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氮多元碳包覆的石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67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92724.6

    申请日:2024-0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氮多元碳包覆的石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先将人造石墨与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混合均匀后喷雾干燥,高温水蒸气活化得到多孔石墨;将碳纳米管、表面活性剂和葡萄糖在水中混合均匀后水热反应得到硬碳包覆的碳纳米管;再将多孔石墨、硬碳包覆碳纳米管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含氧化剂的稀盐酸溶液,冰水浴加入吡咯单体,使其在多孔石墨和碳纳米管表面原位聚合成聚吡咯;之后在惰性气体中高温碳化使得聚吡咯成为无定形碳,得到表面为无定形碳的掺氮硬碳包覆碳纳米管/多孔石墨复合材料。能有效提高锂离子的脱嵌能力,降低材料阻抗,提高电池倍率性能。

    一种基于局部扩散的TBC电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485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49439.3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局部扩散的TBC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Step1:在链式设备中实现样品抛光、双面氧化及硼与磷掺杂剂的局部沉积;形成N区和P区;通过精确控制硼与磷掺杂剂的分布和浓度,可以确保电池N区和P区的性能得到优化。Step2:在形成的样品单面进行非晶硅沉积。通过隧穿完成后在非晶硅沉积前完成局部掺杂剂的涂覆;可以采用链式制绒(单面)、链式碱抛(单面)、链式氧化、图形化印刷实现图形化区分,此部分设备全为链式设备可连接至一起作为一步操作,此后非晶硅沉积与退火均为管式设备也可以集成,从而实现简化实验过程的目的。

    一种基于Poly finger的叠层p型钝化接触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9909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23906.5

    申请日:2023-06-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晶硅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oly finger的叠层p型钝化接触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电池正面分别采用掺镓Poly Si层与掺硼Poly Si层应用于底层钝化与finger金属接触,可在提高Poly Si在绒面的钝化效果的同时实现良好的金属接触,同时满足钝化与接触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在正面表面形成图形化掩膜并反刻处理,在电池正面的金属遮蔽区采用厚Poly作为finger,而非金属遮蔽区采用薄Poly,较现有技术中正面整面Poly寄生吸收明显下降,电池Jsc得到保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高硼掺杂保证了电极接触效果,带来更高的FF优势;提高了电池的光电能量转换效率。

    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可变刚度柔性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906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35107.4

    申请日:2024-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可变刚度柔性加油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可变刚度柔性机械臂以及设置在机械臂一端的刚柔连接器;刚柔连接器远离机械臂的一侧设置有油枪注油口,刚柔连接器的侧面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双目电机,机械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中心管体、可变刚度层,柔性外壳和致动线,中心管体包括中空油道以及贯穿中空油道至油枪注油口底部的电磁位置追踪器,可变刚度层包括柔性加热丝和变刚度材料层,变刚度材料层螺旋缠绕柔性电热丝并附着于柔性外壳内部表面,多个致动线间隔均匀分布在柔性外壳外部;机械臂在接近目标位置时以全柔性状态工作,到达工作位置后,切换为刚性模式使得机械臂拥有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一种姿态可控的可变刚度的黏附装置及机械手

    公开(公告)号:CN11814398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499385.4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控抓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姿态可控的可变刚度的黏附装置及机械手,包括绝缘保护外壳和竖直相对设置的两个黏附片;每个黏附片包括形状记忆聚合物密封腔和设于形状记忆聚合物密封腔靠近工作面的一侧的改性PDMS仿生黏附层;形状记忆聚合物密封腔内部设有可变刚度金属通道,可变刚度金属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引出的柔性电极;绝缘保护外壳内部设有脉冲电磁铁,在电流、磁场和温度的耦合作用下,可以精确控制黏附装置抓取目标物前的姿态,以非接触的方式施加驱动力,且能施加反向剥离力实现快速脱附,实现强黏附与快速剥离的功能,能够精确调整黏附装置的姿态和黏附力,能够灵活地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和要求。

    一种姿态可控的可变刚度的黏附装置及机械手

    公开(公告)号:CN118143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99385.4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控抓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姿态可控的可变刚度的黏附装置及机械手,包括绝缘保护外壳和竖直相对设置的两个黏附片;每个黏附片包括形状记忆聚合物密封腔和设于形状记忆聚合物密封腔靠近工作面的一侧的改性PDMS仿生黏附层;形状记忆聚合物密封腔内部设有可变刚度金属通道,可变刚度金属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引出的柔性电极;绝缘保护外壳内部设有脉冲电磁铁,在电流、磁场和温度的耦合作用下,可以精确控制黏附装置抓取目标物前的姿态,以非接触的方式施加驱动力,且能施加反向剥离力实现快速脱附,实现强黏附与快速剥离的功能,能够精确调整黏附装置的姿态和黏附力,能够灵活地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和要求。

    一种甲醇重整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655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81131.3

    申请日:2024-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甲醇重整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甲醇‑水混合模块、熔盐相变储能模块、重整反应模块和后处理模块;熔盐相变储能模块包括相变储能熔盐堆以及设置在熔盐堆内部的释热装置一和释热装置二,甲醇‑水混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释热装置一,释热装置一的输出端连接重整反应模块;重整反应模块包括内置轴向加热管束的重整反应器,轴向加热管束的管间形成催化反应腔,轴向加热管束的管内通道与释热装置二形成循环回路,循环回路内设置有传热工质。本发明通过结合相变储能和高效加热工质循环回路,克服了传统制氢工艺中催化剂温度不恒定的问题,从根本上提升了系统的反应效率、氢气产量和纯度。

    一种基于Poly finger的叠层p型钝化接触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9909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0723906.5

    申请日:2023-06-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晶硅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oly finger的叠层p型钝化接触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电池正面分别采用掺镓Poly Si层与掺硼Poly Si层应用于底层钝化与finger金属接触,可在提高Poly Si在绒面的钝化效果的同时实现良好的金属接触,同时满足钝化与接触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在正面表面形成图形化掩膜并反刻处理,在电池正面的金属遮蔽区采用厚Poly作为finger,而非金属遮蔽区采用薄Poly,较现有技术中正面整面Poly寄生吸收明显下降,电池Jsc得到保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高硼掺杂保证了电极接触效果,带来更高的FF优势;提高了电池的光电能量转换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