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2202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052985.6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B01D39/16 , B01D46/54 , B01D46/30 , E21F5/00 , E21F17/00 , D04H1/728 , D04H1/4318 , D04H1/43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滤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疏水滤尘透气透湿功能的复合呼吸滤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呼吸滤料为三级复合结构,由外层滤膜、中间层滤膜和内层滤膜组成,所述外层滤膜为聚偏氟乙烯纤维膜,所述中间层滤膜为向聚偏氟乙烯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制备的仿生纤维膜,所述的内层滤膜为由壳聚糖和聚乙烯醇制备的纤维膜。针对矿井高温高湿、身体需要高劳动强度的复合呼吸滤料,所述滤料的外层具有可克服井下高湿环境的疏水性能,滤料具备良好的透气性、透湿性和滤尘效果,滤料内层还具有抗菌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2661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17262.9
申请日:2024-04-28
IPC: D04H1/4374 , D04H1/728 , D04H1/43 , D04H1/4282 , D04H1/4358 , D04H1/435 , D04H1/4334 , D04H1/4318 , B01D46/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孔Janus结构的单向导湿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利用聚丙烯腈、聚丙烯酞胺、聚氨酷、聚酞胺等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及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等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备亲水纤维膜,利用聚偏氟乙烯、聚乳酸、聚氨酯、聚己内酯等疏水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备疏水纤维膜。首先,制备亲水纤维膜,并采用后处理技术在亲水纤维上形成多孔结构纤维,随后顺序纺丝,将疏水纤维膜纺到亲水纤维膜上,使制备的纳米纤维膜获得兼具亲水‑疏水的Janus结构,在井下高湿环境中有效隔绝空气中的水汽,并及时将佩戴者呼出的水汽排出,实现单向导湿功能,提高佩戴者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2202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052985.6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B01D39/16 , B01D46/54 , B01D46/30 , E21F5/00 , E21F17/00 , D04H1/728 , D04H1/4318 , D04H1/43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滤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疏水滤尘透气透湿功能的复合呼吸滤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呼吸滤料为三级复合结构,由外层滤膜、中间层滤膜和内层滤膜组成,所述外层滤膜为聚偏氟乙烯纤维膜,所述中间层滤膜为向聚偏氟乙烯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制备的仿生纤维膜,所述的内层滤膜为由壳聚糖和聚乙烯醇制备的纤维膜。针对矿井高温高湿、身体需要高劳动强度的复合呼吸滤料,所述滤料的外层具有可克服井下高湿环境的疏水性能,滤料具备良好的透气性、透湿性和滤尘效果,滤料内层还具有抗菌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17737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371180.4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nventor: 周刚 , 孙彪 , 张清涛 , 张立超 , 王勇梅 , 董晓素 , 陈旭 , 苗雅楠 , 柳茹林 , 李帅龙 , 王俊朋 , 姜文静 , 王存民 , 段晋杰 , 张欣远 , 牛琛茜 , 王凯丽 , 邢梦瑶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7/11 , G06Q50/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流体力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考虑环境湿度因素风流‑粉尘气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方法,包括:依据地质勘测结果,建立综采面物理模型;将风流和空气中的水蒸气视为连续相,并利用欧拉方法对综采工作面流体运动进行描述;采用Reynolds时均方程进行湍流模拟,利用k‑ε双方程进行求解并将瞬态的脉动量在时均化方程中进行表现;利用组分输运模型中的组分输运方程和离散相模型中的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数学模型,同时由于湿度场对粉尘颗粒的影响,在碰撞过程颗粒发生的临界偏移量用O'Rourke公式表达,模拟综采工作面中的粉尘运动过程。本发明为研究综采工作面采煤过程中湿度场影响粉尘的运移扩散提供充分的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859076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45412.4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布覆压下注水煤层流固耦合应力监测系统,其特征是:通过伺服控制器向加载板及侧板施加不同的纵向及横向应力,实现对试验架中铺设煤层的非均布加载,从而模拟井下煤层所处的采动应力环境。在煤层合适位置布设注水孔,安装注水装置,同时,在铺设的煤层内部、钻孔的周边不同方位安装有应变传感器,监测煤体周边的应力变化以及位移变化。通过上述的伺服非均布加载、布设煤层注水钻孔以及传感器三维信息采集,本发明能够为非均布覆岩应力场及水压共同作用下的煤层进行流固耦合应力应变关系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实验平台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7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58991.0
