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2721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810778346.2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 湖北文理学院 , 襄阳华科装备制造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源信号采集卡,多源信号采集卡集成处理器、第一通信接口组件、第二通信接口组件、各FPGA采集模块以及各信号切换电路;集成处理器通过第一通信接口组件分别连接各FPGA采集模块;FPGA采集模块通过信号切换电路连接传感器;集成处理器通过第二通信接口组件连接扩展设备;集成处理器在FPGA采集模块连接第一通信接口组件时,导通第二通信接口组件相应的接口;集成处理器在扩展设备连接第二通信接口组件时,导通第二通信接口组件相应的接口。本发明实施例的多源信号采集卡对多个信号源进行采集时,能够自适应切换采集信号通道,避免了采样数据失真,且具有高扩展性,提高了采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174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72031.7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湖北文理学院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IPC: B23Q11/1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机床加工的导轨自动润滑装置及润滑方法,装置包括与导轨滑块固定连接的润滑部件,润滑部件内侧形成有与导轨形状相匹配且具有间隙的润滑腔,润滑部件上部设有储油箱和增压泵,增压泵输入端通过进油管连通至储油箱,增压泵输出端通过出油管连通至位于润滑部件中心位置的分流部件,分流部件连通至润滑部件,润滑部件包括沿导轨轴线方向设置的若干润滑通道,润滑通道沿润滑部件内壁设有若干与润滑腔连通的若干润滑油孔,在导轨滑块运动过程中,增压泵将润滑油通过润滑油孔均匀涂抹至导轨外壁。本发明可定时定量对导轨进行自动润滑,沿导轨轴向和径向均匀地对导轨进行润滑,使导轨的各个摩擦运动点均得到充分的润滑,保证润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3406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52376.1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湖北文理学院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误差的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机床加工精度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球杆仪上主轴和工作台的相对位置布置球杆仪的位置,通过检测装置获取磁力座和精密球之间装配角度误差,通过所述装配角度误差和所述球杆仪的杆长分别计算出所述球杆仪每个平面上的测量误差,根据所述测量误差对机床的加工程序进行修正,以补偿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误差,实现了减小球杆仪的测量过程中产生测量误差,进而使得对机床装配精度的评估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716182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07783.1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湖北文理学院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床误差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主轴热误差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获取待测主轴的主轴伸长量以及各个观测点的温度值,所述观测点均匀分布在所述主轴上,根据所述主轴伸长量与所述各个观测点的温度值得到所述各个观测点的热膨胀量,通过主轴热误差模型根据所述各个观测点的温度值和所述各个观测点的热膨胀量得到预测值,根据所述预测值对所述待测主轴的热误差进行误差补偿,通过分析机床主轴热误差的传递方式确定主轴上各点温度的变化情况,能够运用最少的测量点建立主轴热误差模型,简化主轴热误差的计算,同时也减少传感器的需求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23715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1374671.0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 湖北文理学院 , 襄阳华科装备制造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404 , B23Q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五轴机床定位误差获取方法、加工控制方法及装置,五轴机床定位误差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标准球处于五轴机床的工作台的原点的条件下,控制工作台沿X轴移动第一预设距离,并沿C轴转动,通过探针配合获取第一组几何误差值;再同时在标准球处于五轴机床的工作台的原点的条件下,通过探针配合获取第二组几何误差值,并根据第一组几何误差值及第二几何误差值计算五轴机床的测量定位误差,再根据待加工件的预设位置及测量定位误差计算出待加工件的的实际定位误差,实际定位误差即为五轴机床的补偿误差,本方案获取定位误差耗时短、且相对节省成本,同时测量精度高,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50613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011236955.9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 湖北文理学院 ,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5B19/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测量点选择方法,包括步骤:a.找准驱动工作台移动的轴线运动副位置;b.根据轴线运动副的位置确定距离测量装置的布置位置,要求距离测量装置的安装位置在轴线运动副的正上方。其通过恰当的选择机床的量测点能够简化机床的误差补偿模型,提高了机床的补偿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30910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36538.8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 襄阳华科装备制造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湖北江山华科数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19/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机床热力场仿真系统,该系统通过获取数控机床主轴对应的三维模型;获取数控机床主轴中设置的目标传感器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对三维模型进行位置标注,获得标记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位置和力传感器位置的目标三维模型;采集模块根据预设采集频率采集目标传感器的数据信息;根据传感器位置将数据信息映射至目标三维模型,获得数控机床主轴对应的热力场仿真模型。由于本发明根据数控机床主轴中传感器位置信息获得标注后的目标三维模型,并将目标传感器的数据信息映射至目标三维模型获取对应的热力场仿真模型,从而对数控机床加工过程进行实时仿真,提高了仿真的真实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3664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1256496.0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湖北文理学院 ,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IPC: B23Q1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加工测试件建立运动误差模型的方法,将正方体的测试件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选取三个面的中间位置加工凹槽,所加工的凹槽的尺寸和标准量块的尺寸一致,取标准块分别放置在三个凹槽中,测量标准块和凹槽的配合间隙。将标准量块在各个轴方向上产生的角度误差和标准块的旋转中心点相关联,旋转中心点到标准块端点的距离与角度误差共同作用使得运动误差增大,根据误差在各个平面上的实际情况建立误差模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辨识三轴机床在加工时的运动误差。通过加工测试件的不同部位分析出机床的加工误差建立机床的运动学误差模型。运用这种方法机床最终状态的运动误差被辨识,在实际的加工中机床的最终性能被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366228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844112.5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湖北文理学院 , 襄阳华智科技有限公司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IPC: A41D13/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成式智能液循环降温工作服,包括基础服装,以及设置在所述基础服装的口袋内的冷却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基础服装内集成有液冷管路,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储液室、反应室和储药室,所述反应室内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连接所述液冷管路,所述储液室的出口处设有微型泵并连接所述液冷管路;所述储药室的出口处设有与所述反应室连通的注药组件;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主板,以及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的通讯模块,所述液冷管路上还设有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本工作服舒适轻便,降温控温效果明显,通过实时监测的温度对微型泵和马达的转速进行调节,使液体介质的温度达到预设值,实现工作服的液冷智能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45575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16218.7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襄阳华智科技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IPC: A41D13/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式降温的智能舒适液冷服,包括服装本体、主管路、支管路、动力泵、控制板和冷量模块;服装本体包括从外至内顺次设置的第一织物层、第一防水透气膜、多孔介质层、第二防水透气膜和第二织物层;第一防水透气膜、多孔介质层、第二防水透气膜形成密封薄层域;支管路的出口嵌入在多孔介质层内部,其进口连接至动力泵;动力泵还与冷量模块相连;主管路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密封薄层域和冷量模块相连;冷量模块包含降温介质;动力泵在电路板的作用下将冷量模块中的降温介质抽出,并通过支管路将降温介质送入至多孔介质层,最终由主管路送入流回冷量模块。本发明能消除液冷服管路的异物感和温度不均匀的不舒适感,提高个体穿着的舒适性。
-
-
-
-
-
-
-
-
-