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4954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62511.X

    申请日:2018-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27 B29C45/2737 B29C2045/26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上设置有进料口、一级流道、二级流道和转角流道,所述一级流道的中部与所述进料口连通,且所述一级流道的两端均通过所述转角流道与至少一个二级流道的第一端连通,所有所述二级流道的第二端形成或连接注塑口。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模具,利用一级流道和二级流道以及转角流道能够使得注塑模具达到一出多的目的,而且通过设置转角镶件,能够对转角流道进行单独加工,方便对转角流道的更换和维修,并对连通通道的内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胶料光滑过渡,不存在卡在转角位置的问题,进而解决熔融的胶料藏在死角不断受热而使材料分解导致产品外观面色纹缺陷的问题,提高产品生产合格率。

    定模组件及模具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37372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462539.7

    申请日:2018-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模组件及模具,定模组件包括:热咀,所述热咀包括挂台,所述挂台的底面为平面;热流道板,所述热流道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热咀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并通过所述挂台挂设在所述热流道板上;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从所述挂台的底面加工形成的第一定位部、沿所述热流道板的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定位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的定位件。本发明能够解决热咀定位组件难加工、加工精度低的问题。整个定位组件沿热流道板的高度方向对热咀进行定位;同时延长了定位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物料成本和人工上下模及修模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热流道气缸气路系统及热流道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184464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24107.9

    申请日:2020-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流道气缸气路系统,包括定模固定板和阀针,所述的定模固定板上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一侧设有缸体,其另一侧设有与缸体连接的热流道导套;所述的缸体内设有沿其移动的活塞,活塞一侧安装贯穿热流道导套的阀针;所述的定模固定板一侧设有与容纳腔内部相通的气孔,气孔内设有用于驱动活塞移动的气体,定模固定板一侧设有用于封闭容纳腔的盖板。一种热流道模具,包括热流道气缸气路系统,所述的热流道气缸气路系统为上述的热流道气缸气路系统。解决了热流道气缸系统出现异常时需全部拆卸排查、逐步核实排查气路系统、费时费力的问题。

    双层风叶的进浇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01324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711060212.9

    申请日:2017-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风叶的进浇方法,所述双层风叶包括轮毂、内层叶片和外层叶片,所述内层叶片套设在轮毂的外侧,所述外层叶片套设在内层叶片的外侧,所述进浇方法包括:a、在所述轮毂上和所述外侧叶片上均设置进浇口;b、先打开所述轮毂处的所述进浇口进行进浇,并在设定时间后打开所述外侧叶片上的所述进浇口。本发明提供的双层风叶的进浇方法,通过在轮毂和外层叶片上均设置进浇口,能够减小注塑时需要的压力,而且能够使外层叶片和内层叶片同时打满,保证了双层风叶的尺寸指标、重量指标、变形指标、动平衡指标均符合要求。

    热流道加热嘴结构及具有其的注塑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885900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14241.3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流道加热嘴结构及具有其的注塑模具。热流道加热嘴结构包括:加热嘴本体,加热嘴本体具有流道;感温部,感温部与加热嘴本体相连接,感温部用于检测加热嘴本体的温度;加热部,加热部与加热嘴本体外表面相连接,加热部用于对加热嘴本体进行加热以提高流道内熔体的温度。可以通过加热部对热流道加热嘴结构实现加热,以提高热流道加热嘴结构流道内的熔体的温度。该热流道加热嘴结构上还设置感温部,通过感温部可监控加热嘴结构处的温度。这样设置能够保证熔体的生产温度始终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避免了具有该热流道加热嘴结构的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的问题。

    注塑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897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92707.4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注塑装置,包括模具、注塑咀芯及阀针组件;模具顶部设置有咀芯配合槽,咀芯配合槽底部开设有与模具模腔连通的注塑孔,注塑咀芯下部装配于咀芯配合槽内且彼此间存在装配间隙;注塑咀芯侧壁上开设有斜向下的出料孔,出料孔的下端口连接于所述装配间隙的上部,注塑孔连接于装配间隙的下部;注塑咀芯内底部中央轴向设置有阀针通孔,阀针组件的阀针受控下经阀针通孔封堵或打开所述注塑孔。本发明通过在注塑咀芯侧壁上开设斜向下的出料孔,并利用所述装配间隙作为流道,连接模具的注塑孔;这样装配间隙自身不会成为一个死角,在换色注塑生产时,新颜色的胶料能够很容易地将装配间隙内的残留材料冲走,提高换色注塑的换色切换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