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骨架及电机定子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5311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78871.1

    申请日:2020-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线骨架及电机定子,涉及电机领域,解决了绕线骨架上与绕组连接的电源线走线不良,易与其它结构干涉的技术问题。该绕线骨架包括具有定子内腔的骨架本体,骨架本体上构造有定位部和用于固定电源线接线端的插槽,每个插槽旁至少分布有一个定位部,既定位置的定位部配合能将电源线线体紧固在定子内腔外围与骨架本体外周之间的位置;该电机定子包括上述绕线骨架;本发明通过在骨架本体上构造出插槽和定位部,插槽可固定电源线接线端,每个插槽旁至少分布有一个定位部,其分布结构能够保证将电源线拉紧固定在定子内腔外围与骨架本体外周之间的区域,在实现电源线紧固的同时防止电源线与定子内腔干涉,保证电源线走线良好。

    绕线骨架及电机定子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53112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010778871.1

    申请日:2020-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线骨架及电机定子,涉及电机领域,解决了绕线骨架上与绕组连接的电源线走线不良,易与其它结构干涉的技术问题。该绕线骨架包括具有定子内腔的骨架本体,骨架本体上构造有定位部和用于固定电源线接线端的插槽,每个插槽旁至少分布有一个定位部,既定位置的定位部配合能将电源线线体紧固在定子内腔外围与骨架本体外周之间的位置;该电机定子包括上述绕线骨架;本发明通过在骨架本体上构造出插槽和定位部,插槽可固定电源线接线端,每个插槽旁至少分布有一个定位部,其分布结构能够保证将电源线拉紧固定在定子内腔外围与骨架本体外周之间的区域,在实现电源线紧固的同时防止电源线与定子内腔干涉,保证电源线走线良好。

    一种转子和电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3243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307507.0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子和电机,所述转子包括转子外壳和套设在所述转子外壳内部的永磁体,所述转子外壳上设置有向其中心凹陷的凹陷部,所述永磁体上设置有向其中心凹陷的凹槽,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凹槽相配合,其中,所述永磁体上设置有拼接缝,所述拼接缝位于所述凹槽处,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凹槽配合时,将所述拼接缝的偏差角度控制在所述拼接缝的预设偏差角度范围之内。本申请能够简化永磁体的充磁工序,改善永磁体的充磁结构,控制拼接缝的偏差角度。

    绕线骨架及电机定子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726625U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21613545.7

    申请日:2020-08-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绕线骨架及电机定子,涉及电机领域,解决了绕线骨架上与绕组连接的电源线走线不良,易与其它结构干涉的技术问题。该绕线骨架包括具有定子内腔的骨架本体,骨架本体上构造有定位部和用于固定电源线接线端的插槽,每个插槽旁至少分布有一个定位部,既定位置的定位部配合能将电源线线体紧固在定子内腔外围与骨架本体外周之间的位置;该电机定子包括上述绕线骨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骨架本体上构造出插槽和定位部,插槽可固定电源线接线端,每个插槽旁至少分布有一个定位部,其分布结构能够保证将电源线拉紧固定在定子内腔外围与骨架本体外周之间的区域,在实现电源线紧固的同时防止电源线与定子内腔干涉,保证电源线走线良好。

    端盖结构、电机及电器产品

    公开(公告)号:CN211321071U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20037336.6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端盖结构、电机及电器产品,涉及电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电机端盖结构不能有效降低振动传递,减震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该端盖结构包括前端盖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前端盖的外部;所述前端盖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前端盖与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所述安装孔进行连接,并在所述安装孔位置设置有减震圈。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支架,并在前端盖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实现前端盖与第一支架的固定连接从而对电机振动进行传递;同时,在两者的安装位置设置减震圈用于吸收震动能量,实现前端盖与第一支架之间的柔性连接,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并降低了伴随震动产生的噪音,提高了电机工作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