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089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32400.2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滤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ISL的滤波器和双工器;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五层介质基板,分别为sub1‑sub5;每层介质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覆盖有金属层,由上至下共G1‑G10十层金属层;介质基板sub1和介质基板sub2的边缘均切除两个或三个长方形部分,且介质基板sub1和介质基板sub2重合;五层介质基板以及十层金属层上均设有贯穿的金属通孔方形阵列,每层介质基板以及每层金属层的金属通孔方形阵列均重合;金属层G5上设置有与介质基板sub1边缘切除的长方形部分数量相同的GCPW过渡到T形馈电结构;本发明具有优秀带外抑制性能和较小的电路尺寸以及较宽的阻带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7879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42879.4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3B19/14 , H03D7/16 , H03K19/017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太赫兹微同轴集成前端,包括微同轴的本振驱动倍频器、微同轴耦合器和微同轴的太赫兹变频器;微同轴的本振驱动倍频器接收原始本振信号,对原始本振信号进行倍频处理,得到倍频本振信号;微同轴耦合器用于监测微同轴的本振驱动倍频器的输出功率,并将倍频本振信号传输至微同轴的太赫兹变频器;微同轴的太赫兹变频器接收原始射频信号以及微同轴耦合器传输的倍频本振信号,对倍频本振信号以及原始射频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中频信号。相较于传统的微带线结构,本申请基于微同轴结构能够使各个电路之间的隔离度更高,减小互相干扰,同时不受弯曲和交叉耦合的影响,便于构造复杂的电路和器件,从而实现电路系统的高度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518915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0643586.8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副瓣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及设计方法。本发明将波导缝隙阵列天线中的辐射缝隙部分缝隙进行反向偏移,使缝隙单元分为同相单元和反相单元。同相单元和反相单元之间具有180°的相位差。通过对同相单元和反相单元的位置进行优化,同时实现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在平行于电场方向的平面和平行于磁场方向的平面的二维低副瓣赋形。本发明具有设计简单、容易实现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6602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1810918736.5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式复合传输线的大频率比双通带滤波器,包括微带线导体、微带线地板、交指电容过渡结构、微带线渐变过渡结构、模式复合传输线、阶梯阻抗低通滤波器、四分之一波长短路枝节阶梯阻抗带通滤波器、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介质基板。本发明适用于微波毫米波宽带及多频系统的小型化双通带滤波器设计中,其优点是仅需要单层基板实现超大频率比双通带滤波器,两通带间带外抑制高,且两个通带可以独立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691439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09865.X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高方向性耦合器,属于微波通信技术领域;包括由上腔体、中间腔体和下腔体连接组成的腔体主体结构,以及腔体主体结构内部设置的第一内导体和第二内导体;第一内导体水平设置在中间腔体内作为主线电路,第一内导体与上腔体、中间腔体和下腔体之间共同组成类同轴封闭腔,其两端头外部分别连接输入和输出端口;第二内导体由平行段和垂直连接平行段的两个连接段组成,且位于上腔体和下腔体中对角对应的两个连接段的端部分别连接正向耦合端口和反向耦合端口,其余两个连接段的端部均连接匹配负载。本发明的耦合器能够实现对正向、反向信号的有效提取,快速精准做出反射故障判断,以满足地面测控通信设备小型化、可靠性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541147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227079.2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矩形波导‑过模同轴波导模式变换器,包括矩形波导端口、二路H面带脊功分结构、180°扇形波导垂直过渡、垂直金属隔板、过模同轴波导‑扇形波导模式合成器、过模同轴波导输出端口。微波信号从矩形波导输入TE10模,经过二路H面带脊功分结构,由180°扇形波导垂直过渡转换并通过二路扇形波导功分器变为四路准TE10模信号,最后经过过模同轴波导‑扇形波导模式合成器变换为TEM模。它具有结构紧凑、功率高、大带宽的特性,可以广泛运用在通信、雷达等微波毫米波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660640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947066.1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磁浮列车车载同步通信探测一体化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磁浮列车及磁浮列车上的信号处理模块和车载基站,地面基站和地面分区控制单元;列车的标准时隙均划分为16个子时隙,第一个时隙设置为车地通信时隙,用于与地面基站进行同步通信;其余时隙分别设置为探测时隙和信号处理时隙,探测时隙内,列车获取位置信息,同时车载基站向前方发射不同调频斜率与周期的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并接收回波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时隙内,信号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处理。本发明利用磁浮列车通信中非本车通信的空闲时隙实现对前方轨道探测,提高了磁浮列车运营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成本低,易于实现,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83381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118271.6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3K17/687 , H03M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功分器和开关双工作模式的射频电路,属于射频集成电路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三个射频端口:端口1、端口2和端口3;五个电阻:电阻R1、电阻R2、电阻RG1、电阻RG2和电阻RG3;两段90°传输线:第一90°传输线、第二90°传输线;通过控制三个晶体管的工作状态,来完成功分工作模式和开关工作模式的切换,达到降低链路损耗、减小电路面积的作用。此外,通过引入高精度可调谐电阻作为功分器的隔离电路,提高了电路的鲁棒性,使其更适合在硅基半导体工艺中集成和实现。相较于现有的功分器和开关电路独立的结构,本发明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能量损失一半的问题,从而大幅度降低电路插损。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57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1148562.7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IPC: H04B7/0413 , H04B7/08 , H04B1/3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号相似度的快速分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接收多个通道的输入信号并解调得到帧信号;S2、多个通道并行计算误差能量,将最先检测到的有效帧头有效门信号上升沿作为起始时间,同时往后延时预设的时间作为帧头接收时间窗;S3、在帧头接收时间窗内计算帧头误差能量;判断帧头误差能量是否具有最小值并且最小值小于预设门限值,若是则保存最小帧头误差能量;S4、对所有最小帧头误差能量进行比较,若只存在一个最小值则选取最小值对应的通道;若存在多个最小值,则从最小值对应的通道中选取排序最靠前的通道。本发明在空间分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空间多组数据信息帧的相似度计算和判决方法,能够快速选择出一路最优信道。
-
公开(公告)号:CN11554862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06225.5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硅基工艺的片上平行线耦合器,属于射频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的硅衬底层、屏蔽导体层和绝缘体层;屏蔽导体层包括两个接地导体和设置在两个接地体之间的孤立屏蔽导体,三者互不接触;绝缘体层的上表面设有并列且互不接触的第一耦合线和第二耦合线,两个耦合线彼此电磁耦合;绝缘体层内部设有用于增加第一耦合线和第二耦合线之间电磁耦合的孤立耦合导体,通过设置的孤立耦合导体和屏蔽层改变耦合器中的各部分电磁耦合特性,实现耦合器奇模阻抗、偶模阻抗准确和独立的设计,解决耦合器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制约的问题,使插入损耗、耦合度、平衡度、反射系数、隔离度多个指标同时得到优化和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