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330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58977.0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模型的虚拟映射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对话大模型与用户进行对话,通过不断对话来提取出完成虚拟映射所需要的关键信息点,作为用户所需服务描述;(2)通过向量大模型计算系统提供的所有服务与用户所需服务描述的相关性,从而从所有服务中挑选出最为相关的K个服务作为候选服务,放入候选服务池;(3)利用文本大模型和代码大模型,生成每一个候选服务的指标集合;(4)在指标结果集中,采用TOPSIS方法,求解出多指标下的最优解,从而完成服务的虚拟映射。利用本发明,可以实现自动化且定制化的虚拟映射,同时极大程度减少用户专业知识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13251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02435.2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模型的医养康领域业务编排文件生成方法及系统,包括:(1)收集医疗、养老、康复领域以文本形式存在的资料,筛选生成知识片段的检索向量,组成知识数据库;(2)收集业务编排文件,调用提示词生成大模型得到业务编排文件的生成指令,将编排文件、指令、知识存入示例数据库;(3)将示例数据作为语料,对文件生成大模型进行微调;(4)应用过程中,对于自然语言形式的资料,检索出所需知识和示例,组成最终提示词,调用文件生成大模型得到业务编排文件;(5)生成业务编排文件的评分并反馈给文件生成大模型,直至生成满足需求的业务编排文件。本发明可以自动化而又精细地完成医疗、康复、养老这三个领域的融合编排。
-
公开(公告)号:CN11482698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367083.2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H04L43/103 , H04L43/08 , H04L67/1396 , H04L67/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服务场景下的自适应心跳包调节方法,包括:(1)物联网设备接入服务器后,与决策服务器进行通信,服务器给出新加入的服务一个心跳时间初始值;(2)检查服务器和物联网设备之间连接是否稳定,连接稳定之后,服务器和物联网设备进入长连接;(3)监测服务器状态,自适应调节心跳包的发送间隔。利用本发明,心跳包的发送间隔可以通过服务器自己监测自身情况或者设备自身情况进行自适应调节,同时给出了处理网络异常情况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74268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649525.2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管理方法及系统,其中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采集托养老人定位信息,设置监测管理区,获取区域内各个银行和ATM机的经纬度坐标,得到监测区经纬度信息;S200.采集托养老人日常活动信息,分类为若干件事件,设置任一事件的平均时间点、平均发生位置,采集托养老人的支付转账信息,设置单次转账上限Qm,反诈管理预警值Pm;S300.获取托养老人的实时待分析监测数据,进入周期性管理分析,进行异常状态预警分析;S400.输出判定预警结果,形成预警报告,提供相应建议方案。本发明通过对老人的日常生活进行个性化分析管理,针对不同的异常事件输出预警报告,降低老人的金融受骗风险,提高紧急事件的处理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2041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0590841.2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服务场景下的业务流程模型分析方法,包括:设计分析阶段和运行时分析阶段,在设计分析阶段,对流程定义进行可达性分析、模型复杂度分析和实施复杂度分析,根据可达性分析的结果、模型复杂度评分和实施复杂度得到设计分析阶段评分,根据设计分析阶段评分对设计的模型进行调整;在运行时分析阶段,将流程定义在执行环境中运行,进行执行历史分析、QoS策略分析和旁支等待时延分析,综合分析运行时流程实例的QoS价值,结合执行情况进一步调整模型或者优化执行策略。利用本发明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业务流程模型,可以得出参数化的分析结果,从而更好的优化业务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87185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431470.8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B23Q1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动信号和BP神经网络的刀具磨损状态评估方法,包括:(1)通过滚刀加工实验,采集不同磨损状态下刀具的原始振动信号;(2)通过小波包分解技术,将采集信号均匀地划分为16个频段,将能量最集中的频段作为特征频段;(3)计算振动信号的一些常用的时、频域特征,计算其与特征频段能量的相关系数,取相关性系数的阈值为0.8,得到优选特征;(4)将多组不同磨损状态的优选特征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不同磨损状态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出,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评估模型;(5)利用评估模型对刀具的磨损状态进行评估。本发明优选出与刀具磨损状态相关性强的特征,从而提升刀具磨损状态的评估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25836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1810146404.X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 , H01M10/625 , H01M10/635 , H01M10/6552 , H01M10/6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环境温度自动调节换热高度的动力电池包及温控方法。动力电池底座和上盖密封连接,上盖中心孔内装有中心环,温度计的上端固定于上盖上;活塞杆一端及活塞装在温度计内,另一端伸出上盖并穿过中心环孔后固;动力电池上盖中心孔的四周开有多个孔,孔内分别装有超导热管,每个超导热管的上端固定于上盖上;中心环的外圈有多根连杆,每根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安装有绝热盖帽,每个绝热盖帽分别覆盖在各自超导热管的上端。根据电池包内的温度变化,水银推动活塞使活塞杆上升成下降,使绝热盖帽露出超导热管上端的距离大小进行散热。确保动力电池工作在正常温度范围内,提高电池性能,延长电池寿命。整体结构具有密封性及防水防油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92615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850240.5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养老出行辅助管理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获取敬老公交线路的各站点和相应坐标,得到第一站点数据;S200、获取重点场所和相应坐标,根据场所性质设置分类标签,得到待规划数据;S300、将第一站点数据和待规划数据进行匹配,得到既定站点数据和储备站点数据;S400、获取住所内所有老人某段日期内在多个连续时间节点的坐标数据,将相同时间节点的坐标数据合并入同一集合作为第一待分析数据;S500、将储备站点数据、既定站点数据和第一待分析数据进行匹配和计算分析;S600、输出分析结果。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客观反映老人出行规律,辅助管理人员更新调整站点和调整发车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0446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80199.2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执行跟踪的微服务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执行跟踪工具在目标单体应用系统运行时收集跟踪信息,执行路径被记录在日志文件中;(2)在日记记录中,找到TraceID和SessionID都相同的记录归为一类,即一次调用的执行跟踪;其中,SessionID是标记会话的全局唯一ID;TraceID是标记执行链路的全局唯一ID;(3)根据每一次调用的执行跟踪记录,得到整个执行跟踪记录中的方法调用关系,进一步根据每个方法所属的类,得到类之间的调用关系;(4)得到了类与类之间的调用后,使用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得到对应的微服务。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方便将传统的单体应用向微服务进行改造升级。
-
公开(公告)号:CN107639858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1103939.0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损伤感知的复合材料动力电池包及其制备方法。动力电池底座与上盖接合处通过连接件压紧密封;底座底部中间设置有U型凹槽;底座和上盖的复合层中间均设有与U型凹槽平行的多条压电传感器;其两端分别集中于各自接插口与检测仪表连接,底座的一个侧壁孔内装有电缆引出装置。底座和上盖均采用阴、阳模的模具模压,在阴模内按顺序依次敷设脱模剂、外碳纤维层、玻璃纤维层、植入压电传感器的传感器层及内碳纤维层;其纤维层数和纤维角度按照载荷状况计算确定;敷设好后置入涂有脱模剂的阳模并压紧固化。本发明具有低成本、重量轻和可大批量生产的特点。可用于各类无人驾驶飞机、航空飞行器和各类电动汽车等动力电池的外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