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改进的散热结构的可充电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992114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197859.9

    申请日:2019-0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改进的散热结构的可充电电池,其包括壳体、电路板组件和绝缘散热层。所述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开口;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所述电路板包括基体部和导电层,所述导电层部分地覆盖在所述基体部的外表面,所述导电层用于抵靠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而导电;所述绝缘散热层部分地覆盖在所述电路板组件的外侧,并且所述导电层至少部分地未被所述绝缘散热层覆盖。根据发明的可充电电池,通过在电路板组件的外侧设置绝缘散热层,能够提高电路板组件的散热效率,延长可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一种碱性锌锰电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8677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654040.2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碱性锌锰电池,其包括:负极、正极、隔离件和外壳;特别地,电池负极还含有添加剂,该添加剂在负极中的含量为负极重量的1%-10%;并且该电池中负极电解液的浓度为26%-40%,正极电解液的浓度为35%-40%,电池电解液的浓度为26%-40%。本发明的碱性锌锰电池中添加剂与负极电解液浓度的合理配合能够大幅提高电池的中小功率放电性能,同时电池的大功率放电性能也能得到大幅提升。

    无线充电装置
    3.
    发明公开
    无线充电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0959991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910007746.8

    申请日:2019-0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包括面壳和底座。面壳构造成用于支撑待充电设备;底座位于面壳的下方,并通过防水胶与面壳连接以构造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设置有无线充电组件、面壳导热层、隔热层和底座导热层;无线充电组件与面壳和底座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面壳导热层紧邻面壳;隔热层设置于面壳导热层与无线充电组件之间;底座导热层设置于底座与无线充电组件之间。根据本发明的无线充电装置,一方面可以通过隔热层将无线充电组件产生的热量阻隔,减少经由面壳传递到待充电设备的热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底座导热层将无线充电组件产生的热量从底座处散发到环境,从而减少了无线充电装置内热量的聚积,提高充电效率。

    一种碱性锌锰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950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09263.4

    申请日:2024-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碱性锌锰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正极包括电解二氧化锰和导电剂,所述导电剂包括石墨烯;所述导电剂与电解二氧化锰的添加比例为2.95~4:96~97.05,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所述导电剂的总表面积/电解二氧化锰的总表面积=0.025~0.037和所述导电剂与所述电解二氧化锰的总电导率≥1.5S/cm。本发明通过将导电剂与电解二氧化锰之间比表面积比例和导电剂与电解二氧化锰的总电导率一起作为筛选条件,来确定获得良好电池性能对应的碱性锌锰电池配方,实现了对碱性锌锰电池配方中导电剂和电解二氧化锰含量的更精准的调控,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电池性能。

    一种碱性锌锰电池正极干法预混工艺和碱性锌锰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6505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32473.5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碱性锌锰电池正极干法预混工艺及碱性锌锰电池,干法预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导电剂粉末和电解二氧化锰粉末,导电剂粉末包括石墨烯粉末;(2)从步骤(1)的电解二氧化锰粉末中取出一部分,先与步骤(1)的导电剂粉末,进行首次搅拌混匀,得到首次混匀粉料,所述一部分电解二氧化锰粉末占电解二氧化锰粉末总量的10~50%;(3)再向步骤(2)制得的首次混匀粉料中,加入除步骤(2)所述的一部分电解二氧化锰粉末外的全部剩余电解二氧化锰粉末,进行第二次搅拌混匀,得到最终混匀粉料。以改善石墨烯用作碱性锌锰电池正极导电剂时的混匀效果,该干法预混工艺有利于降低碱性锌锰电池内阻、增大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

    一种具有改进的散热结构的可充电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992114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1910197859.9

    申请日:2019-0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改进的散热结构的可充电电池,其包括壳体、电路板组件和绝缘散热层。所述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开口;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所述电路板包括基体部和导电层,所述导电层部分地覆盖在所述基体部的外表面,所述导电层用于抵靠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而导电;所述绝缘散热层部分地覆盖在所述电路板组件的外侧,并且所述导电层至少部分地未被所述绝缘散热层覆盖。根据发明的可充电电池,通过在电路板组件的外侧设置绝缘散热层,能够提高电路板组件的散热效率,延长可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一种锂锰电池正极制作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728243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0001891.5

    申请日:2019-0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锰电池正极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烧结电解二氧化锰、导电剂、聚四氟乙烯乳液进行充分混合,搅拌,造粒,制得颗粒物料;(2)再将颗粒物料与颗粒状的聚丙烯酸钠充分混合,制片,干燥,得到正极饼,其中,烧结电解二氧化锰、乙炔黑、聚四氟乙烯、聚丙烯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烧结电解二氧化锰91~93wt%、导电剂4~6wt%、聚四氟乙烯2~3wt%、聚丙烯酸钠0.3~0.4 wt%。本发明通过提高正极饼稳定性,减少正极饼的膨胀,从而有效减少隔膜电解液的流失,减缓电池阻抗的上升,提高电池的性能。

    具有导电基板的可充电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9962202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197839.1

    申请日:2019-0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导电基板的可充电电池,其包括壳体、电路板组件、电芯和导电基板,壳体沿第一方向延伸;电路板组件设置在壳体内;电芯设置在壳体内,电芯的极性相反的两个电极设置在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导电基板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设置在壳体和电芯之间,其中,电芯的两个电极均通过导电基板与电路板组件的两个电极一一对应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可充电电池,通过设置导电基板,可以提高导电基板与电路板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电芯和电路板组件之间的连接更为牢靠。

    一种提高大电流放电容量的锂锰扣式电池正极片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8577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87341.0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大电流放电容量的锂锰扣式电池正极片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电解二氧化锰在390-420℃范围内烧结处理12-16个小时,得到烧结电解二氧化锰;(2)将烧结电解二氧化锰、导电剂、粘结剂混匀,得到混合粉料;其中,混合粉料中烧结电解二氧化锰、导电剂、粘结剂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88%-92%、6-10%、2-3%,所述导电剂中包含碳纳米管,且碳纳米管占混合粉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2-2%;(3)将混合粉料造粒成40-100目的颗粒料,再按照压实密度2.8-3.0g/cm3压成正极片,正极片在200-240℃条件下进行真空干燥,制得正极片。本发明的提高大电流放电容量锂锰扣式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电池在10mA模式下的放电时间能够延长至19个小时以上。

    一种绝缘组件及电池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38210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067110.4

    申请日:2015-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组件和安装该绝缘组件的电池。根据本发明的绝缘组件可撕开地覆盖在电池负极端,其包括:垫圈,所述垫圈为圆环状,其内径与负极底盖外径相匹配,其外径小于等于电池负极端外径,所述垫圈能套装在负极底盖周围,用于防止电池负极和正极之间形成短路;覆盖体,所述覆盖体与所述垫圈内壁进行可撕开连接,并能覆盖在电池的负极底盖上,用于区分新旧电池。根据本发明的电池负极端设置负极底盖和环形凹槽,并在电池负极端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绝缘组件。本发明可以有效预防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形成短路和区分新旧电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