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汽车提升行走组合式脱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2972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293416.7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汽车提升行走组合式脱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行走机构、提升机构和转动轴;转动轴一端连接行走机构、另一端连接车轮轴;车轮轴将动力通过转动轴传递给行走机构,使行走机构转动作业;转动轴通过齿条和齿轮组件与提升机构之间进行动力传递,用于提升机构的升降;提升机构的顶部通过张紧卡箍和固定架与转动轴连接,提升机构升降时相应带动转动轴和行走机构升降。本发明脱困装置能够有效将陷落的汽车成功脱困,能够完成多种不同陷落场景的脱困。在进行陷落汽车提升的过程中,可借助行走机构将陷落汽车安全地输送到地面上,集提升与行走一体化,同时每个装置之间可拆分组合,方便使用。

    一种巷道掘进用钻冲复合式破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7832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20177.8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掘进用钻冲复合式破岩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钻孔液压缸,钻孔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工作台上设置钻孔组件及冲击组件;钻孔组件包括钻孔导轨,钻孔导轨上设置两组钻头组件,钻头组件包括钻杆;冲击组件包括横向导轨,横向导轨上滑动配合冲击导轨;冲击导轨上设置两组冲头组件,冲头组件包括冲击杆;钻杆的中心轴线、冲击杆的中心轴线、钻孔液压缸活塞杆的中心轴线相平行;冲击导轨沿横向导轨的滑动方向与冲击杆的轴线方向一致;两根钻杆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与两根冲击杆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本发明通过钻头组件、冲头组件的设置,利用岩石局部裂纹的扩展连接,达到破碎局部岩石的目的。

    一种大容量液体定比多次批混水阀

    公开(公告)号:CN113418030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700637.1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机械技术领域,公开的一种大容量液体定比多批次混水阀,包括:具有第一进液腔、第二进液腔和混合腔的阀体;控制第一进液腔进液的第一阀芯;控制第二进液腔进液的第二阀芯;控制排液的排液阀芯;设有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的转动轴;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能够各自交替控制第一进液腔和第二进液腔、以及第二进液腔和混合腔的连通或隔断;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沿转动轴对称设置;第一进液腔和第二进液腔连通时,第二进液腔和混合腔隔断,第二阀芯闭合;第一进液腔和第二进液腔隔断时,第二进液腔和混合腔连通,第一阀芯闭合。本发明能够确保两种溶液在混合腔内分批次充分混合,提高了溶液的混合效率。

    一种方便去除杂质的储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6842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388634.5

    申请日:2021-11-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方便去除杂质的储油装置,包括:储油容器,所述储油容器内设有第一过油腔和与所述第一过油腔连通的储油腔;所述第一过油腔内设有安装件及设于所述安装件上的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相对所述安装件可转动以具有过滤状态和排杂状态,于所述排杂状态下,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转动至与所述第一过油腔的侧壁之间形成排杂的过流通道。本申请的储油装置,能够同时满足油品过滤和过滤之后杂质的清除需求,即通过合理的紧凑化设计即可实现过滤和排杂需求,而无需设置更多的结构或部件、过滤装置也不用进行大幅度运动,过滤装置通过转动以形成排杂的过流通道效率高有助于提升杂质的清除效率。

    一种方便去除杂质的储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68427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1388634.5

    申请日:2021-11-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方便去除杂质的储油装置,包括:储油容器,所述储油容器内设有第一过油腔和与所述第一过油腔连通的储油腔;所述第一过油腔内设有安装件及设于所述安装件上的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相对所述安装件可转动以具有过滤状态和排杂状态,于所述排杂状态下,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转动至与所述第一过油腔的侧壁之间形成排杂的过流通道。本申请的储油装置,能够同时满足油品过滤和过滤之后杂质的清除需求,即通过合理的紧凑化设计即可实现过滤和排杂需求,而无需设置更多的结构或部件、过滤装置也不用进行大幅度运动,过滤装置通过转动以形成排杂的过流通道效率高有助于提升杂质的清除效率。

