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56361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022238.3
申请日:2023-01-07
IPC: C25B11/091 , C25B11/02 , C25B9/19 , C25B9/60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催化剂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用于PEM电解水制氢的无定形IrOx/Ru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钌粉、铱盐、异丙醇超声处理、搅拌形成固体悬浮液,加入硝酸钠粉末混合均匀;在水浴中恒温加热、搅拌直至液体蒸干,得到棕黄色粉末;在350~450℃条件下煅烧,自然冷却后加入高氯酸溶液并超声处理,离心分离得到黑色固体;经离心洗涤和干燥处理后,得到无定形IrOx/Ru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高的OER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本发明的催化剂中铱的含量仅为商业IrO2的50%,成本较低;催化剂具有粒径尺寸小、铱和钌分布均匀、结晶度低的特点;催化剂中氧化铱具有无序结构,催化活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33397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67986.0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腔式吸收器的塔式太阳能聚光吸热系统,由聚光镜场与吸收塔组成;吸收塔包括两个上下布置、结构相同的腔式吸收器。腔式吸收器在圆柱式保温腔体内布置内部吸热管组,并在保温腔体内壁面涂覆吸热涂层。两个吸热器均在保温腔体的一侧开有采光口,且两个吸热器的采光口朝向相反,各自以开设采光口的一侧作为其向光侧,分别获取其向光侧的镜场汇聚的太阳光;吸热器在向光侧的保温腔体外壁面布置外露式吸热管组;吸热介质首先通过向光侧的外部吸热管组进行换热,之后通过保温腔体内的吸热管组进一步吸热。太阳光通过吸收塔两侧的镜场分别反射汇聚到对应的吸收器的向光侧,从而扩大镜场面积,使场地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41050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810457577.3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上海谊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煤粉纯氧半气化的焦粉及煤气环保生产方法,首先根据煤粉中水含量进行选择性预热,将得到的干煤粉与氧气进行半气化反应,反应产物经过高温气固分离,得到的热焦粉经过粉体余热冷却得到洁净焦粉、得到的热煤气经过气体余热冷却后部分用于预热所述干煤粉,其余冷却后的粗煤气经过净化得到洁净煤气,其中:预热干煤粉产生的水蒸气通过冷凝器冷凝,余热回收后用于发电制氧;本发明通过煤粉生产洁净焦粉、洁净煤气、电和水,实现煤的高效的综合洁净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40324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208039.8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清洁利用与电解制氢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利用极性小分子有机物协同煤浆电解制氢的方法。包括:将煤粉与极性小分子有机物在机械搅拌条件下充分混合,获得改性煤粉,然后与酸液、催化剂掺混,制得用于电解制氢的煤浆;在电解槽的中间设置质子交换膜,在阳极室中填充煤浆作为阳极液,在阴极室中填充酸液作为阴极液,在电解过程始终保持对阳极液的搅拌。本发明以煤的氧化反应代替氧气释放反应,同时在阴极获得高纯度的H2,以简单的工艺大幅降低电解水制氢电耗的同时实现了煤在温和条件下的高值转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使用廉价的极性小分子有机物对煤进行改性,提升电解煤浆制氢的反应速率,工艺步骤少,投资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05518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811037161.2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切圆旋流柱式微藻光合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该反应器包括竖向的透明材质的中空圆柱式反应器,底部开孔连接到给排水泵,顶部封盖上设有排气口,下部设置曝气器;在反应器的侧壁上部设置开口,通过软管连接循环水泵的入口;在反应器的侧壁下部沿横截面外缘均匀布置若干个喷嘴,喷嘴连接循环水泵出口;喷嘴的轴线与反应器横截面的直径之间形成夹角并与一个切圆相切,该切圆位于反应器横截面上且与横截面共圆心。本发明相对传统气升柱式反应器,能减小藻液混合时间和气泡直径,提高气液传质系数和微藻在光暗区之间的循环频率,有利于微藻光合作用,同时有效防止藻细胞沉底,提高微藻生物质产率和固碳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9845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457392.4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01J23/26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23/34 , B01J23/86 , B01J37/02 , B01J37/08 , B01D53/86 , B01D53/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气污染物控制和催化氧化材料制备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耦合臭氧用于分解挥发性有机物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以球型γ‑Al2O3作为载体,载体上均匀负载作为活性组分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过渡金属氧化物是氧化铬、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铈或氧化钴中的一种或几种,过渡金属元素占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1.5%~11.5%。