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21649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338389.0
申请日:2014-07-16
Applicant: 游建华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Inventor: 游建华 , 谭宏伟 , 刘红坚 , 李松 , 莫磊兴 , 刘丽敏 , 吴凯朝 , 何为中 , 王维赞 , 樊保宁 , 翁梦苓 , 高轶净 , 淡明 , 刘俊仙 , 卢曼曼 , 何毅波 , 余坤兴 , 杨柳
IPC: A01G1/00
Abstract: 一种延长甘蔗宿根的方法,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补种调查、不能萌动发芽或腐烂废弃的蔗篼清除、开好补种的植蔗沟、施基肥、种茎的处理、补种的种茎下种、防治地下害虫、覆土盖种和除草,利用前期生长优势强于宿根蔗的其它品种的种茎按照新植蔗的种植方法直接补种。本发明方法使宿根蔗达到齐苗、壮苗,达到目标产量所要求的有效茎数来延长宿根年限,增加蔗农收入,提高植蔗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081808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52521.7
申请日:2013-02-18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培快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采用瓶外生根的甘蔗组培快繁生产方法。其生产步骤包括无菌甘蔗丛生芽的制备、增殖扩繁和无根试管苗的苗圃生根栽培,所述步骤增殖扩繁共进行8~10个增殖培养周期的培养。本发明的技术要点是在步骤增殖扩繁的最后一个增殖培养周期采用增殖培养基MS+6-BA0.1~0.5mg/L+GA31.5mg/L+蔗糖30g/L培养处理。上述方法克服了现有甘蔗瓶外生根技术中试管苗增殖系数低和试管苗素质低,以及试管苗苗圃生根栽培时生长速度慢等不足,是一种更加高效、低成本的甘蔗组培快繁生产方法,经济效益显著,与传统甘蔗组培快繁技术比优势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4221649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338389.0
申请日:2014-07-16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 游建华
Inventor: 游建华 , 谭宏伟 , 梁阗 , 吴凯朝 , 刘红坚 , 韦贵剑 , 李松 , 莫磊兴 , 廖庆才 , 刘丽敏 , 何为中 , 王维赞 , 樊保宁 , 翁梦苓 , 高轶静 , 淡明 , 刘俊仙 , 卢曼曼 , 何毅波 , 余坤兴 , 杨柳
IPC: A01G1/00
Abstract: 一种延长甘蔗宿根的方法,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补种调查、不能萌动发芽或腐烂废弃的蔗篼清除、开好补种的植蔗沟、施基肥、种茎的处理、补种的种茎下种、防治地下害虫、覆土盖种和除草,利用前期生长优势强于宿根蔗的其它品种的种茎按照新植蔗的种植方法直接补种。本发明方法使宿根蔗达到齐苗、壮苗,达到目标产量所要求的有效茎数来延长宿根年限,增加蔗农收入,提高植蔗的经济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