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4089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268061.5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 广州南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污水多级自定义循环式环流应急处理方法及设备,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设置工业污水自定义循环式环流应急处理设备;S2:设定工艺与各局部区域工作参数;S3:通水、外环流水仓分区域处理;S4:内环流水仓分时生化处理;S5:分时三级消毒除臭处理,消毒后的再生水最终从内环流水仓的上部流出同心圆自定义循环式反应器。本发明通过同步改进处理设备和工艺,采用标准化处理设备,通过调节该设备实现多级多种处理工艺的自定义排列组合,针对不同污水包含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的不同,运营人员灵活调整设备和工艺,使用一套设备、支持不同的多级多种处理工艺,可满足处理多种工业污水、突发水污染事件污水等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85425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279815.7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 广州南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自定义循环式环流应急处理方法及处理设备,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设置应急同心圆自定义循环式反应器;S2:设定工艺与各局部区域工作参数;S3:通水、外环流水仓分区域处理;S4:内环流水仓分时生化处理,处理后的水体最终从内环流水仓的上部流出反应器。本发明针对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多元化业务及应急需求,同步升级改造其设备和工艺,采用设有基座的工厂预制的标准化、模块化反应设备,进行多级处理工艺的自定义的设置,针对不同的进水包含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的不同,灵活调整设备和工艺使用一套设备搭配不同的多级处理工艺,满足对生活污水、水体污染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理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61944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57226.0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1N33/18 , G01D21/02 , C02F1/00 , G06F17/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入河排污口污水排放监测系统,属于污水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数据监测模块,用于获取多个采集监测点的相关参数信息;数据分析模块,对获取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污水处理是否合格,并生成对应的排放指令;污水排放模块,根据生成的排放指令将污水排放至对应的单元内;污水二次处理模块,用于对回流的污水进行二次处理。本发明通过获取各个采集监测点的相关参数信息,通过数据分析模块对各个采集监测点获取的参数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影响因子,并将影响因子加入到测得的氨氮浓度值中,从而可更加准确的得出水体的实际氨氮浓度,这样可以减少环境等因素对监测结果造成的干扰,使监测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4092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79605.8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式废水光催化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处理箱上端连通有进料管,下端连通有排料管,且处理箱上端和排料管同时连通有循环组件,处理箱内腔顶壁转动连接有导向架,且顶部安装有驱动件,导向架固定连接有推拉杆,推拉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导向架的边缘端部,且处理箱内腔底壁转动连接有支点轴,支点轴竖向设置于导向架的正下方,且转动轴线相对于导向架的转动轴线偏心设置,处理箱内还竖向排列有多根紫外线光杆,各紫外线光杆的一端铰接于推拉杆,另一端均转动并滑动连接于支点轴。本发明可改善现有技术中隔光管、透光组件表面形成污染物附着层,致使光催化效果逐步降低,影响光催化效果和效率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47049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49998.6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B01J20/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氮硼共掺杂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所述氮硼共掺杂改性生物炭表面具有大小为5‑30μm微孔结构,所述微孔结构由大小为2‑10nm纳米孔构成,所述氮硼共掺杂改性生物炭比表面积为700‑730 m2/g,ID:IG 值为0.8‑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水体抗生素去除困难的问题,氮硼共掺杂改性生物炭具有高比表面积、复杂的孔隙结构、表面缺陷以及更丰富的官能团,不仅能够去除水体中的常规有机污染物,同时也能够去除水中的抗生素污染物,使水中的抗生素污染物分解率达到8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75426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49933.4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C02F1/461 , C02F1/72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磷化铁修饰的原位蚀刻碳毡去除水体中磺胺甲恶唑的方法,涉及环境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去除水体中磺胺甲恶唑时去除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所述磷化铁修饰的原位蚀刻碳毡去除水体中磺胺甲恶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钌铱钛电极作为阳极,将FeP@ECC电极作为阴极,对目标污水中磺胺甲恶唑进行去除,最大反应速率常数为0.2826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非均相电催化剂,该体系具有高效的H2O2电生成及活化能力。对于减少抗生素污染、控制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该体系的创新性和应用前景,有望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51537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83416.3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藻水华快速应急处置一体化装置,适用于蓝藻水华处置技术领域,包括网兜固定架和水体处置结构,所述网兜固定架用于架设网兜;所述水体处置结构包括安装架组件和水体处置组件;水体处置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可拆卸式安装的单位水体处置件,单位水体处置件包括壳体和水体调动处置件,水体调动处置件安装在壳体内部;水体调动处置件包括调水动力件和水体处置件,调水动力件用于调动水体流动,实现消除在网兜、网兜固定架和水体处置组件整体向前移动过程中对水体的推动力,避免蓝藻水华被推散,易于做到蓝藻水华聚集,提高网兜快速打捞漂浮蓝藻效率;水体处置件用于向水体中增加氧气;完成快速应急处置改善水体现有水动力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798843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21169.3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截流井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采用井盖式分流的一体化截流装置;包括截流井体、该截流井体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水管道、排污管道和直排管道;封盖模块嵌入式安装于井口处,封盖模块上表面低于井口设置且在井口处形成蓄积槽且该蓄积槽具备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所述封盖模块设有固定盖和活动盖且活动盖通过弹性牵引单元弹性牵引设置于固定盖下方;集流罩同轴固定设置于活动盖正下方;自适应分流装置同轴固定设置于截流井体内且位于集流罩正下方;本发明无需外部电源介入也可以实现初期雨水截流且具备非使用状态自封闭结构,有效杜绝了非使用状态下的异物介入,同时实现了对沉淀物处理时所造成的异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194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57226.0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1N33/18 , G01D21/02 , C02F1/00 , G06F17/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入河排污口污水排放监测系统,属于污水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数据监测模块,用于获取多个采集监测点的相关参数信息;数据分析模块,对获取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污水处理是否合格,并生成对应的排放指令;污水排放模块,根据生成的排放指令将污水排放至对应的单元内;污水二次处理模块,用于对回流的污水进行二次处理。本发明通过获取各个采集监测点的相关参数信息,通过数据分析模块对各个采集监测点获取的参数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影响因子,并将影响因子加入到测得的氨氮浓度值中,从而可更加准确的得出水体的实际氨氮浓度,这样可以减少环境等因素对监测结果造成的干扰,使监测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02335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17661.1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臭气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是臭气采集装置、采集方法及在臭气检测分析中的应用,包括采集组件,所述采集组件的外表面设有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的输出端设有清洁组件;所述采集组件包括弹性袋,所述弹性袋的内部设有回收腔,所述弹性袋的顶部插接有插入管,所述插入管的内壁设有弹性滤板;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周侧面连通有多个进气软管,所述进气软管的输出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有竖孔;该装置实现了对造纸臭气检测分析中高温臭气的回收工序,操作简单,稳定高效,且对高温臭气的回收效率高,回收效果好,保证弹性袋内部高温臭气的持续稳定,避免弹性袋内部高温臭气在降温后降低后续检测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