本发明所提供的催化剂具备高效、高活性、抗硫抗水的优异性能,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低温下活性高、可适应复杂烟气工况等优点,可与臭氧氧化技术耦合,在活性分子氧化多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应用的实际需求,实现典型排烟温度下高效脱除VOCs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485913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810290476.1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双桨轮平板光合反应器及微藻固碳方法。包括用于微藻固碳的反应器,呈立式箱型结构,其顶板及四个侧板均为透光板材;顶板上设有开孔;在反应器内部设有上下共两个桨轮,两个桨轮的轴水平布置且相互平行,轴两端分别安装在设于相对侧板上的轴承座中;各轴均有一个端部伸出至侧板外,且在该端部固定装设皮带轮,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至电动机的输出轴;在反应器的底板上设有曝气条,其一端通过管路与气泵相连,在曝气条的上表面均布若干个出气孔。本发明的反应器内部能够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漩涡流动,加强了气液搅拌和物质传递,能够明显改善藻液流场和促进闪光效应,有利于提高微藻光合作用固碳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15297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0709534.7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01J31/22 , B01J35/02 , C25B1/23 , C25B1/50 , C25B11/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材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酞菁锰修饰牛角状碳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溴化铵和三聚氰胺混合物煅烧得到氮化碳,在氮气氛围热解;产物清洗、干燥后得到牛角状碳基催化剂;将其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超声处理后加入酞菁锰分子,超声处理、搅拌后清洗、干燥,得到酞菁锰修饰牛角状碳基催化剂。本发明产品具有丰富多孔结构、较高比表面积、高含量吡啶氮及吡咯氮活性位点、良好导电性,是高效的阴极催化剂。牛角状结构的碳基催化剂在电场作用下具有尖端效应富集电荷,促进CO2高效还原反应。酞氰锰分子中的锰单原子作为活性位点,降低了CO2还原为中间产物COOH*的反应能垒,促进CO2向CO气体产物的转化反应,法拉第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83448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1645554.9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煤质量测量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燃煤电厂煤质成分在线快速测试的方法及装置。包括:从燃煤电厂煤粉管道抽取煤粉,利用旋风分离器分离捕集煤粉颗粒,混匀后分为两部分;通过基于程序升温称重计量的工业分析,测量其中一部分煤粉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通过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元素分析,测量另一部分煤粉中C、H、O、N、S元素浓度;结合两种测量结果,计算获得燃煤热值。本发明可同时实现对燃煤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含量及C、H、O、N、S元素浓度的测量,有利于实现对燃煤电厂的实时监测和运行参数调整;本发明能够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燃煤热值计算结果,从而实现燃煤电厂连续在线的燃煤热值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8554142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810359853.2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除电弧风洞超高浓度NOx的系统,包括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的前置喷淋吸收塔,还包括:活性分子反应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出气口输出的废气与臭氧混合;后置喷淋吸收塔,设有与所述活性分子反应器的出气口连接的第二进气口以及输出已处理废气的排气口;引风机,提供废气从前置喷淋吸收塔、活性分子反应器以及后置喷淋吸收塔通过的动力;本发明的脱除电弧风洞超高浓度NOx的系统和方法,采用先吸收,后氧化,再吸收的思路,大大的降低了投资和运行成本,而且实现了吸收液的再利用,无污染物排放,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