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2195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17246.4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1N15/08 , G06F30/28 , G06T17/20 , G06F111/0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渗透系数随机场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属于地浸采铀领域。首先基于协方差矩阵分解法,构建随机场矩阵计算模型;其次获取地浸采铀区的渗透系数平均值和渗透系数方差,并选取地浸采铀区的实际钻孔岩性数据生成岩性剖面,确定低渗透性结构的三维相关长度,即三维空间连续性取值;再次根据渗透系数平均值、渗透系数方差和三维相关长度,利用所述随机场矩阵计算模型,获得地浸采铀区的渗透系数随机场矩阵;最终地浸采铀区的渗透系数随机场矩阵映射到所述三维网格模型,确定地浸采铀区的渗透系数分布随机场。本发明根据低渗透性结构空间分布的连续性特征,刻画了地浸采铀含矿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分布随机场。
-
公开(公告)号:CN1167127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06992.9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浸采铀用浸出液地表固液分离系统及方法,涉及地浸采铀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两级集液罐;两级集液罐的出液口通过原液泵连接有旋流分离器组,旋流分离器组顶部连接有袋式过滤器,旋流分离器组底部连接有自然沉降罐;本发明基于上述系统的分离方法工作时,浸出液沿管路流入一级集液罐内自然沉降,溢流至二级集液罐后高速进入旋流分离器组进行离心强化分离,去除大颗粒物后,清夜自旋流器顶部溢流管流至袋式过滤器,砂水自旋流器底部流至自然沉降罐作重力分离。本发明结构紧凑,原理简单,操作简便,可实现“自然沉降‑旋流分离‑机械筛滤”的耦合分离效果,有效提高固液分离效率,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64790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1557371.1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床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浸采铀钻井过滤器及成井方法。一种地浸采铀钻井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模块4、裸孔封隔模块2;过滤器模块4包括外护管9、砾石层10、环形外骨架过滤器11、过滤管12及管箍A13;裸孔封隔模块2有N块,N≥2;每块裸孔封隔模块2的结构相同,分别包括连接管箍B14,膨胀橡胶圈15,内支撑管16。本发明与填砾式钻井结构相比,减少了扫孔、冲孔等不必要砾石层长度,实现浸出剂渗流范围精准控制,获得理想铀浓度和流量的浸出液;与切割建造过滤器成井工艺相比,一次成井,不需要后续钻机配合;可一次成井建造多层过滤器,套管内下矿层间位置下放封隔器后可实现多层矿采用不同浸出工艺协同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1582254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92393.0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铀煤叠置区砂岩型铀资源快速开采方法,涉及采矿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在地浸采区布置高密度可调井网;采用数字建井技术,确定位于所述地浸采区上的过滤器的长度和位置;在生产阶段,采用抽/注液集中过滤、强化浸出、高强度抽采、高强度注液、更改高密度可调井网的布置方式等操作,快速获取铀煤叠置区砂岩型铀资源;本发明能够提高砂岩型铀资源回收速度,缩短地浸采区服役年限。
-
公开(公告)号:CN11411285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85622.4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铀砂岩全尺寸孔径结构表征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将获取的含铀砂岩样品制作成铸体薄片,在偏光显微镜及阴极发光仪下进行岩性鉴定,确定砂岩支撑形式及胶结类型;对所述含铀砂岩样品进行CT扫描获得三维数字岩心;基于所述三维数字岩心确定孔隙半径分布图;利用最大球算法对所述孔隙半径分布图进行处理,得到连通孔隙和喉道半径分布图;基于所述含铀砂岩样品,获得可动流体核磁共振T2谱图;基于所述可动流体核磁共振T2谱图对所述连通孔隙和喉道半径分布图进行校准,从而精确表征含铀砂岩全尺寸孔隙结构。本发明实现了含铀砂岩从毫米、微米到纳米级全尺寸孔径结构的从定性到定量的完整精确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07269252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45828.9
申请日:2017-07-06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IPC: E21B4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内逆向投砾工具,所述投砾工具包括外投砾部件和插入在外投砾部件内的插管;外投砾部件的主体结构为外管,外管的顶部设有接箍,中部的同一水平面上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投砾孔A;外管的内表面且在投砾孔A的上方设有挡块,在每个投砾孔A的正下方设有凹槽,凹槽的正下方设有导向轨道,导向轨道的正下方设有销钉;所述的导向轨道内装有滑套;滑套上设有爪簧,四个爪簧的中部各设有一个投砾孔B。本发明采用改进的滑套开关,可以方便实现投砾口的开与关;可以保证投砾管内的砾料在投砾结束后不溜入井底,而留在投砾管内,从井口取出。
-
公开(公告)号:CN11684284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0833710.1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浸采铀中铀浓度智能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地浸采铀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第一信息和获取第二信息;以第一信息中的抽注液量数据和酸量数据作为第一输入数据,铀浓度数据作为第一输出数据,对预设的第一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得到铀浓度预测模型;以第一信息中的抽注液量数据作为第二输入数据和酸量数据作为第二输出数据,对预设的第二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得到酸量预测模型;向酸量预测模型中输入第二信息,输出待预测日期的预测酸量数据,将待预测日期的抽注液量数据和待预测日期的预测酸量数据作为铀浓度预测模型的输入,输出待预测日期的预测铀浓度。本发明使得铀浓度预测值更加接近真实铀浓度的预测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85968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010730320.8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刻画含铀砂层地质结构的混合地质建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地质的实际数据;根据实际数据将待处理地质从地表面向地下进行层次的划分,得到标志层和岩段层;采用地层建模方法对标志层进行建模,得到标志层地质结构模型;采用平滑指示克里金的岩性建模方法对岩段层进行建模,得到岩段层地质结构模型;采用分层模型拼接技术对所有相邻标志层地质结构模型和岩段层地质结构模型进行嵌合,生成多层含铀矿层综合地质体。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含铀砂层地质结构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地质建模不能精确描述真实地质结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69583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17301.X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IPC: F17C5/06 , F17C7/00 , F17C9/02 , F17C13/02 , F17C13/04 , F17D1/02 , F17D3/01 , C22B60/02 , C22B3/04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浸采铀气体站的自动补气方法及装置,属于地浸采铀技术领域。所述自动补气方法包括:根据气态气样储罐压力和注气压力,进行气态气样储罐的补气过程的自动控制,使气态气样储罐压力大于所述注气压力;根据注气压力和注液压力,进行注气过程的自动控制,使所述注气压力大于所述注液压力。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实时检测地浸采铀气体站各个部分的压力,实现地浸采铀气体站二氧化碳系统的自动、精准调控,提高效率,节省人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02779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04808.1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地浸采铀蒸发池的蒸发装置及方法,包括:筒体、风机、倒锥形筒体、浮子架、浮子、污水泵、气液出口管和雾化喷嘴;所述筒体的底端与倒锥形筒体的顶端连接,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上部;所述浮子架的中间设置有与倒锥形筒体的底端相匹配的通孔,倒锥形筒体的底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倒锥形筒体的底端具有连接孔;所述气液出口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孔连通,其第二端安装有雾化喷嘴;所述浮子固定在浮子架的底部,并位于未设置气液出口管的位置;所述污水泵固定在浮子架的底部,其出液口与倒锥形筒体连通。应用本发明可以实现在待蒸发液面上漂浮移动,装置结构紧凑,可以提高废液蒸发速度和使用的灵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