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7094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6843.0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辆的框架结构具备框架和安装于框架的托架(16)。框架具备外伸叉架上部(71)、内构件(22)的后部(31)、外伸叉架(14)及后侧框架(13)的外壁(37)。后摆臂的摆动轴部支承于托架(16)。另外,在外伸叉架上部(71)上形成有多个补强筋部(75)。补强筋部(75)从外伸叉架上部(71)朝向托架(16)的顶部(95)鼓出而与顶部(95)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897413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397167.4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B77/04 , B60R19/023 , B60R19/18 , B60R19/48 , B60R2019/1806 , E05B8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于车身前部的保险杠横梁;设置于上述保险杠横梁的后方且上方的罩锁构件;以及对设置于上述罩锁构件的上方的罩可开闭地进行卡止的罩锁,上述罩锁构件为树脂制成,在上述罩锁构件安装有金属制成的罩锁支架,上述罩锁安装于上述罩锁支架,上述罩锁支架和上述保险杠横梁由连接部件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433980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353493.0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悬架安装部结构,其不仅能够抑制车辆重量的增加或者产品成本的急剧上涨,还能够使车身框架以较高的刚性和强度来稳定地支承由悬架部件传递的载荷。设置用于将悬架部件的上部安装于车身框架的安装支架(17)。安装支架(17)具有:支架主体(17A),其插入配置于车身框架的闭合截面内,用于保持悬架部件的上部;车外侧紧固部,其用于将支架主体(17A)紧固于车身框架的下壁;和车内侧紧固部,其用于将支架主体(17A)紧固于车身框架的上壁。
-
公开(公告)号:CN101778754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880103165.4
申请日:2008-05-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2 , B62D25/0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汽车的后部车身构造,能够将备用轮胎配置在车室内,使后撞时的冲击能量的吸收量增大,提高对乘坐者的安全性,并且可靠地保护燃料箱等,为此,在将支承左右后轮的副车架(12)配置在左右的下纵梁(2、3)后方而成的汽车的车身构造中,具有:从所述两下纵梁(2、3)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后侧架(6、7);后底板(11),形成有在所述两后侧架(6、7)之间向下方突出而成的备用轮胎盘(10);至少一根后中央车架(21、22),沿所述备用轮胎盘(10)的底壁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后中央车架(21、22)在所述副车架(12)的部件的后方配置在与所述副车架部件(12)大致同一高度的位置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07094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780026843.0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辆的框架结构具备框架和安装于框架的托架(16)。框架具备外伸叉架上部(71)、内构件(22)的后部(31)、外伸叉架(14)及后侧框架(13)的外壁(37)。后摆臂的摆动轴部支承于托架(16)。另外,在外伸叉架上部(71)上形成有多个补强筋部(75)。补强筋部(75)从外伸叉架上部(71)朝向托架(16)的顶部(95)鼓出而与顶部(95)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8974142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810460954.9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车身的振动的车身构造。车身构造具备:分别包括在车身的地板部之下延伸设置的臂部件的左悬架及右悬架,用于将上述左悬架的上述臂部件的车身侧端部安装于上述地板部的左安装部,用于将上述右悬架的上述臂部件的车身侧端部安装于上述地板部的右安装部,以及用于将在上述地板部之上设置的座椅固定在上述地板部的座椅固定部,上述座椅固定部在车宽方向上位于上述左安装部和上述右安装部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46663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1051260.6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前围板横梁的闭合截面的连续性的车身构造。车身构造(1)包括:前围板横梁(40),其设置在下前围板(10),构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地板通道(20),其设置在车室(2)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以向下开口的槽形状沿前后方向延伸;角部补片(30),其在地板通道(20)的室外侧沿该地板通道(20)的棱线部(23、24)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及第一接合部(60),其将前围板横梁(40)与角部补片(30)的前端部侧彼此接合。前围板横梁(40)在地板通道(20)的车室(2)侧从该地板通道(20)朝向车宽方向两侧连续设置。地板通道(20)具备与第一接合部(60)相比向前方延伸的前延伸部(20a)。
-
公开(公告)号:CN107433980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10353493.0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悬架安装部结构,其不仅能够抑制车辆重量的增加或者产品成本的急剧上涨,还能够使车身框架以较高的刚性和强度来稳定地支承由悬架部件传递的载荷。设置用于将悬架部件的上部安装于车身框架的安装支架(17)。安装支架(17)具有:支架主体(17A),其插入配置于车身框架的闭合截面内,用于保持悬架部件的上部;车外侧紧固部,其用于将支架主体(17A)紧固于车身框架的下壁;和车内侧紧固部,其用于将支架主体(17A)紧固于车身框架的上壁。
-
公开(公告)号:CN10950187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068333.2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斜向碰撞中抑制腿下空间的变形,并在全重叠碰撞中有效吸收碰撞能量的车身构造。其包括:面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板部(11);从前板部(11)的下端朝向后方倾斜下降并与构成车室(CB)的地面的底板(20)连结的倾斜部(12);位于前板部(11)和倾斜部(12)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且构成轮罩(TH)的轮罩拱形状后方部分的拱形状部(13);以及与拱形状部(13)重叠设置的加强板(60),将加强板(60)与拱形状部(13)中的车宽方向最内侧的部位相比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01778754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880103165.4
申请日:2008-05-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2 , B62D25/0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汽车的后部车身构造,能够将备用轮胎配置在车室内,使后撞时的冲击能量的吸收量增大,提高对乘坐者的安全性,并且可靠地保护燃料箱等,为此,在将支承左右后轮的副车架(12)配置在左右的下纵梁(2、3)后方而成的汽车的车身构造中,具有:从所述两下纵梁(2、3)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后侧架(6、7);后底板(11),形成有在所述两后侧架(6、7)之间向下方突出而成的备用轮胎盘(10);至少一根后中央车架(21、22),沿所述备用轮胎盘(10)的底壁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后中央车架(21、22)在所述副车架(12)的部件的后方配置在与所述副车架部件(12)大致同一高度的位置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