申请日:2024-06-28
IPC: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连采机滚筒转动因素的风流粉尘气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方法,包括:对连采工作面构建等距几何模型,并对等距几何模型创建流体域;对所述等距几何模型中的连采机滚筒创建新的流体域;对等距几何模型的流体域和新创建的连采机滚筒的流体域进行连接,生成模拟网格模型;对所述模拟网格模型进行风流模拟迭代,对迭代后的所述模拟网格模型进行动网格模型和k‑ε模型处理,获取预设模型;对所述预设模型设置边界条件参数及尘源粉尘参数,进行连采工作面的瞬态模拟,获取连采工作面的粉尘颗粒参数。本发明为研究连采工作面采煤过程中滚筒转动影响粉尘的运移扩散提供充分的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55829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29541.9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双活性位点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制备方法,属于氨气吸附技术领域。负载双活性位点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源、有机溶剂、水和巯基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后滴加酸溶液催化水解反应,然后滴加碱溶液催化缩聚反应形成湿凝胶;将湿凝胶老化后氧化,接着在金属盐溶液中浸渍,得到负载双活性位点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本发明制备的负载双活性位点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高孔隙率、充足的活性位点,因此吸附容量大、吸附速率快,有效解决了孔径阻塞和活性位点少而导致吸附性能不高的问题,为工业氨气吸附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29621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29411.4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动可燃气‑粉流动爆炸特性溯源测试装置,包括呈环形设置地封闭的爆炸管道,所述爆炸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带动爆炸管道内气体或粉尘流动的动力系统、用于点燃可燃气体或可燃粉尘的点火系统、用于将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注入到爆炸管道内的气体注入系统、用于将粉尘注入到爆炸管道内的粉尘注入系统、用于抽空爆炸管道内的气体从而便于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的注入的真空抽采系统和用于测量和收集爆炸管道内发生爆炸时的数据的数据采集系统;同时还公开了一种载动可燃气‑粉流动爆炸特性溯源测试方法。能实现封闭空间中流动气体、粉尘或者气‑粉两相实施点火起爆以及爆炸冲击波、火焰的动力学测试,为抑爆剂释放装置的反应时间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708685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810376413.8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螺杆注水装置以及注水方法,壳体内布置有衬套,衬套内布置有能转动的注水螺杆,衬套在与注水螺杆对应处设置有螺纹腔,螺纹腔与注水螺杆相适配,壳体与一注水管相连接,壳体在衬套与注水管连接处的外周布置有膨胀封孔胶管,膨胀封孔胶管与供水管相连通,壳体在衬套的前端设置有单向溢流器,该单向溢流器与螺纹腔相连通,单向溢流器后方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卡板。利用膨胀封孔胶管实现与注水钻孔间的密封,利用液压驱动注水螺杆运转吸液,推动水沿轴向均匀稳定地运移,持续地向煤层裂隙施加波动水压力,增加煤层的渗透性与注水量,同时利用膨胀胶管封孔回收率高,注水完成后可将装置取出,实现了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590768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10445412.4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布覆压下注水煤层流固耦合应力监测系统,其特征是:通过伺服控制器向加载板及侧板施加不同的纵向及横向应力,实现对试验架中铺设煤层的非均布加载,从而模拟井下煤层所处的采动应力环境。在煤层合适位置布设注水孔,安装注水装置,同时,在铺设的煤层内部、钻孔的周边不同方位安装有应变传感器,监测煤体周边的应力变化以及位移变化。通过上述的伺服非均布加载、布设煤层注水钻孔以及传感器三维信息采集,本发明能够为非均布覆岩应力场及水压共同作用下的煤层进行流固耦合应力应变关系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实验平台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