    一种大容量液体定比多次批混水阀

    公开(公告)号:CN11341803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700637.1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机械技术领域,公开的一种大容量液体定比多批次混水阀,包括:具有第一进液腔、第二进液腔和混合腔的阀体;控制第一进液腔进液的第一阀芯;控制第二进液腔进液的第二阀芯;控制排液的排液阀芯;设有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的转动轴;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能够各自交替控制第一进液腔和第二进液腔、以及第二进液腔和混合腔的连通或隔断;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沿转动轴对称设置;第一进液腔和第二进液腔连通时,第二进液腔和混合腔隔断,第二阀芯闭合;第一进液腔和第二进液腔隔断时,第二进液腔和混合腔连通,第一阀芯闭合。本发明能够确保两种溶液在混合腔内分批次充分混合,提高了溶液的混合效率。

    一种山体岩石切割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0449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720595.8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山体岩石切割装置,包括机身,机身具有朝向岩石的工作侧;固定单元,固定单元在工作侧和岩石之间围成工作空间;内加工单元,工作侧开设有容腔,内加工单元设置于容腔内,内加工单元能够伸出或收纳至容腔;外加工单元,外加工单元设置于机身,外加工单元能够相对于机身运动,以具有位于工作空间内的第一位置,以及位于工作空间外的第二位置,外加工单元处于第一位置时,外加工单元的工作区域朝向工作侧的投影覆盖内加工单元;以及驱动单元。一次固定后,切割装置自动完成完整的切割工作,而切割过程中无需人工对整机的位置进行调整,因此减少了切割过程中人员的参与,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提高了切割效率。

    一种小型汽车提升行走组合式脱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2972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293416.7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汽车提升行走组合式脱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行走机构、提升机构和转动轴;转动轴一端连接行走机构、另一端连接车轮轴;车轮轴将动力通过转动轴传递给行走机构,使行走机构转动作业;转动轴通过齿条和齿轮组件与提升机构之间进行动力传递,用于提升机构的升降;提升机构的顶部通过张紧卡箍和固定架与转动轴连接,提升机构升降时相应带动转动轴和行走机构升降。本发明脱困装置能够有效将陷落的汽车成功脱困,能够完成多种不同陷落场景的脱困。在进行陷落汽车提升的过程中,可借助行走机构将陷落汽车安全地输送到地面上,集提升与行走一体化,同时每个装置之间可拆分组合,方便使用。

    一种巷道掘进用钻冲复合式破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7832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1620177.8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掘进用钻冲复合式破岩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钻孔液压缸,钻孔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工作台上设置钻孔组件及冲击组件;钻孔组件包括钻孔导轨,钻孔导轨上设置两组钻头组件,钻头组件包括钻杆;冲击组件包括横向导轨,横向导轨上滑动配合冲击导轨;冲击导轨上设置两组冲头组件,冲头组件包括冲击杆;钻杆的中心轴线、冲击杆的中心轴线、钻孔液压缸活塞杆的中心轴线相平行;冲击导轨沿横向导轨的滑动方向与冲击杆的轴线方向一致;两根钻杆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与两根冲击杆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本发明通过钻头组件、冲头组件的设置,利用岩石局部裂纹的扩展连接,达到破碎局部岩石的目的。

    一种山体岩石切割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0449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720595.8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山体岩石切割装置,包括机身,机身具有朝向岩石的工作侧;固定单元,固定单元在工作侧和岩石之间围成工作空间;内加工单元,工作侧开设有容腔,内加工单元设置于容腔内,内加工单元能够伸出或收纳至容腔;外加工单元,外加工单元设置于机身,外加工单元能够相对于机身运动,以具有位于工作空间内的第一位置,以及位于工作空间外的第二位置,外加工单元处于第一位置时,外加工单元的工作区域朝向工作侧的投影覆盖内加工单元;以及驱动单元。一次固定后,切割装置自动完成完整的切割工作,而切割过程中无需人工对整机的位置进行调整,因此减少了切割过程中人员的参与,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提高了切割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