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9943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46702.3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Inventor: 肖志新
IPC: G01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下壁体非接触式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属于炼铁技术领域,包括:自动测量机构、信号处理与发射机构和终端,自动测量机构水平设于高炉炉衬内部,首端平行于冷却壁体,尾端同信号处理与发射机构连接,信号处理与发射机构通过无线天线与终端通讯,记录测量数据。本发明可以在线测量高炉生产冶炼过程中高温冷却壁的厚度信息,有效解决有损测量的弊端,如冷却壁冷却能力下降、煤气泄漏、炉皮局部发热等;此外,还克服了接触式无损测量高温壁体的不足,从而实现冷却壁残余厚度的在线、连续、安全的长期监控,并降低冷却壁水管烧穿的风险,为提高高炉使用寿命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82095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1513557.6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炉炉缸分段侵蚀控制方法,涉及高炉炼铁技术领域。本发明在高炉服役前期控制铁水液面位于第一区域,进行炉缸中位侵蚀;待第一区域的炉缸厚度降至第一预设厚度,在高炉服役中期将铁水液面控制在炉缸的第二区域,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下方,铁水会集中对第二区域的炉缸进行侵蚀,即进行炉缸低位侵蚀;待第二区域的炉缸厚度降至第二预设厚度,在高炉服役后期将铁水液面控制在炉缸的第三区域,第三区域在第一区域上方,铁水会集中对第三区域的炉缸进行侵蚀,即进行炉缸高位侵蚀;这样在不同时期控制铁水液面处于不同高度,铁水在不同时期对炉缸的不同区域进行侵蚀,避免了铁水长期对易侵蚀区进行侵蚀,提高了高炉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686626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305392.7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IPC: C21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富氧大比例喷吹烟煤冶炼废钢的方法,入炉:高炉全部入炉料包括:烧结矿、球团矿、块矿、焦炭和废钢,按每批炉料中废钢用量与矿石批重的质量比为(3~5)∶20的比例将废钢添加在高炉的边缘环带处,入炉冶炼;布料:炉墙边缘矿焦比为4:3或3:2,中心加焦量质量百分比为焦批的29.4~33.3%;喷吹:喷吹煤为无烟煤和烟煤的混合煤,其中烟煤质量百分比为40~45%;鼓风:采取的鼓风富氧率为8~10%,标准风速(标准风量/进风面积)为250~270m/s;本发明通过提高高炉鼓风富氧率,大比例使用高挥发分烟煤喷吹,添加废钢入炉,调剂布料制度,强化高炉中心煤气流、抑制边缘煤气流,实现高炉炉况稳定、低耗、高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56345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094166.5
申请日:2022-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炉缸残余炭砖导热系数的计算方法,首先对炉缸残余炭砖进行成分和微观结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炭砖进行分层区域划分,并对各个层的厚度进行测量,结合测温热电偶数据与该区域热通量,构建炉缸传热温度分布,并基于微观结构特性对各区域炭砖导热系数进行约束,基于不同区域构建多个序列数据,采用带约束条件的最小二乘法以回归的方式计算得到各残余炭砖层在服役条件下的导热系数,弥补了现有设备检测难以测试服役状态下残余炭砖的导热系数的不足。另外,利用本发明的计算方法,可分别计算得到各残余炭砖层的导热系数,有利于计算得到更加准确的侵蚀炉型,从而便于监控高炉炉缸的工作状态,确保高炉的安全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13426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0883842.6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炉工作状态的识别方法,包括:基于炉缸的尺寸和出铁口位置对炉缸的工作区域进行划分,获取中心区域和多个边缘区域;获取炉缸的所述中心区域的第一温度和多个所述边缘区域的第一平均温度;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一平均温度的第一比值,确定所述炉缸的工作状态。