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2348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58797.0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BMR高粱光温敏不育系杂交种纯度的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杂株鉴别:田间种植BMR高粱光温敏不育系杂交种F1,若群体中出现BMR单株,则表明该单株为不育系自交株,是杂株;S2、杂交种纯度检测:取待测BMR高粱光温敏不育系杂交种种子播种,出苗后,统计群体单株总数以及BMR单株总数,计算所述BMR高粱光温敏不育系杂交种纯度;S3、杂株的去除:在BMR高粱光温敏不育系杂交种田间,及时人工拔除BMR单株。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高粱不育系杂交种纯度的判别方法时间长、费工费力、操作不便,而且也解决了BMR高粱光温敏不育系由于育性变化导致的不育系群体接受可育花粉而结实的杂株判别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31265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234582.9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用小黑麦新种质的杂交选育方法,在选育过程中重点对选择时期、农艺性状、抗逆性筛选,包括株型、株高、分蘖数、叶片性状、成穗率、结实率、抗倒性、抗病性等性状进行定量化表达,同时还对选育饲用小黑麦新种质各世代群体大小、种植密度、田间布局进行了明确,便于后代选择时的田间操作,并且节省人力物力;最重要的是对后代选择时的农艺性状、抗性等进行数量化、精准化表达,使后代选择更精准,效率更高,规避了选择的盲目性,避免人财物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067947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119557.6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饲草型BMR高粱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属于牧草品种选育方法的技术领域。以BMR基因型高粱保持系为母本,以具有分蘖性的饲草型高粱保持系为父本进行杂交,首先选育出饲草型BMR高粱保持系,标准为:褐色中脉;株高140~160cm;总叶片数不低于30片;分蘖性强,单株有效分蘖数2~4个;分蘖茎与主茎高度相差不超过5cm、花期相差不超过7天;穗部性状好,穗长25~30cm;穗形中紧;结实率98%以上。然后再与普通高粱不育系进行回交转育,回交群体中选择与饲草型BMR高粱保持系农艺性状一致的完全不育BMR单株,最终得到饲草型BMR高粱不育系。本发明选育的饲草型BMR高粱不育系丰富了高粱不育系基因库。
-
公开(公告)号:CN117918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564894.2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IPC: A01K67/033 , A01H1/02 , A01G22/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苜蓿熊蜂授粉田间繁种方法及一种隔离网室装置,包括苜蓿大田移栽种植、放蜂授粉和种子收获,本发明明确了网室架设、释放熊蜂、网室去除、种子收获的时机,和田间隔离网室装置架设标准,本发明所用的隔离网室装置的结构包括框架以及侧周与顶部设置的网罩,将苜蓿种植田分隔成独立的空间,综合提高了熊蜂授粉效果,使熊蜂在苜蓿大田繁种方面充分发挥了授粉优势,大大提高了苜蓿的种子数量和质量,并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更高的实用意义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47083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402730.6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牧草品种选育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解决高粱不育系与苏丹草远缘杂交花期不遇的方法,通过刈割高粱不育系的主茎诱发产生新的分枝穗,利用分枝穗开花,达到花期相遇;或者通过对苏丹草主茎进行全部刈割,诱导分蘖穗快速生长,利用分蘖穗开花,达到花期相遇的新方法,可直接应用于高粱不育系与苏丹草远缘杂交时花期不育的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能精准调整高粱不育系与苏丹草远缘杂交花期不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7370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418519.8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饲草高粱品种选育的技术领域,提出了判别饲草高粱株系是否具有光温敏不育特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短日照、低温条件下发现的疑似光温敏不育株系作为待检材料,对疑似光温敏不育株系进行不育特性鉴定,将标记的不育株,采用根茎繁殖方式,将地上部分进行刈割,挖出根茎部分,包裹根茎,移栽长日照、高温条件繁殖,在长日照、高温条件下,诱导挖掘的不育单株再生茎生长,观察单株育性恢复情况,若单株双穗育性恢复50%以上,表明该疑似不育株系具有光温敏不育特性,若自交仍然不结实,表明该疑似不育系不具有光温敏不育特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饲草高粱光温敏不育株系的判别方式操作复杂,不够快捷和精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7947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120426.X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Abstract: 以BMR基因型饲草高粱为母本,以苏丹草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0代杂交种种子。将F0代杂交种种子种植,选择真杂交种8-10株,套袋自交,得到F1代群体混合种子。之后按照系谱法进行选择F2-F7代,选择标准:褐色中脉;株型紧凑,分蘖茎与主茎夹角5度以内;单株分蘖性强,有效分蘖数4个以上;分蘖茎与主茎长势相同、高度一致、花期相差不超过7天;穗大小中等,中散型穗型;以及抗病、抗倒1级以上的单株自交。经过连续6个世代的选择,最终得到BMR基因型苏丹草。本发明选育的BMR基因型苏丹草丰富了苏丹草种质资源基因库。
-
公开(公告)号:CN1195556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08864.1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饲草高粱光温敏不育系快速鉴别方法及系统,涉及农业遥感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将疑似光温敏不育株系作为待检材料;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获取所述待检材料抽穗后至花粉形成前的高光谱数据;从所述高光谱数据中提取与饲草高粱光温敏不育系相关的鉴别特征;基于所述鉴别特征建立识别模型,将待测样本输入到所述识别模型中进行光温敏不育系快速鉴别。本发明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快速、无损、直观、准确的饲草高粱光温敏不育系快速鉴别,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鉴定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4898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61631.8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粱雄性不育株系的育性鉴定方法,所述方法为利用高粱穗较大且具有许多小花的特点,采用单穗双隔离授粉法将高粱穗分隔成两个相互隔离的部分,一部分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另一部分进行自交隔离,之后通过比对两部分的结实情况,判断高粱不育株系雌雄蕊是否发育正常,从而完成高粱雄性不育株系的鉴定。本发明的方法利用了同一株高粱的同一个穗,遗传背景相同,结果更加精准;且可缩短在一个“抽穗‑授粉‑结实”周期内完成准确的育性鉴定,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不需要精密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也无需苛刻的实验条件和操作技能,投入小,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47083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02730.6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牧草品种选育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解决高粱不育系与苏丹草远缘杂交花期不遇的方法,通过刈割高粱不育系的主茎诱发产生新的分枝穗,利用分枝穗开花,达到花期相遇;或者通过对苏丹草主茎进行全部刈割,诱导分蘖穗快速生长,利用分蘖穗开花,达到花期相遇的新方法,可直接应用于高粱不育系与苏丹草远缘杂交时花期不育的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能精准调整高粱不育系与苏丹草远缘杂交花期不遇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