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6842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64816.3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勘探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法的污染场地天地井联合调查方法及系统,综合半航空瞬变电磁、地表、井间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以及钻井技术的优势,提出了综合电阻率极值与梯度的分区梯度法,充分利用了电磁法效率高、范围广的优势,有效引导初调与详调阶段钻井的布置工作;通过电磁法之间的约束方程融合了天、地、井电磁法的多源数据,综合考虑电磁法参数与污染浓度之间的物性关系以及参数拟合后的可决系数,对电磁法参数与钻井取样分析的多源异构数据充分融合。本发明可以大幅提升污染场地调查的精度,降低单一方法的不确定性,为后续风险管控与修复工作高效高质完成提供丰富的指导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60924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884267.0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阻率信号的阻隔材料渗透特性评价方法及系统,以污染场地注浆阻隔多孔介质材料为研究对象,基于所述研究对象的微观结构与电阻率理论,对背景样品进行微观结构测试,通过渗透系数‑微观结构关系模型求得其渗透系数,进一步求解其不同固结阶段的渗透系数;根据不同固结阶段渗透系数和电阻率响应信号,基于电阻率信号的不同固结阶段注浆材料阻隔性能的量化分析方法,实现由电阻率参数到渗透系数的转化。当阻隔系统不方便由钻探取样获得渗透系数分析防渗性能时,便可基于本发明直接由电阻率剖面得到阻隔系统的渗透系数,判断其防渗性能,且本发明考虑到了阻隔材料不同固结阶段的渗透性不同,所得到的结果更具真实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0171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161020.2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山水文地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叠加放水试验获取含水层连续参数的方法,步骤一:在研究区域实施叠加放水试验;步骤二:建立研究区域的数值模型并划分网格离散模型;步骤三:设定含水层参数的随机分布函数值;步骤四:选择适用的协方差函数描述含水层参数的变异程度;步骤五:利用放水层析法迭代计算含水层参数的连续分布。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适用性广,相对于传统分析方法,获取的水文地质参数更加详细具体,可准确刻画含水层的非均质性,精确定位富水异常区的位置及范围,有效降低矿井突水灾害风险,为矿区安全生产提供综合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413738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10339342.1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孔介质的时间域激发极化谱分析方法及系统,以恒定的电流通过不同供电电极对多孔介质充电,充电持续时间为第一时间长度;断电后用测量电极测量在断电持续时间Toff时段内二次电场的衰减曲线,并根据衰减曲线计算其视极化率;将充电持续时间分别改为其他时间长度,重复上述步骤的过程,但衰减时间范围不同;利用多次不同的充电时间计算得到的视极化率数据来联合反演估计多孔介质的弛豫时间分布。本公开能够反映出孔径的分布情况,提高了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9836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18235.0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ERT和IP圈定包气带中LNAPLs的污染源区探测方法及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确定ERT和IP探测布线方式;根据布线情况,采集同一测线的ERT数据和IP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及数据反演,获取电阻率和极化率剖面图;根据反演结果,圈定污染疑似区域。本发明解决了ERT在圈定包气带中LNAPLs污染源区的范围时存在的模糊性问题,为LNAPLs污染源区的精准定位提供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38989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43739.0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B09C1/00 , G01N27/41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动态的原位修复粒子激发极化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两端封堵的筒体,筒体的一端连通供液管,另一端连通回液管;所述筒体的内腔能够填充电解液及可渗透多孔介质,所述供液管能够向具有电解液的内腔输入修复粒子悬浮液,以模拟修复粒子注入地下水的动态过程;所述筒体内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激发电极,两个激发电极间能够以设定时间间隔形成电流,以完成修复粒子的间歇性激发极化;所述筒体的侧壁处沿筒体的轴线方向依次设有多个极化电极,极化电极的一端伸入筒体的内腔,另一端分别与电压测量平台连接;多个极化电极能够在修复粒子在筒体内腔输入及扩散的过程中,采集不同时间、不同位置处修复粒子的激发极化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098900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93265.4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1V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跨孔CT试验的电极装置、系统及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极损坏后不易更换、携带不便、成本较高的问题,其在便于携带的同时,增加了电极组合的灵活性,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信号质量;其技术方案为:包括齿状电极、折弯型导线,所述齿状电极安装于电极固定装置外侧,电极固定装置内侧插装密封管;其中,所述折弯型导线的两端分别具有裸露接片,折弯型导线一端的裸露接片从密封管端部伸出,且折弯型导线绕过电极固定装置使其另一端裸露接片与齿状电极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1092704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50192.0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征裂隙岩石渗透特性的层析成像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裂隙岩石渗透特性的描述不够全面和可靠的问题,能够反演瞬态压力曲线的任意走时,以更全面地描述裂隙岩石的三维渗透特性。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对具有裂隙的岩石试样进行密封处理,并在密封膜表面设置若干注入端口和测量端口;在注入端口以恒定压力向岩石试样中注入压缩气体,在测量端口测量气压值,得到压力曲线;对岩石试样的中心部分进行离散化处理,基于压力曲线中最大压力值的设定百分比所对应的走时与裂隙岩石扩散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演,得到扩散系数剖面图;细化网格,对压力曲线包括峰值时间在内的多个走时进行反演,并对重构的图像进行比较。
-
公开(公告)号:CN110132821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533116.4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体复电阻率信号测量装置、制作及使用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测量电极与样本有效接触,装置可携带性较差的问题,具有方便携带,能有效提高试验效率的有益效果,其方案如下:一种岩体复电阻率信号测量装置,包括可拆卸的容器,容器内设有用于放置测试样本的容腔,容腔内设有能够与测试样本接触的供电电极;测量电极,容器开有用于安装测量电极的测量电极孔,测量电极通过测量电极孔能够与容腔内的测试样本接触,但测量电极不直接与容腔内的测试样本相接触,而是通过电极内部的盐桥溶液与测试样本间接接触,目的是避免金属电极发生电极极化效应,影响测量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66997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952704.8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污染调查技术领域,具体为地表激发极化探测集成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装置包括电法仪、供电电源、供电‑测量集成电缆、不锈钢供电电极、不极化测量电极、电缆‑电极插拔转换头、转接线;本发明采用不锈钢供电电极和不极化测量电极完全分离,供电电缆和测量电缆完全分离的方式,电缆外包一层导电胶带,绝缘外皮集成供电电缆和测量电缆于一体;本发明所述地表激发极化探测集成装置能够有效降低探测过程中的电极极化和电磁耦合效应,提高激发极化数据信噪比,布线方便快捷,在现有探测集成装置的基础上,优化电缆内部的接线方式,明显提高测量效率,为地下水污染探测提供了可靠灵活的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