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卟啉MOF材料增强电致化学发光效应的酪氨酸对映体的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668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0990672.6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发光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卟啉MOF材料增强电致化学发光效应的酪氨酸对映体的识别方法。将四(4‑羧基苯基)卟啉与金属离子锌制备成MOF结构的同时引入具有手性的联萘酚,实现手性转移,并利用表面活性剂辅助自组装的方法对材料的形貌进行调控,得到纳米级产物四(4‑羧基苯基)卟啉‑S‑联萘酚‑锌组装体,修饰在电极表面,对L‑酪氨酸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增强,对D‑酪氨酸电致化学发光信号未有变化,基于电致化学发光,实现了对酪氨酸对映体的识别。

    一种可识别非电活性氨基酸对映体的电化学手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8957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211041822.5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可识别非电活性氨基酸对映体的电化学手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1、称取多壁碳纳米管和β‑环糊精,经超声分散后磁力搅拌,离心获得沉淀,洗涤后烘干分散于水中,得到多壁碳纳米管‑β‑环糊精手性溶液;2、涂于电极表面,在红外光照射下将溶剂挥发,得到多壁碳纳米管‑β‑环糊精修饰电极;3、多壁碳纳米管‑β‑环糊精修饰电极置于亚甲基蓝溶液中孵育,得到亚甲基蓝/多壁碳纳米管‑β‑环糊精修饰电极。本发明实现了对非电活性氨基酸对映体的选择性识别,解决了无法利用电化学技术对非电活性氨基酸对映体识别的问题,在电化学识别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刺突蛋白的分子印迹比例型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9105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0535162.4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分析化学和电化学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刺突蛋白的分子印迹比例型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在丝网印刷电极表面依次修饰金纳米粒子、4‑巯基苯硼酸、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再通过电化学聚合掺杂了酞菁亚铁和海藻酸钠的吡咯形成印迹层,用盐酸将模板蛋白洗脱得到基于分子印迹的比例型电化学传感器。本发明利用[Fe(CN)6]3‑/4‑为电化学信号探针,当刺突蛋白重新结合到分子印迹空腔或从空腔洗脱后,会导致[Fe(CN)6]3‑/4‑的电流信号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掺杂在印迹层中的酞菁亚铁作为参比信号,其电流信号在重新结合前后基本不变。根据[Fe(CN)6]3‑/4‑与酞菁亚铁的信号比值与刺突蛋白浓度的负对数线性相关,实现对刺突蛋白特异性检测。

    一种双信号探针策略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8443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0903400.8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和电化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信号探针策略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第一种模板分子IgG通过金硫键固定到普鲁士蓝@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丝网印刷碳电极上,得到,将第二种模板分子IgM通过金硫键固定到多壁碳纳米管‑硫堇‑金纳米粒子/牛血清白蛋白/IgG/普鲁士蓝@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丝网印刷碳电极上,电化学聚合吡咯,用洗脱液将IgG、IgM洗脱后,形成与这两种模板分子在三维空间上互补的印迹空腔,得到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本发明所述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能够同时检测IgG和IgM。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具有双重响应的药物控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45934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98440.9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具有双重响应的药物控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药物控释系统组分包括抗癌药物、羧基化二硫键桥联的介孔二氧化硅、氨基化氧化锌量子点;药物控释系统将抗癌药物负载于羧基化二硫键桥联的介孔二氧化硅的孔道中,采用氨基化氧化锌量子点封堵羧基化二硫键桥联的介孔二氧化硅的孔道。本发明制备的药物控释系统能够在肿瘤的微酸性和过表达谷胱甘肽环境下实现载体自身的降解以及药物的释放,同时由于氧化锌量子点分解释放出的锌离子可有效抑制癌细胞活性,从而可达到协同治疗的效果。并且本发明药物控释系统制备简单、生物相容性高、生物可降解性较好,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一种可用于检测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表面分子印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9776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46272.1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以Cu7S4‑Au为内置信号探针用于检测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表面分子印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设计在电极表面依次修饰四硫化七铜‑金纳米粒子、4‑巯基苯硼酸、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模板分子、聚合3‑氨基苯硼酸3‑APBA形成的聚3‑氨基苯硼酸PAPBA印迹聚合物,用酸性洗脱液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模板分子洗脱后,得到表面分子印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SMI/4‑MPBA/Cu7S4‑Au/电极。本发明表面分子印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用于高灵敏检测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为新冠病毒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

    一种基于电位调控SERS识别和检测类胡萝卜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542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37436.9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位调控SERS识别和检测类胡萝卜素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制备碳基微电极、制备纳米银颗粒修饰的SERS活性微电极、构建类胡萝卜素检测体系、定性分析类胡萝卜素、定量分析类胡萝卜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电位调控筛分不同的类胡萝卜素,且实现了不易与SERS活性基底想相吸附的脂溶性类胡萝卜素的快速富集、增强了SERS检测类胡萝卜素的灵敏度,操作简单,低成本,是食品安全分析和检测亟需的新方法、新技术。

    一种pH响应型双载药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22076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1110844.3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响应型双载药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碳酸钙纳米微球、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组合在一起,制备得到pH响应型双载药体系。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抗癌药物/碳酸钙纳米微球,制备抗癌药物/碳酸钙/镇痛药物/羧甲基纤维素钠/钙离子/海藻酸钠双载药体系。本发明所制备的pH响应型双载药体系能够同时负载抗癌药物和镇痛药物两类药物,并在体内不同的pH环境中实现两类药物的独立释放。在该双载药体系中,镇痛药物阿司匹林可实现短期释放,而抗癌药物甲氨蝶呤则具有长期和持续释放行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