该高炉工作状态的识别方法能够分别确定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的活跃状态,能够对炉缸的不同区域的活跃状态进行判断,能够为高炉调控炉缸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85020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622162.4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炉内型的调整方法和高炉,所述调整方法包括:获得所述高炉的炉体的设计炉腹角α和设计炉身角β,所述炉体包括炉腹、炉身以及连接所述炉腹和所述炉身的炉腰;确定高炉的操作炉腹角α'和操作炉身角β';根据所述设计炉腹角α和所述操作炉腹角α'确定炉腹冷却壁的形状,根据所述设计炉身角β和操作炉身角β'确定炉身冷却壁的形状;将所述炉腹冷却壁固定于所述炉腹内壁上,以将炉腹角从所述设计炉腹角α调整到所述操作炉腹角α';将所述炉身冷却壁固定于所述炉身内壁上,以将炉身角从所述设计炉身角β调整到所述操作炉身角β',从而能够通过炉腹冷却壁和炉身冷却壁调整高炉的设计内型,使得高炉的设计内型与操作内型相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1705174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600394.X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炉墙结厚的检测方法,应用于高炉中,高炉包括多段壁体,壁体包括冷却壁,冷却壁热面附着有渣皮,冷却壁内填充有冷却水,且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冷却壁测温点,所述方法包括:针对于单个所述冷却壁测温点,获取渣皮热面到冷却壁测温点的第一热流强度;获取冷却壁测温点到冷却水接触面的第二热量强度;基于第一热流强度及第二热量强度相等的原理,得到壁体在冷却壁测温点处的渣皮厚度;基于壁体在每个冷却壁测温点处的渣皮厚度,确定壁体是否结厚,本申请基于实时的热流强度得到的渣皮厚度进而判断壁体是否结厚的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能够及时得到壁体的结厚状况,便于操作人员及时进行炉况调剂。
-
公开(公告)号:CN107663100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710891647.1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IPC: C04B38/02 , C04B33/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熔融高炉渣制备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熔融高炉渣:70~85份;水泥:5~10份;白云石:10~20份。本发明直接利用熔融高炉渣制备透水砖,充分利用了熔融高炉渣,不仅提供了一种处理熔融态高炉渣的新途径,而且由于熔融高炉渣未经过水淬处理工艺,既节约了大量冷却用水,又能高效、充分利用熔渣显热能量。同时本发明在制备透水砖的过程中无需另外进行加热烧结,也节省了燃料。相对于传统工艺制造透水砖工艺,本发明大幅降低了生产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8693210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10517850.7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壁冷却速率与热震关系测试设备,其包括冷却壁试件、冷却系统和熔融渣铁提供系统;冷却系统用于与冷却壁试件接触,对冷却壁试件进行冷却,使冷却壁试件的上表面形成冷却器的冷面;熔融渣铁提供系统用于为冷却壁试件提供熔融渣铁,使冷却壁试件的下表面与熔融渣铁接触,从而使冷却壁试件的下表面形成冷却器的热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却壁冷却速率与热震关系测试方法。本发明能模拟高炉软融区域冷却壁的工作过程,从而准确测试出冷却壁的冷却速率与热震关系,以便掌握冷却器结渣过程和剧烈热震对冷却壁的影响,进而提高高炉冷却器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764693B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711134438.9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IPC: G01N5/04
Abstract: 一种准确测量铁矿粉最大分子水含量的方法:将要检测的铁矿粉烘干;进行粒级筛分;选取所要测定的粒级铁矿粉;对每个铁矿粉试样用水进行浸泡;捞取、将其表面的水分去除干净及进行离心式脱水;将经脱水后的铁矿粉试样取出并称量;进行烘干;计算第i个试样最大分子水的含量Ri;计算本铁矿粉的最大分子水R。本发明通过采用离心法在测量铁矿粉最大分子水时,排除了装样量和矿石粒级大小不同对铁矿粉最大分子水测定的影响,针对离心法测量铁矿粉最大分子水受装样量和矿石粒级大小不同的影响,提出铁矿粉最大分子水测量的修正方法,以确保铁矿粉最大分子水测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