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81295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510033112.1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一种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物A、有机溶剂B、摩尔比为1:5~1:10的I2/KI氧化还原电对、交联剂以及增塑剂;所述混合物A包括重量比为1:4~4:1的聚氧乙烯和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所述有机溶剂B包括体积比为1:8~8:1的碳酸丙烯酯和乙二醇二甲醚;所述交联剂的重量为混合物A总重量的25%~125%,所述交联剂为浓度为0.05g/ml~0.10g/ml的硫脲的非质子溶剂溶液。本聚合物电解质中,增塑剂与交联剂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从而提高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路,并且与光阳极二氧化钛配位形成保护层,降低暗反应反应比例,提高开路电压,最终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聚合物电解质、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839688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77786.7

    申请日:2014-03-05

    Applicant: 宁波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Abstract: 一种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物A、有机溶剂B、摩尔比为1∶7~1∶10的I2/KI氧化还原电对、交联剂以及增塑剂;所述混合物A包括重量比为1∶4~4∶1的聚氧乙烯和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所述有机溶剂B包括体积比为1∶8~8∶1的碳酸丙烯酯和乙二醇二甲醚;所述交联剂的重量为混合物A总重量的25%~125%。本聚合物电解质有利于电子传输,其离子电导率高,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增加。

    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681295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33112.1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一种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物A、有机溶剂B、摩尔比为1:5~1:10的I2/KI氧化还原电对、交联剂以及增塑剂;所述混合物A包括重量比为1:4~4:1的聚氧乙烯和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所述有机溶剂B包括体积比为1:8~8:1的碳酸丙烯酯和乙二醇二甲醚;所述交联剂的重量为混合物A总重量的25%~125%,所述交联剂为浓度为0.05g/ml~0.10g/ml的硫脲的非质子溶剂溶液。本聚合物电解质中,增塑剂与交联剂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从而提高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路,并且与光阳极二氧化钛配位形成保护层,降低暗反应反应比例,提高开路电压,最终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一种用于中红外的氟化物透镜光纤装置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0825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08661.6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红外的氟化物透镜光纤装置及制备方法,特点是包括从输入端到输出端依次分布的氟化物光纤段、过渡段、锥腰段和微球透镜段,氟化物光纤段包括从外至内依次分布的涂覆层、包层和纤芯,过渡段包括从外至内依次分布的包层和纤芯且直径从输入端到输出端依次减小,过渡段的最小直径的范围为10~30μm,锥腰段包括从外至内依次分布的包层和纤芯且直径与过渡段的最小直径始终相同,微球透镜段的直径与锥腰段相同;优点是制备工艺不仅简单高效,操作简单,而且耦合效率高,耦合效果受光纤的抖动影响较小。

    一种硫系光纤端面镀膜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4078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65401.7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系光纤端面镀膜方法,包括取待镀膜的硫系光纤,将位于该硫系光纤的至少一端部的涂覆层剥离掉,露出光纤包层;将已露出光纤包层的硫系光纤端部的端面做平整化处理,得到平整的光纤端面;以及在室温下采用金属氧化物材料作为镀膜靶材,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对该硫系光纤平整的光纤端面做镀膜处理,得到端面镀膜后的硫系光纤。通过选用金属氧化物材料作为镀膜靶材,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对该硫系光纤的两个平整的光纤端面分别做镀膜处理,可以减少光线经镀膜的光纤端面进入硫系光纤空间传输过程中的菲涅尔损耗,提高耦合效率;通过对待镀膜硫系光纤的各端面做镀膜处理,还可提高各端面的损伤阈值,实现光线在该硫系光纤中的高功率传输。

    聚合物电解质、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839688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077786.7

    申请日:2014-03-05

    Applicant: 宁波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Abstract: 一种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物A、有机溶剂B、摩尔比为1∶7~1∶10的I2/KI氧化还原电对、交联剂以及增塑剂;所述混合物A包括重量比为1∶4~4∶1的聚氧乙烯和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所述有机溶剂B包括体积比为1∶8~8∶1的碳酸丙烯酯和乙二醇二甲醚;所述交联剂的重量为混合物A总重量的25%~125%。本聚合物电解质有利于电子传输,其离子电导率高,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增加。

    一种石英光纤与氟化物光纤的高功率激光耦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446335U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21218029.2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英光纤与氟化物光纤的高功率激光耦合装置,特点是包括带有制冷控制装置的密闭壳体、第一位移驱动机构、第二位移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有石英光纤的第一跳线头的第一准直器和固定连接有氟化物光纤的第二跳线头的第二准直器,密闭壳体设置有用于填充惰性气体的进排气组件,第一跳线头的内端与第二跳线头的内端相互耦合;优点是采用非接触式耦合方式,高功率传输模式下光纤端面不易损伤;通过进排气组件对密闭壳体内填充惰性气体,能够对氟化物光纤进行惰性保护,再使用制冷控制装置对密闭壳体的内部进行制冷并控制温度,可以极大提高氟化物光纤的抗潮解能力以及高功率激光输出时的稳定性。

    一种石英光纤与ZBLAN光纤熔接的耦合封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261303U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22997379.5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英光纤与ZBLAN光纤熔接的耦合封装装置,特点是包括导热座、封装散热盖板、TEC制冷装置和水冷散热座,导热座上从前至后凹陷设置有封装槽,封装槽用于放置石英光纤与ZBLAN光纤的熔接点并填充有紫外固化胶,封装散热盖板密封固定盖设在导热座上且将封装槽密封,导热座的顶部位于封装槽的前后两端分别凹陷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与封装槽的内部连通,导热座、TEC制冷装置及水冷散热座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导热座与TEC制冷装置之间、TEC制冷装置与水冷散热座之间分别设置有导热胶;优点是整体封装装置结构简单,对熔接点的保护效果好,且在高功率泵浦下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

    一种2~3μm宽带调谐的中红外拉曼孤子飞秒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216773785U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22713098.3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2~3μm宽带调谐的中红外拉曼孤子飞秒激光器,特点是包括用于发射2μm波段的超短脉冲激光的种子源、第一泵浦源、第二泵浦源、光栅对、沿种子源发出的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隔离器、硫系玻璃光纤跳线、第一合束器、第一双包层掺铥光纤、第二隔离器、第二合束器、第二双包层掺铥光纤、单模光纤、第一平凸透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第二平凸透镜和氟化物光纤;优点是输出的光束具有高功率、光束质量稳定良好的特性。

    一种可调谐飞秒脉冲光纤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216720528U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22512790.X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谐飞秒脉冲光纤激光器,特点是包括锁模掺铥振荡器模块、啁啾控制模块和掺铥光纤放大器模块,锁模掺铥振荡器模块包括EDFA泵浦激光器及沿第一光路依次设置的波分复用器、单包层掺铥光纤、第一激光准直器、第一1/4波片、1/2波片、偏振分束器、隔离器、第二1/4波片和第二激光准直器,啁啾控制模块包括沿偏振分束器的反射光输出端开始的第二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三激光准直器和第一石英单模光纤,掺铥光纤放大器模块包括连续光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及沿第一石英单模光纤后的第三光路依次设置的高功率偏振无关隔离器、合束器、双包层掺铥光纤和第二石英单模光纤;优点是可以产生高功率以及高转换效率的拉曼孤子脉冲输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