射后的雷达信号;所述下采样单元对混频器产生的中频信号进行下采样;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将采样得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与缓存器内的真随机二进制序列互相关,得到被测物体侧距离;本发明应用于雷达测距。
-
公开(公告)号:CN11278150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110129501.X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混沌激光延迟自干涉测量光纤长度的装置与方法,涉及光纤长度测量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器Ⅰ、光纤耦合器Ⅱ、光纤反射镜、光电探测器及频谱分析装置;半导体激光器发光输出至光纤耦合器Ⅰ,光纤耦合器Ⅰ的左尾纤B和右尾纤D在不测量时连接为一体,形成光纤环,测量时左尾纤B和右尾纤D之间通过待测光纤连接,形成待测光纤环;光纤耦合器Ⅰ的右尾纤C与光纤耦合器Ⅱ的左尾纤E连接,光纤耦合器Ⅱ的右尾纤G与光纤反射镜的尾纤连接、右尾纤H与光电探测器的尾纤连接,光电探测器通过传输线缆与频谱分析装置连接。本发明可以快速精确测量光纤长度,且检测无盲区,结构简单,测量距离远,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93484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0631566.X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双闭环反馈储备池计算的混沌同步保密通信系统及方法,属于混沌同步保密通信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双闭环反馈储备池计算的混沌同步保密通信系统硬件结构及通信方法的改进;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混沌激光发生装置和储备池计算解密模块,混沌激光发生装置内部包括激光器,激光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向激光器输入有用信息,激光器的输出端串接一级光隔离器后与二级光隔离器相连,二级光隔离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光电二极管的输入端、WDM合束器的输入端相连,光电二极管的输出端依次串接时间延时器、带通滤波器、增益放大器后与激光器的信号反馈端相连;本发明应用于混沌同步保密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271350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0129494.3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H01S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差分群时延抑制混沌激光延时特征的装置和方法,涉及混沌激光应用领域。该装置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通过光纤与光纤耦合器的光输入口连接,所述光纤耦合器的光输出口分为两支光路,其中一支光路的分光比大于另一支光路,分光比大的光路通过光纤与光纤衰减器连接,所述光纤衰减器通过差分群时延特性元件与光纤反射镜连接,所述光纤耦合器分光比小的光路为混沌激光的输出光路。本发明采用了少模光纤或多模光纤作为差分群时延特性元件,利用了少模光纤或多模光纤各模式间的差分群时延特性,对半导体激光器形成等强度、不等时多模式反馈,整体减弱固定点的时延特征,从而实现抑制,结构简单、易实现,各模式反馈强度相等。
-
公开(公告)号:CN110727157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911048529.X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2F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沌光领域,具体为一种布尔混沌光的产生装置。一种布尔混沌光的产生装置,包括2个光异或门和1个光异或非门,3个光逻辑门作为基本单元构成3节点全光自治布尔网络。每个光XOR都有三个输入端和三个输出端,所述三个输入端由外部输入探测光和相邻两节点的输出组成,并将其输出分别作为相邻的其他两个节点的输入端和一个外部输出端。并且在每个节点的输入、输出光路上增加光延时线,通过调节每路延时,实现并行输出3路布尔混沌光。本发明提出利用光逻辑器件构建全光自治布尔网络产生布尔混沌光,是一种混沌光产生新原理,实现了高带宽、多节点并行输出的布尔混沌光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367219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97900.8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6F7/5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具备物理不可克隆函数功能的多熵源随机数发生器,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多熵源随机数发生器硬件结构的改进;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8个相互独立且分散布局的数据产生模块,每个数据产生模块结构完全相同,能够生成三种物理熵源,用于产生物理随机数或者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响应;通过总线对每一个数据产生模块进行配置,决定每个数据产生模块的工作状态,当8个数据产生模块都工作在随机数模式且包含三种物理熵源时,经过异或处理后得到随机数;当选中其中某一数据产生模块,并且工作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功能时,通过总线完成激励的写入和响应的读取;本发明应用于随机数发生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