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体液中细胞源性囊泡的多功能载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37523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556332.1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体液中细胞源性囊泡的多功能载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步骤是:(1)收集人的体液,经梯度超速离心,弃上清,用无菌PBS重悬沉淀;(2)将体液来源细胞源性膜性囊泡、超小粒径发光材料和电穿孔缓冲液加入到电击杯中混匀,置于电穿孔仪上处理,电穿孔结束后室温放置修复,经超速离心后用PBS重悬沉淀,获取基于体液来源细胞源性膜性囊泡并经超小粒径发光材料标记的多功能载体。该载体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肿瘤的化疗药物或基因治疗药物中应用,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方便载入多种治疗药物,有效抑制肿瘤生长,适用于多种良、恶性肿瘤的诊疗,尤其为颅内、胸腔内和腹腔内深部肿瘤的诊疗提供了选择。

    氧氟沙星或其衍生物与PD-1单克隆抗体偶联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339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7577.1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氟沙星或其衍生物与PD‑1单克隆抗体偶联物及其应用,包括:肿瘤靶向多肽、不可裂解连接子、可裂解连接子、氧氟沙星或其衍生物、PD‑1单抗,所述肿瘤靶向多肽的C端通过所述不可裂解连接子与所述氧氟沙星或其衍生物连接,所述肿瘤靶向多肽的N端通过所述可裂解连接子与所述PD‑1单抗连接。本发明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氧氟沙星、PD‑1单克隆抗体等肿瘤治疗药物的靶向性,降低全身毒副作用,而且能够从多方面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提高免疫治疗疗效,起到减量、增效、降毒的作用。

    一种细胞外囊泡批量生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7256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11193192.1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外囊泡批量生产装置,包括用于配置并储存培养基的培养基储存模块、用于细胞的批量扩增培养并促进细胞外囊泡释放的细胞培养模块、用于细胞外囊泡分离的细胞外囊泡分离模块,用于收集分离细胞外囊泡完成后的剩余废液的废液收集模块,以及中央控制系统,所述培养基储存模块通过管道与细胞培养模块连通,细胞培养模块通过管道与细胞外囊泡分离模块连通,细胞外囊泡分离模块通过管道与废液收集模块连通,各管道上分别设有由中央控制系统控制启停或管道通断的元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包括多个模块,这种模块化生产方式极大优化了培养生产效率,增加了细胞外囊泡的均一性,对细胞外囊泡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种基于体液中细胞源性囊泡的多功能载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375234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710556332.1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体液中细胞源性囊泡的多功能载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步骤是:(1)收集人的体液,经梯度超速离心,弃上清,用无菌PBS重悬沉淀;(2)将体液来源细胞源性膜性囊泡、超小粒径发光材料和电穿孔缓冲液加入到电击杯中混匀,置于电穿孔仪上处理,电穿孔结束后室温放置修复,经超速离心后用PBS重悬沉淀,获取基于体液来源细胞源性膜性囊泡并经超小粒径发光材料标记的多功能载体。该载体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肿瘤的化疗药物或基因治疗药物中应用,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方便载入多种治疗药物,有效抑制肿瘤生长,适用于多种良、恶性肿瘤的诊疗,尤其为颅内、胸腔内和腹腔内深部肿瘤的诊疗提供了选择。

    一种细胞外囊泡批量生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72562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11193192.1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外囊泡批量生产装置,包括用于配置并储存培养基的培养基储存模块、用于细胞的批量扩增培养并促进细胞外囊泡释放的细胞培养模块、用于细胞外囊泡分离的细胞外囊泡分离模块,用于收集分离细胞外囊泡完成后的剩余废液的废液收集模块,以及中央控制系统,所述培养基储存模块通过管道与细胞培养模块连通,细胞培养模块通过管道与细胞外囊泡分离模块连通,细胞外囊泡分离模块通过管道与废液收集模块连通,各管道上分别设有由中央控制系统控制启停或管道通断的元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包括多个模块,这种模块化生产方式极大优化了培养生产效率,增加了细胞外囊泡的均一性,对细胞外囊泡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氧氟沙星或其衍生物在制备细胞外囊泡分泌的抑制剂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556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67567.8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氟沙星或其衍生物在制备细胞外囊泡分泌的抑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细胞实验证明,氧氟沙星可明显抑制多种细胞总细胞外囊泡和特定亚型细胞外囊泡的分泌。氧氟沙星可以显著抑制B16F10荷瘤小鼠循环血中PD‑L1+细胞外囊泡的含量,也可以抑制4NQO诱导口腔鳞癌原位肿瘤模型小鼠循环血和局部肿瘤组织中PD‑L1+细胞外囊泡的含量。并且,氧氟沙星与anti‑PD‑1单克隆抗体联用可显著改善恶性黑色素瘤、口腔鳞癌等肿瘤的免疫治疗疗效。

    一种基于细胞源性微囊泡的肿瘤靶向递送载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692984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611121155.6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细胞源性微囊泡的肿瘤靶向递送载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步骤是:A.配置条件培养基:基础培养基中补充胎牛血清、抗生素、DSPE‑PEG‑Biotin和DSPE‑PEG‑Folate;B.将获得的条件培养基用于细胞培养,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用于后续分离;C.将获得的培养上清低速离心去除细胞碎片和凋亡小体后添加SA‑IONPs,混匀并孵育后用磁铁分离,用PBS重悬并洗脱数次后获得膜表面经叶酸及氧化铁纳米颗粒修饰的细胞源性微囊泡,冻存;D.经电穿孔方式向双重修饰的功能化微囊泡内载入化疗药物或治疗基因,用磁铁分离后重悬。适用于多种肿瘤化疗药物及治疗基因的特异性靶向输送;增强抗肿瘤效果,降低全身毒性,提高了当前治疗选择的临床效果,为肿瘤的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