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网终端的智能安全监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7426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50638.1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网终端的智能安全监测设备,包括终端设备,还包括活动板、转动条和扭簧轴,其中:所述活动板底端与所述转动条固定端连接,所述转动条活动端与所述扭簧轴连接,并通过扭簧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终端设备正面;当活动板处于限位状态时,所述活动板与终端设备可拆卸连接;当活动板进行放置动作时,所述转动条通过扭簧轴的转动带动活动板进行90°旋转,从而使所述活动板处于放置状态。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配网终端的智能安全监测设备,在需长时间观察监测数据时,仅需解除活动板的限位状态,以使扭簧轴推动转动条放下活动板,形成可供使用的座椅,最终提供了一种设有简单可拆卸式折叠座椅的终端设备,避免额外配置椅子占用空间。

    一种物联网设备安全事件威胁等级评估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289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16849.6

    申请日:2024-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设备安全事件威胁等级评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获取目标设备在目标时间段内的安全事件、设备类型及工况参数,依据各安全事件的时间戳划分得到若干时间窗口关联组;将同一网络端点连接的安全事件作为同一威胁源事件,生成若干威胁源事件集;计算各安全事件的威胁评分,得到综合威胁评分表;结合安全事件时间戳、设备类型及工况参数,生成综合情境评分表;调用预设威胁事件规则库进行规则匹配,生成规则匹配结果表;最后根据所述时间窗口关联表、所述综合威胁评分表、所述综合情境评分表以及所述规则匹配结果表,确定各安全事件的威胁等级。通过综合考虑安全事件在多个维度的关联信息,从而得到更精准的威胁等级评估结果。

    一种电力线载波信道的分层建模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95528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1702722.2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载波信道的分层建模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采集多种终端的接入特征和拓扑变化规律;根据所述接入特征和拓扑变化规律,计算所述终端对应的电力线载波信道的评价函数;基于评价函数的经验值,将所述电力线载波信道划分为若干层;针对每一层电力线载波信道,分别通过预先训练好的共享神经网络进行建模,并实现电力线载波信道参数的层间共享;建模的结果用于配电网数据的传输。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接入特征和拓扑变化规律计算评价函数,并基于评价函数进行分层建模,把具有相似属性的电力线载波信道划分到同一层,可以有效提高与实际电力线载波通信的适配性,构建的模型拟合空间大精度高,能支持配电网数据的实时可靠传输。

    一种半量子双向身份认证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112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97604.2

    申请日:2024-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智能电网的控制中心的,实现控制中心与邻里网关双向认证的半量子双向身份认证方法;其中,控制中心为量子服务平台;邻里网关为半量子服务平台。所述方法包括:控制中心基于共享密钥与随机生成的量子序列,并对后者编码再次生成量子序列;将生成的量子序列发至邻里网关,以使邻里网关对基于共享密钥生成的量子序列进行测量、生成并返还;控制中心测量返回的量子态序列,公布测量结果,以使邻里网关根据测量结果对控制中心进行认证,并对剩余量子态序列进行测量,推导出控制中心的身份信息并公布;根据公布的身份信息控制中心对邻里网关进行认证。本发明在实现双向身份认证的同时,简化了邻里网关的量子设备,节约了资源。

    一种电力物联网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04089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28367.7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物联网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物联网设备的待传输数据,并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所需的传输网络带宽,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安全需求划分,得到待编码数据;根据所述电力物联网设备的接入方式,确定待编码数据的编码系数,并根据所述编码系数,对所述待编码数据进行互补交织的编码,得到编码数据包;根据所述传输网络带宽,通过调用宽带网络和窄带网络,对所述编码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设备,以使所述接收端设备解码所述编码数据包至原始的数据,从而完成电力物联网的数据传输。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在传输过程的完整性低、安全性低、部署复杂性高和维护成本大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