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88350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0192108.4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住宅小区车辆进出控制方法,包括停车场进口的控制流程和停车场出口的控制流程,停车场进口的控制流程包括车牌信息采集,将车牌号按VIP车辆、普通车辆、临时车辆进行分类,在允许进入时间段,且有临时车位时允许临时车辆驶进;停车场出口的控制流程包括采集车牌号信息,将车牌号按VIP车辆、普通车辆、临时车辆进行分类,当临时车辆超出临停时间段增加额外临停费用,避免临时车辆长时间占用小区业主车位;并实时更新计算允许的临时停车位数量。本发明可以保证小区内的普通车辆的停车不受到影响,同时使停车场的车位利用率大大提高,还可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对减轻交通压力,预防违章停车都具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168577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410384673.1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W16/18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LTE网络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全网LTE小区PCI的规划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全网PCI进行初始化规划;构建全网干扰矩阵;根据所述干扰矩阵计算适应度函数值,并判断是否满足收敛条件;当满足收敛条件时,输出此时的全网PCI规划;当不满足收敛条件时,执行交叉、变异操作进行重规划。本发明基于遗传算法提供了一种全网LTE小区PCI的规划方法及装置,首先利用产生初始化全网PCI规划,建立干扰矩阵,通过计算适应度函数值评估干扰程度,决定是否对种群进行重新交叉,变异操作,直至输出最优规划,以帮助网络优化人员快速准确的规划全网LTE小区PCI,从而提高网络优化人员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9063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01660.5
申请日:2017-01-03
Applicant: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 IoT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包括应用层、自动化层、虚拟化层、物理层、安全与信用管理层和配置管理层,所述自动化层,用于采用机器学习机制,根据用户活动来自动操作和执行命令与事件;所述虚拟化层包括虚拟设备管理模块;所述物理层包括设备装备;所述安全与信用管理层包括服务管理模块和上下文管理模块、通信管理模块、安全与信用管理模块;所述配置管理层包括服务质量管理模块和布局管理模块。本发明所提供系统能够可靠、实时地传输传感器的测量数据;通过计算数据的信用值避免误报警,并确保系统中不存在影响系统决策的恶意攻击或设备故障;通过系统架构中自动化层的功能组件实现系统先进的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77943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28486.X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配多厂家的智能建筑管理平台数据组织方法,解决智能建筑管理平台对多厂家的适配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配多厂家的智能建筑管理平台数据组织方法,首先需要建立智能建筑管理平台中的子系统类型、设备类型、属性类型的数据结构,然后建立智能建筑管理平台中的子系统对象、设备对象、属性对象的数据结构,最后当智能楼宇管理平台应用到具体项目,需要与多种类型的弱电系统厂家的系统或设备对接时,只要根据建立好的类型数据结构和对象数据结构生成相关数据信息即可,不需要因为厂家的变化修改数据结构,实现了智能建筑管理平台对多厂家的适配。
-
公开(公告)号:CN10621119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05030.4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W1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统计模型的MR数据室内外分离方法,针对室外宏站每个小区的MR采样数据进行接收信号的特征值统计,包括统计主区电平;进行混合高斯分布的分离及概率计算,根据室内概率获得相应室内外分离结果。并且支持结合主区电平、主邻电平差和邻区数量等多种因素,通过组合模型判定输出室内外判定结果;还可以综合其它角度的判断方法。本发明利用了MR数据的信号强度和信号数量在统计意义上呈现出的由室内和室外两个正态分布进行组合的数据特征,可以计算得到不同信号强度和信号数量出现在室内或者室外的概率,使得根据信号特征分离MR数据的方法更加可行,提高了MR数据室内外分离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957992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711320474.4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40/30 , G06F16/903 , G06Q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反馈信息的自动处理方法,包括,提取投诉信息的关键字,按照所述关键字将投诉信息划分为多个投诉类别;对每个投诉类别进行投诉预案的内容配置,所述投诉预案的内容包括投诉预案名称、触发关键字以及回复口径;根据第三方系统的数据访问规则设置业务数据访问接口,查询投诉用户在第三方系统的业务数据;根据投诉信息的关键、对应的投诉预案,将投诉用户在第三方系统的业务数据填充到回复模板中并输出。本发明技术方案还公开了一种用户反馈信息的自动处理系统。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方法,可以通过将利用历史数据训练获取投诉信息关键字与投诉预案之间的关联,根据新收到的投诉信息的关键字自动匹配获取合适的投诉预案并反馈给用户。
-
公开(公告)号:CN10676595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27073.X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4F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2110/10 , F24F11/30 , F24F11/62 , F24F11/63 , F24F2110/00 , F24F2110/12 , F24F2110/20 , F24F2110/22 , F24F2110/30 , F24F2110/32 , F24F2110/50 , F24F2110/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深度BP神经网络算法的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法,以解决暖通空调系统日常运行过程看主动节能控制问题,以及改善智能楼宇室内环境舒适度的体感体验。本发明构建基于智能楼宇监测数据的BP神经网络,为了提高系统控制效果,实现可预测的精确控制,利用暖通空调系统日常运行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进行神经网络训练,建立暖通空调节能控制预测模型,解决暖通空调系统本身因工况复杂,具有非线性、大滞后及环境影响等复杂控制特性的建模问题;引入遗传算法以解决 BP神经网络训练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慢的问题;本发明使用神经网络进行运行参数调整控制,以达到暖通空调系统主动改善环境感知和节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68597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01471.8
申请日:2017-01-03
Applicant: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慧社区云平台的账户体系建设方法,包含账号体系配置、用户登录验证、权限获取及界面呈现三部分。本发明基于RBAC,根据智慧社区需求提出“小区‑权限‑角色‑账户” 配置方法。先创建各个基础小区;再通过ListPicker配置权限并与一个或多个小区进行绑定,创建一个角色,存储于云端数据库;最后,将一个或多个角色复合成一个账号。用户的登录验证加密解析后与存储的原始账号密码校验,后续登陆从会话信息中读取校验结果以减轻数据库负担。用户权限获取以限对应的操选择的小区为基础,读取账户中具有所选小区权限的角色权限并集;赋予操作权限,呈现权作界面。实现多小区、多角色、多权限交叉配置,提升平台的扩展性、安全性、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90630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710001660.5
申请日:2017-01-03
Applicant: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IoT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包括应用层、自动化层、虚拟化层、物理层、安全与信用管理层和配置管理层,所述自动化层,用于采用机器学习机制,根据用户活动来自动操作和执行命令与事件;所述虚拟化层包括虚拟设备管理模块;所述物理层包括设备装备;所述安全与信用管理层包括服务管理模块和上下文管理模块、通信管理模块、安全与信用管理模块;所述配置管理层包括服务质量管理模块和布局管理模块。本发明所提供系统能够可靠、实时地传输传感器的测量数据;通过计算数据的信用值避免误报警,并确保系统中不存在影响系统决策的恶意攻击或设备故障;通过系统架构中自动化层的功能组件实现系统先进的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992884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710194204.7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建筑业务系统的多子系统联动方法,包括子系统API注册,调用链编排,子系统异常信息采集,子系统调用链分析及异常视图生成,多子系统联动处理,还原异常子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业务流程,自动调用正向补偿或API调用链中编排的反向/冲正API,及API调用链中涉及到的其他子系统相关API,确保所有子系统间的联动一致性。本发明通过将各子系统控制异常信息dump到异常处理中心,还原异常子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业务场景,分析异常场景下的各子系统数据是否已一致,实现子系统数据一致性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